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侨华人族群特征变化对华文传播的影响


  摘要:族群的群体特征会影响族群的语言选择,从而影响族群语言的保持和传播。东南亚华人华侨族群特 征的变化影响着华文传播,其身份的二元性、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语言使用中的包容性对华文传播有着积极的 影响。推进东南亚地区的华文传播,建议侨办继续举办有政策性倾斜的文化交流活动 , 避免传播意识形态领域 的语言文化 , 通过华商群体构建华文传播的“星状”网络 , 发挥华侨华人在华文媒体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东南亚华人华侨;族群特征;华文传播
  中图分类号:D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1-0017-05
  “华侨”与“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判断依据 是国籍。“华人”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长期侨居海外, 二是加入了所在国国籍;“华侨”通常指长久居住他国但 又保留着中国国籍的人①。目前全球近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居住着近 6000 余万海外华侨华人,而东南亚则是华 侨华人人数最多的地区 [1]。华僑华人约占东南亚总人口 的 6%,东南亚华侨华人占全球华侨华人数量的 73.5%。 华侨华人移居他国,必然带去包括语言在内的中华文化。
  语言文化的传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人 的身份认同。东南亚地区历史、文化、民族以及宗教的多 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这就造成了东南亚地 区华人族群身份认同的复杂性,也势必影响着华文在该 地区的传播。东南亚华文教育从诞生之初就与华人族群 的命运紧密相连。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 通过华文传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就应该发挥华人 华侨在汉语国际传播和教育中的天然优势,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华人华侨族群特征的变化脉络及其对汉语传播的 影响。
  一、华侨华人的族群特征变迁与华文教育
  华侨华人的族群变迁与华文教育是相辅相成、共生 共荣的。
  (一)封闭的地域性族群特征促使华文方言自由发 展(19 世纪末期前的殖民时期)
  从 17 世纪开始,中国人就大规模地移居东南亚诸 国。最初移居的中国人,大多数是为了谋生而下南洋 [2]。 这个时期的东南亚诸国除了泰国,其余国家尚处于西方 殖民者的管制之下,移居而来的华人势必也受到西方文 化的影响。为了在当地取得一定的生存权,华人不得不 接受当地的殖民文化。西方殖民当局对华人的生活区域 和生活权利都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将他们置于“甲必丹” 等特殊管制机制之下 [3]。当时的中国封建政权视移居他 国的华人为“自弃王权的化外之民”,对他们采取置之不 理的态度和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因此,华人华侨对自 己的族群缺乏一致性的“国”的认识,他们为了立足和 发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他 们守望相助,又对故国怀有眷恋之情,便通过华文传播寄 托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因此出现了华文学堂,教材主 要是《三字经》《百家姓》等蒙学读物。该阶段的华文 传播形式是基于宗亲的私塾和义学,其性质是家族宗亲 式私产。
  随着移居东南亚的华人华侨数量日益增多,以宗亲 组织发展起来的纽带逐渐被更大的地缘性纽带取代,宗 亲组织被同乡会取代。同乡会建立在地域的基础上,也 称作会馆 [4]108。虽然会馆相比宗亲组织是一大进步,但 依然是封闭的地域性族群。各会馆使用自己地域的方言, 从而使自己与其他族群有别,立足于会馆的华文教育自 然而然也就成了不同方言教育的场所。该阶段封闭的地 缘性族群使得华文的传播仅限于方言的传播。
  (二)认同中华母国的族群特征推动华文教育大规 模发展(20 世纪初至中期)
  进入 20 世纪后,伴随着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新中 国成立这三大历史事件,东南亚华人的民族主义思潮也 分别出现了三次高潮。在祖国争取自由民主、抵御外敌 入侵的关键时刻,流寓在外的东南亚华人爆发出自觉自 发的民族意识。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和祖国息息相关, 将对家庭、宗族和家乡传统的狭隘认识转化到对“国” 的认同上,将自己的定位从“流寓的中国某地人”转变 为“流寓的中国人”。东南亚华侨华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各种方式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新 中国成立之初,许多东南亚有志青年回到祖国,参与祖国 的建设,整个华人社会表现出以“复兴中华”为共同宗 旨的显著特征。
  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另外一种支援方式就是“国 语”的广泛使用和传播。由于身份认同的统一,“国语” 的使用也广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所接受。当时所谓的“国语”,就是国内各个地区通用的语言,由官方推动使 用,具有一定的政治导向,推广的目的是方便交流沟通, 增进国民的国家认同感 [5]。因此,在三次民族主义浪潮 的推动下,在华侨华人认同“中华母国”这一族群共性 的背景下,东南亚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迅速发展。
  许多有识之士感到华侨内部需要协调团结,改变华 侨社会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他们将各地的中华会馆或中 华总商会联合起来,成立了不同的教育机构,如华侨学务 总会、教育总会和马来西亚的董教总等 [6]。这些机构负 责各地区的华文教育,此后,华侨学校也发展起来。到 1929 年,仅新加坡就共有华校 204 间,而当时东南亚华 文学校约占海外华文学校总数的 90% 以上 [3]。1955 年, 新加坡南洋大学建立,这是华文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 的事件。华人华侨族群坚定地认同中华母国,这种统一 性的族群特征对华文的传播和华校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 推动作用。
  (三)“去中国化”的族群特征致使华文教育陷入低 谷(冷战时期)
  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新中国也宣告成 立。这个阶段的华侨华人社会与中华母国的关系呈渐行 渐远之势,“去中国化”是该阶段华侨华人社会的族群 共性。其原因如下。

推荐访问:东南亚 族群 华侨 特征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