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金融新机制


  [摘 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金融机制处于无序状态,各国围绕建立新的国际金融机制相互博弈,美国、欧盟、发展中国家都围绕自身利益提出不同的主张,中国由于自身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国际经融机制的重构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金融机制;利益;中国
  在20世纪70年代,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机制解体之后,世界金融陷入无序状态,为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都提出自己的国际金融机制改革方案。但由于彼此间实力差异、利益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机制很难达成共识,同时发展中国家内部由于内部实力的差异和矛盾,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不得不处于被动地位。中国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经不自觉地成为国际经融机制改革的核心力量。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必要建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务之急是恢复国际经济体系和重建稳定的金融秩序。但是,随着英国经济领导权的衰落,金本位体制的无法恢复,一战前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无法重建,国际金融秩序陷入到无序状态,加速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到来。这次大萧条以及接踵而至的经济混乱,使世界经济变得动荡不稳,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巨大困难。
  在经历了这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破坏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决定了战后经济优先发展的两大目标。第一个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第二个便是建立稳定的世界货币经济秩序。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就是负责建立这样一个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会议决定的两项重要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共同构成了以美元为核心的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在一段时间内极大地稳定了当时的国际金融秩序,对世界经济相当长时间的的良性运转和发展不可或缺。
  但是由于该体系蕴藏着的两个不协调的矛盾{1},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全球性持续性通货膨胀的蔓延,又加之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的突然大幅度贬值和石油危机,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国际金融机制走向解体。
  二、国际金融新体制建构的阵痛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其他国家不具备足够的实力来建立新的国际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二战后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家实力的。当时经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满目疮痍,一片衰败,而美国则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黄金外汇储备占世界3/4以上,工业总产值占世界一半以上,经济实力空前强大,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机制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遍布世界的军事基地,提供了强大军事保障。
  (二)国际机制的机制惯性
  旧有机制的惯性,也就是既有机制的价值。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的重要性,意味着维持机制比建立机制更容易。利益的互补是机制出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国际机制的建立可能需要一个霸权国家的积极努力,在没有霸权国家参与的情况下,突发的严重危机的压力,也会促使机制的建立,如国际能源机制。但是即使在存在互补利益的情况下,要克服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也是极为困难的。[1]
  然而,一旦一个国际机制被建立起来,它会从其产生的相对高水平和对称的信息中获益,通过这些,还使支持机制的谈判协议更容易达成。把国际机制看成是提供信息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实体,而非一个半政府性质规则的制定者[2],这有助于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有效的国际机制促进官方非正式的接触和交流。
  (三)国际政策协调存在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虽然在某些国家、某些领域方面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局面,在一些领域基于共同的利益会相互合作,但是由于整个世界还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各国都会追求的是相对利益的最大化。尽管提出在一个多元国家体系中,没有霸权国存在就不能实现国际政策协调是缺乏合理性的,可是轻视国际政策协调的复杂性也大谬不然。而国际政策协调在理论基础、经济上的可取性和政治上的可行性,都存在不容易解决的问题。[3]
  三、国际金融新机制建构的有限性:各国的博弈分析
  国际金融机制是国际权力和利益分配机制一种,实质是各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以金融的方式对世界资源所做的相互争夺和妥协,反映了国际行为体之间权力关系的分化与组合,是对世界各种有形与无形资源控制力与影响力的争夺。[4]
  由于现存的国际金融机制和相应的结构性权力安排符合西方国家的根本利益,在其政治、经济优势还占优的情况下,自然要维持目前的分配格局,并希望长期保持下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七国集团及其执行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渐成为国际金融最主要的治理机制。但是因为其本身合法性和能力的局限,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暴露出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反映的是二战后的国际金融格局,无法适应新时代权力结构的变动,仅西方七国拥有接近一半投票权,而且其职能也在发生转变,在国际金融治理中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七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发达国家之间采用相互协调的形式,对国际金融进行管理,但是作为一个封闭性的发达国家俱乐部,在其治理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虽没有爆发,但是地区性危机此起彼伏。[5]
  为弥补自身在应对国际挑战是能力的不足,同时也随关注议题的扩大,西方国家对其治理机制进行改良,以缓解日益加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危机。首先,在不影响起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第二,吸纳新成员,以增加以代表性。七国集团唯一的一次扩大是把俄罗斯吸纳进去,但却常常将其排除在核心之外;第三,与其他国家进行对话,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第四,加强与既有机制的联系,以增强其执行力。[6]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但是现存的国际金融治理机制还是主要借助于其制度成果,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由于当时这些制度的产生主要反映的是美国的意愿,在这些制度下,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美国也保持了自己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地位,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由于国际机制的建立反映的国际权力的变化,新成立的机制自然反映的是新兴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共同点又很少,所以美国不主张成立新的机制,而是借助于其自身可以操控的制度设计。

推荐访问:布雷 国际金融 解体 建构 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