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岸政治分歧的政治文化因素


  摘 要:两岸的政治分歧是客观事实,政治文化因素是导致两岸政治分歧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剖析两岸政治分歧的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它们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进而寻求弥合两岸政治分歧的和解之道。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分歧;政治文化
   当前,两岸已步入ECFA新时代,经济合作深入发展。然而,两岸的政治分歧却未因此而弥合。经济关系固然是影响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文化因素,特别是政治文化因素同样是影响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两岸的政治文化本是同根同源,但近60多年来,两岸却走上了两条迥然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两岸人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差异巨大,这也成为两岸政治分歧的一个文化根源。如何正视两岸政治文化差异,寻求弥合政治分歧之道,是两岸人民必须认真对待与思考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一、 政治文化概述
   政治文化的概念是在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中首先出现的,首次提出“政治文化”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阿尔蒙德在其代表作《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中指出:“政治文化一词表示的是特殊的政治取向,即对政治系统和系统各个部分的态度,以及对系统中自我角色的态度”。[1]P14“我们仅仅是使用文化概念许多含义中的一种,即对社会对象的心理取向。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1]P16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应该包括:(1)“认知的取向”,也就是关于政治系统、他的角色和角色的承担者、它的输入和输出的知识以及信念;(2)“情感的取向”,或关于政治系统、它的角色、人员和行为的感情;以及(3)“评价的取向”,关于政治对象的判断和见解,特别是那些涉及价值的标准和准则,可以和信息与感情相结合的政治对象。[1]P17本文拟采用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定义,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三个方面剖析两岸政治分歧中的政治文化因素。
   二、 两岸政治分歧的政治文化剖析
   当代两岸政治文化均脱胎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母体。1949年以后,两岸走上了两条迥然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政治分歧可谓是泾渭分明,在政治文化上也体现出各自的不同特征。
   (一) 两岸政治认知的分歧
   1. 台湾:政治认知的模糊化
   台湾的政治认知,理论上包括对中国的认知、对大陆的认知、对台湾自身的认知,它的关键是要解决一个“我是谁”的问题。这一点在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族群意识上体现得最为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是中国认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其中部分人的国家认同产生了异化。众所周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也是台湾的无奈史。先是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再是日本50年的“皇民化”统治;回归祖国以后又发生了撕裂民族情感的2·28事件;20世纪7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大陆和台湾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台湾自认为成了所谓的“亚细亚孤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去中国化”和“本土化”的动员中“台独”思潮更是严重泛滥。这一切,都是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异化的原因。而1949年以来“两岸敌对关系的持续和岛内的权力斗争,则是造成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迷失更加直接、更加深刻的原因”[2]P81。台湾特殊的历史际遇与特殊的历史体验,使台湾人民产生了模糊的政治认知、虚幻的国家认同和迷离的情感归属。
   国家认同的混乱直接造成了台湾社会的矛盾对立,使得族群矛盾始终难以化解。台湾是一个族群结构多元而复杂的社会。台湾的族群总体分为两大类四个族群:本省人(1945年以前来台的)包括原住民族、闽南人、客家人,以及外省人(1945年以后来台的)。台湾的族群纷争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各族群移民之初便开始有族群纷争。在国民党迁台之前,虽然各族群的族群意识日益增强,但它们之间是既有争斗也有联合。而在国民党政权迁台之后,由于当局政治资源在本省族群与外省族群之间分配不均,造成了本省与外省的权力分野,从而导致了本省族群与外省族群的对立关系,触发了严重的“省籍矛盾”。“省籍矛盾”成为引发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异化的重要触媒,这种人为的族群建构,在撕裂台湾社会的同时,也为“台独”势力对抗大陆找到了“合法性”基础。
   2. 大陆:政治认知上高度的国家观念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中国人历来就有强烈的“天下观”,而近代中国百年的历史,却又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和救亡史。西方列强的入侵,启蒙了中国人现代的国家意识,使其在鲜明的历史反差和中外反差中,不断寻求国家的自强之路,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目标。百年中国的历史印记,武装了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使其表现出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1949年以后,由于大陆新生政权的人民性质,同时由于国家对社会基层的成功渗透,使得普通百姓的国家观念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大陆实力的增强,民众在实现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感召下,国家认同意识更是空前高涨。对于一个尚未走完民族国家进程的国家来说,其民众渴望实现祖国统一也是合乎情理的。
   民族意识渐强,是近年来中国大陆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中国大陆的民族意识,或者说民族主义,是与中国近现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建构民族国家进程息息相关的。笔者认为,中国大陆当代民族主义意识渐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其一,是由于民众自觉的民族危机意识苏醒。近年来,虽然中国大陆的经济政治实力空前发展,但西方传统大国对中国的“遏制”却未根本改变,这极易引起国人的历史联想,从而促使民族危机意识的苏醒。其二,是由于中国民族革命的历史传承,而政治社会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三,因中国崛起民众的历史自豪感不断增强,进而激发了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民族主义意识会影响到大陆民众对两岸政治的认知。由于两岸历史长期的分离状况,致使两岸人民之间沟通交流不多,特别是大陆人民对台湾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这很容易造成误解与偏见,进而成为滋生民族主义的温床。
   (二) 两岸政治情感的分歧
   1. 台湾:政治情感的复杂化
   与政治认知的模糊化相类似,当代台湾民众的政治情感也相当复杂。主要表现为:一是“抗拒威权心理”。台湾民众内心深处对政治威权存在一种异常强烈的抗拒心理。这种异常强烈的抗拒威权心理是与台湾的移民社会特性直接相关的。在古代历史上,表现为对中央王朝保持一种相对疏离乃至叛离的关系;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表现为对殖民统治的抗拒心理;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表现为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专制统治;而在当今两岸关系上,则表现为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大陆政权的抗拒与排斥。二是“悲情意识”。近400多年来,台湾先后经历过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等外族的统治,几经被祖国弃离。特殊的历史遭遇使台湾民众的政治情感带有很深的悲情色彩。每逢台湾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时,这种政治悲情就会流露和宣泄出来,并且经常被政治人物引发、利用来攫取政治资源。三是“恐共心理”。“恐共心理”是影响台湾民众行为倾向的一种政治心理,这也是国民党当局长期反共教育的必然产物。“冷战”结束以后,标榜“普世价值”的西方意识形态霸权横行世界,台湾当局出于抗拒两岸统一和利用台湾意识作为权力斗争工具的目的,延续了对大陆泛意识形态化。时至今日,台湾社会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大陆依然心存戒心。四是普遍的“崇美心理”和个别的“媚日情结”。近60多年来,台湾在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政治上依附于美国,这造成台湾社会普遍存在“崇美心理”。由于受这种心理的作祟,使台湾民众对大陆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心理“优越感”,进而拉开了与大陆的心理距离。与“崇美心理”类似,部分台湾民众还存在着一定的“媚日情结”。一方面由于极少数台湾民众对日本还存有“皇民化”的政治认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后日本对台湾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此外,还有“台独”势力与日本的传统姻缘。[3]P1421

推荐访问:政治 浅析 分歧 两岸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