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常规管理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担任教导主任多年,教学常规管理便是我的日常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为了规范课程实施行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通用的常规检查手段,如对备课、上课、批辅、研修等一系列教学常规工作的月查与抽查,教学行为调查与问卷,推门听课,学生满意率测评,常规等级认定等,也是我必做的工作,但我工作的重心却在通过常规管理手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推行集体备课制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精心备课。为了引导教师深入研读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法指导的针对性,并实现资源共享,本校推行集体备课制度。规定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三统一”(统一三维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要求教师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难、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强调备课应联系学生实际,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引入最新信息,优化作业设计。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流程,要求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期初统筹安排,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教师相聚在一起集中研讨,补充完善备课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各位教师结合学情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设计,做好批注和教后反思。通过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拓展了教学思路,提高了备课的有效性,避免了上课的随意性。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要确保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常态课教学水平,创建高效课堂。我把上课这一环节的管理重点放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上。
  其一是示范课引路。学校现有22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32名校级骨干教师。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学校推行骨干教师示范课制度,每年春季由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秋季由校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示范课后认真组织评议研讨,教者写出教学反思。
  其二是研修课提高。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在校本研修小组内上好一节专题研修课。学期初,各研修小组将研修课安排报呈教导处,教学管理人员随时到堂听课,组内成员人人参与上课、听课、评课。研修课后以研修组为单位组织教学诊断与反思,对每位教师的研修课进行解剖,分析得失,交流看法,提出改进建议。一轮研修课结束,研修组长写出活动总结,教师写出教学反思。制度化的组内研修课有力促进了教师常态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三是评优课激励。学校每年均组织一次新课程教学比赛。教学竞赛或采取“同课教学”,或随机抽课,或自带课竞赛,每次均认真组织评委评出奖次。教学竞赛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教师通过参与教学观摩及教学诊断,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另外,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市级乃至省级的优质课比赛。仅2008年以来,本校教师在省、市优质课竞赛中,先后有语文、数学、美术、综实、品生(社)等学科计8人次获得一等奖。
  三、规范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有效的校本研修可以全面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学校成立了14个校本研修小组,即校本、地方、综实、品生(社)、科学、艺术、体育、英语研修组和低、中、高段语文组、数学组,确保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都有相应的研修组织。每周二下午放学后一小时是固定的校本研修时间,或全校集中研讨,或小组开展活动,或个人进行反思。
  其一是倡导草根式研究。除了规范立项课题的研究之外,鼓励各研修小组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确立研修主题或小课题,引导教师把精力用于研究那些有价值的、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让问题来自于教师,解决于教师,作用于教育教学。
  其二是推行磨课研修。充分发挥研修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开展磨课活动,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不断提升教师群体驾驭课堂的能力。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近两年外出参赛的每一节课都是在校内进行了反复的磨课、议课活动的,可以说,获奖的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人参赛,众人受益。
  其三是改进听评课方式。要求教师听课之前熟悉课标,掌握教材;听课时边听边思考,记好笔记;听课后全面回顾,拟好评课提纲。借鉴美国教育专家艾伦博士的“2+2”教师评估法,即“两条优点和两条建议”评估法开展评课活动,形成带着问题听课、带着思考评课的研修风气,让听课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的平台。
  其四是进行“优秀校本研修小组”的评选。学校每年都要依据《优秀校本研修小组评比细则》,从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组内开展特色活动、文章发表或获奖、各类公开课、经验推广或交流、订阅杂志及阅读名著、学生满意率、利用网络资源及网上投稿、课题研究等教师专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量化评分,然后评选出“优秀校本研修小组”。优秀校本研修小组的评选,使个体的行为直接与所在研修组的集体利益紧密相连,有效地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也规范了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
  四、规范批辅行为
  批辅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天天在做的工作,规范批辅行为就是规范教师的专业工作。
  其一,提高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的效益。要求教师研究习题,弄清每道习题的编排目的、训练重点、训练价值,并提前做好标准答案。作业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使用好批改符号,用红笔标记错误。坚持作业等级评定,适时给学生以鼓励性批语。把平时的作业情况作为过程性材料纳入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评定,提高学生对待作业的审慎态度。作业讲评要遵循遗忘规律,适时进行,对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错误率较高的题要详细讲评,充分展示思考与分析过程;对于大面积出错的习题,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在哪里,再针对性讲解、针对性训练。同时,要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程,调整教学行为。
  其二,切实通过测试查漏补缺,改进教学。试卷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批改试卷时要仔细研究学生选择的方法是否合理,细致查找学生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偏差,然后用鲜红的圈画提示学生错误所在。试卷的评析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评析课是对考试、检测后的答卷进行评讲分析,实际上是一个阶段的教与学的得失总结。讲评时,可以选择典型的错误解法和正确解法,进行案例教学;要抓住典型问题,选准典型题目,借题发挥,进行变式训练,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分析学生存在的知识、方法问题,从中找到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再结合学生的答题分析错误类型、诊断清楚症结,共性问题集体研究,个性问题个别交流。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本校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无论是在县研训中心的“教学视导”中,还是在市教研中心的“校校行”和“质量行”活动中,本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均得到了高度赞赏和好评;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仅稳居全县前列,在全市同类学校中也是列于前位。
  

推荐访问:引领 常规 教师 教学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