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以世界眼光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了新民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清醒、自觉地致力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一系列基本经验,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认识和思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纲领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在世界范围内与无产阶级政党的交往中进行先进性建设等。认真探讨和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全球化;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 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2-0011-06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指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地区、组织等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并向着越来越紧密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重大问题——包括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都应该置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考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球化背景下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包括全球化背景下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方法论、全球化背景下党的先进性构成要素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在与世界上其它政党的交往中进行的先进性建设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进行先进性建设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认真探讨和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认识和思考问题
  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论原则。一个哪怕号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能够根据自己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身建设的政党,如果忽视全球化背景,那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观察世界。在其后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在表达自己观点和分析中国问题时都尽可能遵循“从世界到中国”的思路,在分析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再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正是有了这种世界眼光,才可能充分把握住全球化发展大势,对许多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定正确的纲领、方针、政策,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在分析了“国际帝国主义宰制下之中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与受压迫的劳苦群众”,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等。党的六大的《政治议决案》首先以“中国与世界革命”为总标题,分析了“世界革命之发展”、“中国革命的国际意义”,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过去斗争的经验”、“革命运动的现时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党的任务”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虽然没有分标题论述,但也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很多讲话也都遵循了这一方法论,在深刻揭示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再分析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指明正确方向。党的七大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在分析了“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基础上,对“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阐述,发出了“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的号召。这一时期党的其他很多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也都是在分析世界形势基础上阐述一系列问题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定颁发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工业化进行比较,认为速度更快、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联工业化模式更符合我国的要求,明确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种国际比较就是以全球化背景为依据,是以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眼光观察世界的具体体现。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作出“二战”后的时代主题是“世界革命”论断前提下,强调了社会主义向上生长的时代特征,这种判断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党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给党的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世界形势进行深刻洞察和分析,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并根据这一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大胆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认识和思考问题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品格。这种主体品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思考自身先进性建设问题的思维方法,也是其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
  二、把从世界范围内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对世界范围内的多种理论的追求、探索和比较中最终选择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并在成立之始就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在起点上就获得了先进性。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一个政党必须把这一理论与自身的国情、党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具体指导作用。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胜利、失败与挫折的总结,逐步认识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充分说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以此为指导使我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即正确的、比较正确的趋向和错误的趋向。“文化大革命”的10年则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处于僵化停滞阶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难免犯错误、走弯路。但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能做得比较好,有的时候却出现严重失误或犯严重错误?能不能在新的探索和实践中尽量少犯或不犯这方面错误?这其中一条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始终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理论,使党永葆先进性。这些经验和启示还告诉我们,尽管新的探索和实践中存在着犯错误、走弯路的可能性,但不存在必然性。如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就会把这种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就有可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甚至不犯错误、不走弯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全球化 先进性建设 经验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