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红色旅游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甘肃省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特色。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条件,抓住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良机,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本地“红色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带动甘肃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对通渭县榜罗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研究,对其发展模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红色旅游;旅游资源;对策研究
  引言:
  2011年4月1日,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修订版)的通知》。至此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扩充至249处。红色旅游热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亮点。
  1. 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还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甘肃省共有4处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2005年公布,2011年修订),甘肃省红色旅游区也被列入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与此同时,与甘肃有关的两条旅游线路“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和“成都-松潘-若尔盖-迭部-宕昌-岷县-临夏-兰州线”还被列入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甘肃红色旅游资源具有资源量大,分布广,多伟人住宿地和重要革命历史事件遗址的特点,具有重大的保护和开发价值。但由于甘肃只是红军的过境,大部分情况处在转战和行军中,在一个地方往往停留时间短,又使得资源总量虽大,但分布零散,单个资源地资源遗存少,而且重要历史的承载物不足,遗物都以红军留下的文史资料和生活用品为主,体量小,保存不完整。同时,不同的资源地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且缺少知名景区。[1]目前,全省已查实红色遗迹遗址390处。其中,列入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12处,列入省党史教育基地的有13处,列入国防教育基地的有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2011年,甘肃省有7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5个红色旅游景点列入国家“十二五”红色旅游规划名单。这些宝贵资源,是甘肃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历史载体,也是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主要依托。
  红色旅游发展不但有着很强的政治意义,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2010年,甘肃省省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达到397万人次,同比增长58%,红色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超过3万人,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5亿元。专家预测,2011年至2015年期间,全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年均有望增长25%,每年新增就业5000人。截至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有望达到1000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达到4.1亿元。
  2. 通渭县榜罗镇红色旅游现状及问题
  2.1通渭县榜罗镇概况
  榜罗镇是陇中名镇之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南部,地处定西、天水两市辖区交接地带,西与陇西市和平乡、南与武山县榆盘乡接壤,距通渭县城34公里。榜罗镇是一个集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古镇,也是通渭县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镇。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1935年9月26日,由毛泽东、彭德怀、张闻天、叶剑英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到达榜罗镇,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榜罗小学找来许多国民党的报纸,为了解当时的全国形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9月27日,党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关于去合陕北红军,以游击战争形式打到苏联边界去,取得国际联糸的战略方针,即“榜罗镇会议”。会议正式确定,红军继续北上,把落脚点放在陕北,将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榜罗镇会议”彪炳史册,功垂千秋,为扭转中国革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将榜罗会议革命遗址列入全国1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内的100个红色旅游景点名录。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入选中宣部公布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红色旅游规划名单。
  2.2榜罗镇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通渭县榜罗镇红色旅游资源概括起来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
  2.2.1点状资源——伟人故里。当年红军主要领导同志住宿用过的地点分布于全镇多处。主要有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肖克、贺龙、王稼祥、任弼时、邓小平等同志的旧居等总计17处。这些住地,均是当地农民的民居院落,现仍由房主居住使用。土质院墙、土木结构房子,均系典型的清末民国初期民居建筑,室内家具基本保持原样。
  2.2.2线状资源——红军一条街。红军一条街原称北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士居住过的一条街。原有建筑大都尚存。该街长约百米,其形制为民国时期的土木结构房子,间间相连,临街均为商铺,街道以及街道两旁铺面红军住宿的露天台阶遗迹尚存,面积达2800多平方米,现为30户农民使用,30户农民家中存有当年红军生活用过的遗留文物50余件。
  2.2.3面状资源——革命历史事件旧址、纪念地。榜罗镇会议遗址在现状榜罗镇镇区中心,1997年,当地政府在原榜罗镇小学的旧址上建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馆。纪念馆总占地面积436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纪念馆建成之后相关管理机构在有效保存革命文物本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缮,在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2006年纪念馆附近的打麦场也已经纳入到纪念馆的管理中形成了以会议遗址为中心,辐射召开连级以上干部会议的打麦场、核桃树、红军警卫团驻地碉堡的榜罗会议遗址区域。2009年在原会议遗址旁新建榜罗镇红军长征纪念展陈馆一座,建筑面积620平方米。该项目总投资为1425万元。

推荐访问:甘肃省 小城镇 红色旅游 对策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