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学习绩效相关性研究_

  摘要: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二语习得的过程和结果也不断被人们重视和深入的研究。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学习者个体差异各个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认知方式、学习策略和性格等因素,并且探讨了个体差异是如何影响学习绩效,阐明了个体差异与学习绩效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进行自我调控,以使学习者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有着实际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个体差异;学习绩效;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D422.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7(C)-0210-02
  
  引言:近年来,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及其在外语学习过程的作用引起了充分的重视。随着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学习理论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界研究的焦点从教学的客体转向主体,即从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即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学习效果。(黄冰,2004)。个体差异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有规律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得出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以及对其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分析学习者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才能在外语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要求外语教师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策略。所以,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与学习绩效的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动机与学习绩效
  动机指的是能引起、维持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因素。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和情感状态,是造成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决定学习者为什么而学,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等,最终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学习动机可分为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极两大类。前者指学习者将学习第二语言作为自己的目标,因为他喜欢并欣赏所学的语言以及与所学语言相联系的人和文化,他们希望自己更像目标语群体中的个体成员,并能为这个群体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融入性动机”就成了一种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水平的关键因素。后者指学习者将二语看作是一种工具,希望自己借助于二语所取得的成绩能给自己带来实惠,如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等。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动机的问题不是有没有,而是什么性质的动机占主导。
  二、学习者性格与学习绩效
  学者普遍认为,性格与一语习得密切相关性格因素中诸如自尊心、抑制、焦虑、冒险精神及内外倾向等因素对二语习得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使学习速度和最终外语水平产生差异。人们一般认为,外向型的学习者比内向型的学习者史适合于学习第二语言,因为外向型的学习者他们性格开朗、活泼、直率而又大方,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他们愿意与别人沟通,从而为二语习得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听说能力、模仿能力不断提高,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太注意语言的基本形式、较弱的忍耐力和进一步的思考分析能力与此相反,对于内向型的学习者,由于沉默寡言,胆怯敏感的性格使得他们更注重对有限输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其忍耐力较强,但在表达交际能力较弱。近年来的研究也越来越表明,外向型的学习者在掌握人际交流技能方面具有优势,在课内外口头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但在对语言结构的掌握及听力和理解能力、笔头表达等方面,内外向型性格的人并无明显的差异。
  针对学生这种迥异的性格,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老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如外向型学生比较愿意通过讲话考虑事情;而内向型的学生愿意自己在听说读写的独自学习的方式。了解了这些,教师能够合理的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采取适当的学习方式。
  三、学习者认知方式与学习绩效
  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根据人们的感知和认知世界的差异来分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即在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地做出决定的认知冲动型与在进行反应前深思熟虑、仔细考虑所有可能性的认知审慎型。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认知冲动型的学生会快速直接的向目标进发;认知审慎型的学生在一些步骤上停留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是迈进的步了要更大。根据老师在课内外的观察会发现,与冲动型的人相比,审慎型的学生在完成对细节做出分析的学习任务时显得冷静自若,常常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做出选择比较精确,成绩也比较好,但速度相对慢些。所以教师的职责还是要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方式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
  四、学习策略与学习绩效
  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目标,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取微观策略和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过程、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而采取宏观策略这两个方面。而事实上就是在获取学习机会、巩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该学习者所做出的种种反映和采取的方法。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所用的不同的学习策略会产生出不同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记忆外语单词的时候,有些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重复诵读来帮助记忆;有些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规律,通过这样的规律以一反三来做到更快更好的记忆。
  结束语:通过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影响的研究,不但使我们对二语习得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最重要的是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利用恰当的教学力法与教学手段,对学习者的情感进行及时引导与调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身语言学习的潜力,促进个人的二语习得实践,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李靖(1972.05.10― ),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哲学,二语习得;李冬梅(1985.10.17―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黄怀飞.第二语言习得个体差异因素研究论述[J].集美大学学报.2010.
  [4]李亦嘉.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个体差异[J].科技信息.2010.
  [5]孙志林.关于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比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
  [6]王峰,欧阳俊林.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J].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

推荐访问:学习者 相关性 绩效 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