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辟新途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时称“四人帮”)后,河南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努力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逐步实现了河南历史的伟大转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指引下。河南省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带领全省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一
  
  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河南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拨乱反正,纠正错误,消除“左”的影响,成为紧迫而艰巨的政治任务。1976年10月14日,在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消息的当日,河南省委迅速召开地、市委书记,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部分重点厂矿党委书记会议,传达中央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情况通报。从25日起,一连数日,省会郑州及全省各地、市、县纷纷举行大型集会和游行,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表达了坚决拥护党中央英明决策的心声。
  从1976年11月省委召开省直机关7000人党员干部大会,揭批“四人帮”及其河南追随者的罪行开始,到1978年10月中央作出调整河南省委领导班子的决定止,河南通过开展“揭、批、查”运动,揭发、批判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罪行和“唯生产力论”等种种反动谬论;清查了河南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1974年“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1976年清明节“二七广场事件”等部分冤案得到昭雪;查清了一些重大打砸抢案件,惩办了一批打砸抢骨干分子;一些靠“造反起家”、派性严重的人被逐步清理出各级领导班子。1977年11月,政协河南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河南省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相继召开,国家政治生活开始走向正轨,“文革”中遭受打击、迫害的老干部开始得到任用。“揭、批、查”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河南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到1978年底,河南GDP达到162.92亿元,比1976年增长29.8%。
  但是,由于“左”倾错误影响甚深和“两个凡是”的阻碍,河南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和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得不到纠正。河南拨乱反正工作出现了徘徊局面。1978年10月,中央调整了河南省委领导班子,调段君毅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刘杰任省委常务书记、省革委副主任。从10月25日开始,新省委召开近一个月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对河南工作的指示,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追随者的罪行和原省委主要领导人的严重错误。全面安排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央对河南省委领导班子作出重大调整,为实现河南历史的伟大转折提供了重要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79年1月,河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和部署全省工作中心转移问题。会议从河南实际出发,对揭批查、真理标准大讨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落实中央两个农业文件、发展工业生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和部署。会议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努力工作,创造条件,力争3月份把全省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迅速赶上全国前进的步伐。
  按照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的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把真理标准大讨论作为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端正思想路线、分清是非、全面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省委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大讨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带头参加大讨论,带头解放思想,首先把思想路线搞端正。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广大党员干部懂得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弄清了“两个凡是”唯心论的思想根源,为河南全面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和思想基础。
  在深入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同时,针对河南“文化大革命”积累许多严重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实际情况,河南省委从抓大案、要案入手,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大量调查、核实和平反工作。先后为“文、赵、杨”(即原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省长文敏生,原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赵文甫,原省委书记处书记杨蔚屏)走资派案、原省军区政委何运洪和1967年“七·二五”表态案等影响大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彻底平反,把“文化大革命”颠倒了的是非重新颠倒过来。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对“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进行了复查、甄别和平反。全省共平反50多万起冤假错案。与此同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开展了改正错划右派、改正错划阶级成分、改正原工商业者成分、地主富农分子摘帽等一系列工作,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侨务政策、原工商业者政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社会关系得到有效调整。
  在抓紧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省委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起用了一大批“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靠边站的老干部,任用了一批勇于抵制“左”倾错误的中青年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得到充实和加强。恢复建立了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构和各级党校,党内各项制度得到恢复和完善。积极组织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内政治生活得到规范,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恢复和发扬,党内思想得到统一,党内团结得到加强。
  随着全面拨乱反正的不断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在恢复中日趋完善和加强。1979年9月,根据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制定的相关法规,省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决定,设立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常设机构,并撤销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恢复建立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随之,全省各市、县、区人大均设立了常设机构,恢复建立了地区行政公署和市、县、区人民政府。随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省民革、省民盟等各民主党派和省工商联,相继恢复了组织生活和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协商制度得以恢复和完善。教育战线经过拨乱反正,推翻了“四人帮”的“两个估计”,摘掉了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帽子,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得到空前发挥。按照中央部署,河南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社会风气得到净化。
  拨乱反正的全面开展,恢复和完善了党、国家和社

推荐访问:拨乱反正 辟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