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前瞻: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而发挥金融引领作用,是切实破题、趋利避害的关键所在。“一带一路”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沿线国家呈现多重分化,另一个是 “一带一路”所涉区域金融力量相对不足。这两方面困难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具体应对。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本先期投入,同时坚持商业运作原则,既可以给予沿线国家金融助力,也可以减轻“中国色彩”,打消沿线国家的政治疑虑,换取沿线国家对中国更加认同的良好效果,这是破题“一带一路”的“牛鼻子”。金融引领“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加强针对性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亚投行 离岸证券交易中心 BIT 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在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挑战的背景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转移过剩产能、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还能帮助中国更好地借力经济金融渠道加深同周边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获得周边国家更大的理解、认同和尊重,并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影响力向政治影响力的转换,提升中国在周边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惠及我国企业和普通民众。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能享受到更现代、快捷和高效的生活方式,还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福利水平有望明显提升;伴随着互联互通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都将获得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企业做大做强将更有底气,协作共赢将更有契机;伴随着“一带一路”融资需求和服务需要的不断增加,中国金融机构不仅将邂逅一片充满各类机会的业务蓝海,还有望通过“干中学”的持续推进,加快金融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进而实现中国现代金融力量的长期培育。
  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而发挥金融引领作用,是切实破题、趋利避害的关键所在,需要在“一带一路”国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安排中,确保强国思维和底线思维,用好、用活金融手段,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共赢。
  然而,一带一路建设如何破题,的确是一个难题。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沿线国家呈现多重分化。表现为:第一,沿线60多个国家大部分是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有所不同,且面临着政治转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变的不同挑战;第二,“一带一路”处于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的地区,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矛盾与冲突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长期化和易突发的特点;第三,“一带一路”覆盖的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中东欧是政治角力的焦点区域,世界大国在伊朗、叙利亚、乌克兰等问题上深度博弈,导致地缘政治分歧和动荡不断发生,甚至出现政权意外更迭现象;第四,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历史渊源、经济联系和地缘关系也各有差别。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所涉区域金融力量相对不足。表现为:第一,“一带一路”沿线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发展较为缓慢,金融对外开放却过快,国内优质企业缺少安全和高效的直接融资渠道;第二,沿线国家总体金融实力有限,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缺乏资金和融资支持;第三,“一带一路”涉及多个国家、多个币种的广泛跨境金融合作,目前却缺乏有效的多边合作框架;第四,由于地缘政治、经济博弈非常复杂,建设并完善区域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值得强调的是,这两方面困难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具体应对。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本先期投入,同时坚持商业运作原则,既可以给予沿线国家金融助力,也可以淡化“中国色彩”,打消沿线国家的政治疑虑,换取沿线国家对中国更加认同的良好效果,是破题“一带一路”的“牛鼻子”。
  金融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当今社会,金融不仅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手段,还对产业变革、社会演化、文化传播、信息交互和国家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金融不仅是经济的血液,更是时代的灵魂。此时代背景下,金融不能仅仅定位于“服务”“一带一路”,更应该积极发挥四种引领作用,成为“逐梦”的急先锋和“圆梦”的主心骨。
  金融应发挥经验引领的作用。“一带一路”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特质,实行“规则统一、形式各异”的区别推进政策。制定和实施有所区别的个体政策,需要充分掌握信息、合理把握尺度,而中国金融机构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适应各国政治、文化和法律框架并有效开展务实经济合作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据商务部统计,2004至2013年10年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9%;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大幅高于同期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年均总增速。2013年,与沿线国家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6%;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营业额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一半。应该说,在过去与沿线国家的经济、金融往来中,中国金融机构始终是直接的参与者和实质上的主力军,积累了大量因地制宜开展合作的经验,理应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入发挥经验引领作用。
  金融应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一带一路”是个系统工程,内涵丰富,金融作为全方位的资源配置手段,不仅能满足多样化需求,还能通过“以点代面”式的业务引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有序推进。具体而言,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紧接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心将转移到资源能源的合作开发利用上;随后,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有望成为主题,从而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并为实现“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注入强大动力。在这种分步走的推进路径上,金融不仅可以满足建设资金需求,还能提供融资顾问、投行财务顾问、融投方案制定、股权债权产品、投资、租赁、风险管理等综合化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引导“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稳健的阶段转换,进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循序渐进地拓展、集约高效地深化。

推荐访问:金融业 走出去 前瞻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