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中国历史的必然


  摘要:古今中外,和谐思想源远流长,这也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保障,同时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我国的国情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基础。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构建设和谐社会已经取得巨大成效,促进了我国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思想和谐社会历史必然促进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2-0065-02
  
  1 理论渊源
  和谐社会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研究古今中外执政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它有着理论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和”被广泛地应用于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比如,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荀子提出“和则为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增大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例如,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就包含和谐的思想。根据阴阳学说,阴阳是推动宇宙万物生长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阴阳变化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凡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客观变化称为阴阳有序;反之则为阴阳失调。在我国思想史上,在道家、儒家的言论中,也早就有和谐思想的萌芽。比如,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就曾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正是这种“阴”与“阳”二气的相互冲撞、激荡,才使得万物能够生存,达到对立的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状态。”孔子也极力推崇和谐,并将其和谐思想用于伦理道德中。
  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到19世纪初叶发展到最高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和德国的魏特林。在他们关于未来社会构建的模式中,和谐社会成为其共同的价值追求。圣西门所设计的理想社会是“实业制度”,就是要使“生产者”(即“实业家”)和学者都成为统治阶级,能够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权力,提倡所有社会成员在政治和经济上完全平等,不承认任何特权。由于时代、历史、阶级等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都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最终成为无法企及的“空中楼阁”。但是,这些学说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们的理论创作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理论前提和依据。
  2 和谐社会是历史必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任何一个新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形成的内在根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实践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中国实践中实现中国化(民族化),才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是资本主义又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它仍然是片面的畸形发展的社会,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及异化等,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弊端;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实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2)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阶级对立消失,阶级消亡,社会关系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等。(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泽东深谙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成果,并且深受熏陶,这就使他在思考现实问题时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感并带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印记。他吸收、提炼了中国传统和谐思维所蕴含的朴素辩证法而又扬弃了其中否定斗争、对立和调和论成分。《矛盾论》这篇伟大著作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升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科学、详尽地阐述了解决矛盾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的相互关系问题,从而赋予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以现代性。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将成为我国制度创新的先导,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全面阐述提高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它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和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一些学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的社会,是富裕的社会,还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二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四是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和谐社会成为中国新的主题。
  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取得的成绩,促进了我国的发展。
  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双高普九”有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百院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开展了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餐桌污染”治理。社会保险稳步扩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水平和农村“六大员”补助、百岁老人优待标准进一步提高。市福利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农村敬老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残疾人解困房区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四项指数”全面下降。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健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持安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武装和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新成效。人事、机构编制、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扶贫、库区移民、对口援藏、信访、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科普、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与前人不同的是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的。它的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伟大胜利,也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务全书[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
  [2]欧洲哲学史再编[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
  [4]胡锦涛.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讲话[Z].2005.2.19.
  [5]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探讨,2005.1.
  [6]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会[J].中国文化报,2004.12.16.

推荐访问:和谐社会 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