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论的思考


  摘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的新发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民族工作领域的新体现,有利于促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维护民族团结。
  关键词:民族工作;民族事务治理;民族团结;“四个重在”理论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3-0017-03
  2014年9月28—29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1] 2014年2月26日,王正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把“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下文简称“两个重在”提法)作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新理念。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论(下文简称“四个重在”理论),强调做好民族工作要“争取人心”。笔者拟对“四个重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与民族事务治理、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四个重在”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一)“四个重在”理论的形成发展
  2013年4月17日,王正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时提出:“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争取人心的工作,重在交心,以心换心;也正因为如此,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重在平时,抓在平常。”[2]这是对“重在平时、重在交心”提法的首次阐释。2014年2月26日,王正伟发表的《重在平时、重在交心——关于民族工作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思考》[3],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党的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客观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民族工作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提出“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民族工作理念。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两个重在”提法和“四个重在”理论的实质都是“争取人心”。“四个重在”理论是对“两个重在”提法的深化发展,是当前民族工作理念的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维护民族团结。
  (二)“四个重在”理论的科学内涵
  “重在平时”是指要把民族工作做在平时,加强民族事务工作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增强民族事务工作部门服务民族事务决策和处理复杂民族事务的能力,提高民族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社会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在交心”是指要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全社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有效争取人心。“重在行动”是指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要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突出创建主题,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具体来说,要加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要使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浓厚氛围。“重在基层”是指民族工作要着力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实效性,不断扩大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连队。
  二、“四个重在”理论与民族事务治理
  民族事务治理是指运用治理的思路和方法构建新型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变革民族事务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治理方式和治理思维,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平等化、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社会化和人文化[4]。民族事务涉及众多领域、众多方面。在国家治理理念的指导下,民族事务治理的主体必须多元化。随着民族事务的“进城”“下海”“入世”“上网”①,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已经从传统的民族群体(或其部分)之间、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转变为多元、以曲折的方式表现出的关系。民族事务治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承担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四个重在”理论要求紧跟形势,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理念创新。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要提高民族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四个重在”理论要求把民族事务治理做在平时、做在基层,把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用行动解决在萌芽时期。要成立各级深化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改革领导小组。这是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更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要充分落实国家各项民族政策,以“重在平时”“重在基层”理念提高民族政策的执行力,以“重在行动”“重在交心”理念增强民族政策的执行效果。要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最新精神统一思想,深刻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科学内涵,充分执行好落实好现行民族政策。要把民族事务和其他相关工作结合起来,把民族事务融入其他民生事务当中,做到及时、妥善处理。要把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放在国家法律制度之中依法治理、按章处理、分类处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四个重在”理论与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的关键是争取人心、凝聚人心、温暖人心。“四个重在”理论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根基。“四个重在”理论倡导与少数民族群众加强联系、加强团结,倡导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倾听各民族群众的心声,倡导切实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排忧解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应归功于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维护民族团结,要重视各民族之间的交心。各民族之间的交心有利于消除民族之间的不信任。“四个重在”理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的指导思想,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民族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不信任。任何民族都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其他民族,不信任其他民族,歧视其他民族。民族团结是“千里堤坝”,民族之间不信任是“蚁穴”。要深刻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在交心过程中处理好“民族间共同性”和“民族间差异性”的关系[5]。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推荐访问:重在 交心 基层 平时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