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社会治理效能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政府社会治理效能的建设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自建国以来政府效能与机构改革状况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措施建议,其中包括促进政府改革,降低政府成本、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之间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及改变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方式等等,以期能够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效能建设
  一、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概述
  有关于“治理”理论的应用最早出现于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当中,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后逐渐成为了一项具有着丰富内涵与广泛应用范围的科学方针。在社会管理的改革工作当中,治理理论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很多存在于社會中的棘手问题,而且还促进了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效突破与合理化转型。
  简单一些解释,治理的涵义可以被理解为是各种类型的公共机构、私人机构、自我管理以及集体事务的治理方式总和,在有效调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所存在冲突的基础之上来促进联合行动的高效率开展。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治理事实上就是政治管理的动态化过程,其中包括了政治权威执行的基础规范、政治事务的处理方式、公共资源的管理等;从行政学的角度来分析,治理理论则具有着民主化、多元化、合作化以及形态化等特点。因此,政府治理工作本身就是政府将国家权利下放到社会当中,达到还政于民的效果。
  效能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来说,从工程、物理等自然类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能量收集与能量输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自从进入到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识,效能也被正式的应用到了管理领域当中,具体含义为:“事务所蕴藏的有利作用。”通过上文中的介绍不难看出,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所指的就是政府部门利用治理手段来开展社会管理工作,从多个角度入手来发挥出自身的产出效益,促进原有目标的顺利实施,笔者对政府社会治理的效能内容做出了如下总结:
  首先,政府社会治理效能是对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角度来实现治理效果与治理目标;
  其次,政府的社会治理与原有的社会治理目标保持一致;
  再次,政府的社会治理效能可以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耗费时间之间的比例关系中得以展示;
  最后,政府的社会治理需要严格贯彻民主要求。
  二、自建国以来政府效能与机构改革状况
  相较于国际中的发达国家来看,我国的政府机构规模过于复杂且庞大,由于缺少科学化的管理标准,从而导致政府机构的设置十分不合理。在我国政府这个复杂的运作机器当中,存在着严重的层次过多、权能较差、贪污腐败、多重执法以及权责脱节等问题,还有一部分政府官员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只会插手一些“有油水”的工作,对于那些无利可图的公益性事业而言,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诿搪塞。
  纵观我国历年来的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目标与发展方向同抗日战争年代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为了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政府一直在按照精简、统一以及效能的原则来向前发展。直到新中国正式成立后,我国政府机构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开始逐渐的偏离了最初的发展轨道,同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在五十到七十年代之间,我国政府在尽力维持精简化的机构设置原则;在八十年代初期,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其中首次提出了“机构改革”的概念。纵观这段时间以来的多次改革,我们可以对其作出如下总结:“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改革死循环。客观的讲,中国政府之所以会陷入这样一个循环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四点:首先,我国的政府机构存在着明显的自我扩张倾向,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政府部门也开始偏离了最初了工作轨道;其次,我国政府缺少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再次,我国政府在执行人治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最后,迫于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外在压力,我国政府机构中的官员们出现了过度膨胀的情况。
  三、政府社会治理效能的提高
  (一)促进政府改革,降低政府成本。
  政府部门的改革目的主要由如下两个:首先,精简政府机构与精简政府人员,在不影响政府社会治理效能的基础之上来降低政府成本;其次,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厘清机构关系、重塑政府职能、改良工作流程、推进制度创新,以此来达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最终目的。
  从精简机构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在行政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帕金森定律”,通过这一定律内容可以理解到,行政机构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同人员数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性。然而由于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职能交叉与机构重叠等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自从进入到改革开放阶段以来,我国政府虽然先后开展了多次机构改革工作,但是所收到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政府还要进一步深化地方上行政部门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积极促进精简机构与精简人员的顺利实现。
  再从政府再造的角度来分析。首先,要尽快塑造出廉价政府的形象,面向社会大众来开展无偿的公益事业;其次,要通过科学化的政府采购方案来降低行政成本,减少交易费用的同时提升办事水平;最后,要重新审视政府现有的审批制度,构建出服务型政府。
  (二)处理好“绩效考评”与其他评估之间的关系。
  在政府的效能建设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即为绩效考评。通过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一方面能够全面的掌握行政人员的效能业绩与工作成就,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政策制度的完善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然而,在现有的绩效考评体系当中,除去基本的绩效考评内容以外,还包括了精神文明、党建发展、计生以及专项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导致政府官员的工作压力骤增,每天都需要收集并撰写各种各样的汇报材料,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为此,笔者就此情况提出了如下两点整改建议:

推荐访问:探析 若干问题 治理 效能建设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