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傲慢与偏见》谈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


  摘要:本文从时代背景和人物特点出发,展现了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中产阶级生活层面的转变;剖析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作者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和对女性主义思想的追求。
  关键词:时代背景 人物特点 女性主义 社会影响 艺术享受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简·奥斯丁和《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1975-1817)是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描绘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中产阶级生活层面的转变,以及中产阶级的婚姻爱情生活。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一生中发行最广并大获成功的作品之一。而这部传世之作是作者根据其未能发表的作品《第一印象》修改而成。1796年,奥斯丁开始了《第一印象》的写作;1797年到1798年,她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并将书信体的格式改为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故事。此后,这部作品几经波折,直至1811年她的《理智与情感》出版获得成功后,奥斯丁才将书名改为《傲慢与偏见》,并陆续出版成书。
  《傲慢与偏见》最先发行于1813年,故事主要讲述了19世纪英国伦敦近郊的一名乡村绅士的女儿——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这个表面上充斥着讲究礼貌教养、道德教育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中产阶级的边缘人物,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与快乐的故事。
  二 《傲慢与偏见》中的典型社会人物代表与女性主义思想
  18世纪的英国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承继了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圈地运动继续扩大;在其之后开启了19世纪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因此,18世纪的英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两面性:一方面,资本主义已经从不可抑制的萌芽状态发展得来势汹汹;另一方面,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积极革命最终是以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向王权的妥协而告终,因此,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使得当时的社会保留了众多的封建因素,固有的皇室封建色彩仍然浓重。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虽然受到自由民主的思想冲击,但资本未能靠革命重新分配。因无法改变,所以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英国在文学发展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虽然当时英国与法国等国家战争不断,但反而让各阶层的文学作品大放异彩,女性作家的好的作品在当时也不断地涌现出来。简·奥斯丁的出现不仅是她本人不懈努力地追求的结果,同样也是社会开始接纳女性作家作为与男性作家一样拥有相同社会地位、对社会开始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开端。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各个个性丰满,人物鲜活。在《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及她的姐妹们是当时中产阶级社会生活中年轻女子的典型代表,她们必须遵循正规的世俗礼节,按照社会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和人,即使她们心里的看法与之完全相反。伊丽莎白和周围年轻的小姐们都需要打扮得漂亮然后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以期在聚会中获得适逢婚龄的具有一定财力的男士们的青睐,进而嫁给适合的绅士以获得未来相应的经济和生活的保障。女人只能和女人聚集在一起,家长里短,通过表象和流言蜚语对别人评头论足。女人们被认为是附属品、无知、贪慕虚荣的代名词。伊丽莎白·班内特也不例外。
  然而,作者却将伊丽莎白塑造成正直、聪明、观察细腻、有自我主见、遇到事情更多时候会自己想办法处理的女孩。文中的伊丽莎白在自己家庭经济遇到困境的时候,也考虑过嫁给富裕的邻居或者有生活保障的牧师,但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最终使得她冲破现实对自己的禁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小说中,简·奥斯丁虚构了伊丽莎白这个人物,但不管是伊丽莎白的犹豫还是最终扑向幸福的果断,都是现实社会中简·奥斯丁自身境况的真实反映。可以说是相当写实地记录了当时简·奥斯丁所遇到的真实状况。因此,伊丽莎白这一经典人物形象是社会转型时期妇女对自己最基本权益要求平等自由的典型代表。
  小说中的另一位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姐姐简·班内特,聪明漂亮、性格沉稳大方。虽然性格中具有容易向现实屈服的个性缺点。但其打破阶级观念,追求真情的努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她更是一位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大资产阶级要求革命却不能彻底地打破封建统治的具有革命和妥协的两面性的新兴资产阶级社会的女性典型代表。
  而伊丽莎白的母亲和几个妹妹包括她的朋友卢卡斯小姐,则是当时社会中典型的中产阶级边缘人物,她们是当时的小市民,是对资本毫不掩饰的赤裸裸地追求名誉地位金钱等社会资本的女性的典型代表。
  小说中几位爱慕伊丽莎白的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社会中的男性角色也非常的典型。简·奥斯丁通过对各种场合礼仪中的中产阶级的不同层面的贵族追逐婚姻爱情的不同方式的细腻描写,给予了读者相当立体的表现。这在当时可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却是对当时社会艺术性的真实再现。作为剧作品,可能也是百年来不断被大众媒体欣赏并传承的重要原因。
  其中,社会中产阶级的贵族男性代表即男主人公——有钱贵公子公达西先生,一开始,他认为乡下女子们不仅贪慕虚荣并且见识浅薄。但他在与伊丽莎白姐妹接触之后,发现伊丽莎白和她美丽的姐姐都是正派并有独立思想的好女孩。于是,他放开封建阶级观念,懂得重新开始自由追求爱情幸福。从开始反对自己的朋友宾利先生(邀请他一起来到乡下的另一位有钱公子)与伊丽莎白姐姐简·班内特的恋情,到后来自己爱上伊丽莎白以后极力帮忙撮合简和宾利之间的婚姻。这也是作者成长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男权社会里男人对女人固有观念出现裂缝的突出表现。
  三 简·奥斯丁懵懂的女性主义思想
  简·奥斯丁并非在写这本小说之时,就对女性主义思想的自我认识有如此的深刻。从她的生平来看,当时只有20岁的她,最执着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作。写作带给她扩大眼界的动力和机会。简·奥斯丁懵懂的女性主义思想开始进入她最初的写作之中,是因为社会环境对她的写作发展影响颇深。
  女性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在西方15世纪,但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发展,17世纪之前,英国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完全依附于男人,“如英国基督教会礼仪认为:‘女人的意志应服从男子,男子是她的主人,也就是说,女人不能按她自己的意志生活,……离开了男人,她既不干任何事而且也干不成任何事。男人怎么做她就怎么做,她应把男人当做主人来侍奉,她应畏惧男人,服从和臣属于男人。’”而18世纪末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加快步伐,与之相适应的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以种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表现出来,民众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因此,西方女性主义的兴起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为起源。例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强烈地表现出女人并不是待宰的羔羊,脆弱、不堪一击;她们有时候思想独立,为了生活和爱情可以坚忍不拔,她们都具有追求并选择自身愿望与理想的自由和权利。
  奥斯丁的作品有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由于《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跨越了她十几年的生活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个性越来越丰富和细腻。
  在作品中,当男主人公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来到伊丽莎白的家乡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达西先生对贵族亲戚的女伴们从不殷勤结交,都只是偶有几句应酬的话,而对伊丽莎白的乡下姐妹们则带有不可忽视的鄙夷。舞会上,“达西先生像往常一样独自站着,离别的客人远远的,看人家跳舞。”主人威廉爵士过来问他,他却冷冷道:“跳舞嘛,连粗人都会学好。”

推荐访问:傲慢与偏见 思想 女性主义 奥斯丁 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