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xzz/sxzz201902/sxzz20190219-1-l.jpg
  摘要:强调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指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中和课后因自身需要有所满足而产生的积极、正面、美好的感受。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既要关注课堂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课堂教育教学自身内功。具体措施,首要在于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进行“因需施教”,关键在于改革体制机制、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重点在于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需要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2-0075-06
  2017年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2018年更是提出了“课堂革命”的号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强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走近教育对象的标志性事件,是近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重大发展。学界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内在逻辑、路径和举措等进行了探讨,①这些研究具有启发意义。本文试图进一步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探讨其阻碍因素,提出可行性举措。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論课”、“获得感”三个词构成。“大学生”标识了探讨的对象,这个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由依赖走向独立。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前大学阶段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和焦点,生活、思想上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特殊关照。他们经过了中学阶段空前激烈的竞争,而且赢得了这场竞争。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正处于从经济、生活、心理具有依赖性、半依赖性性时期,转向经济上逐渐自立、生活上自理与人格逐渐独立的时期。第二,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与形成时期。这个阶段,他们有对爱情、友情的强烈需求,有时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和思考,有跟老师和同侪进行人生价值和意义讨论、追寻与求索的心理需求。第三,处于人生际遇的各种转变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处于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期;处于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受动式学习,转向在知识摄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创业的自主学习时期;处于从海量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向对于信息进行理性选择、过滤与反思时期;处于从不具备完全民事法律责任的青少年,转向一个要负完全社会责任公民的时期,等等。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心理素质各异,知识结构、品德基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选择性、能动性和建构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教育的课程。大学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五门。这五门课程都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开设五门课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学习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成果,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结合人生实际,促进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并以此为实现依法治国助力。这五门课程的内容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的,是党和政府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确立了探讨的范围。
  “获得感”是与“损失感”、“剥夺感”相对的概念,是主体对于“获得物”的主观感受,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因为有所收获而产生的积极、正面、美好的感受。有“感”的“获得物”,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知识上的,也可以是审美上的;既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价值的;既可以是方法上的,也可以是能力上的;既可以是指向现在的,也可以指向未来的。“获得感”的关键在于对收获有“感”,即能让主体在意识上、情感上、精神上有所触动。反之,如果得到、拥有、收获了某种东西,在意识上、情感上、精神上却没有触动,那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获得感”与人的需要相关。满足了需要的给予和获得才能有“感”,也从而才能够产生“获得感”。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界定“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它指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中和课后因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积极、正面而美好的感受。这种感受,主要指向的不是物质性的、实体性的“获得物”,而是一个兼及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的精神性过程和结果,宜言之,是一个意义生成和赋予的过程。为进一步理解这个概念,需要进一步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供给,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并使其有“感”,其前提是学生身、心的参与。承认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就意味着该课程教育教学不是教育者一方的事情,不仅仅是教师以教的“供给”满足学生学的“需求”的单向过程,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只有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调动自身的注意,理解并掌握所学的概念、原理;在与老师和同伴的多维互动中,激发情感和意志的参与,加深对所学概念、原理的体验、领会与内化。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中或课后收获的“获得物”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这个“感”在形式上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其内容则指的是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中和课后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1]精神上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这种变化会逐渐由潜在到显在,外化为精神面貌、态度和行为。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大学生思想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