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美关系


  外交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各种牵连,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塑造全球未来的大国之间,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会在很多领域引发一系列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中美两国各自的政策举动和暗示,会被放在不同的放大镜下仔细琢磨和研读。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就是研读者之一。但是不同于其他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官员,约瑟夫·奈审视大国关系的视角是从历史出发,以外交官的实战经验为依托,并将之放在大国实力的理论框架之中。毕竟他是少有的历史学家,并出任过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
  在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办公室中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约瑟夫·奈身上混合着的学者和外交官的气质在谈吐中自然地散发出来,也许是致力于研究领袖的才质——他的最新著作《总统的领导力与美国时代的缔造》——的结果,约瑟夫·奈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沟通技巧,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他看来是领袖必备的素质。
  不过对于大国的影响力,约瑟夫·奈在20多年前因相对于硬实力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因而举世闻名,2007年他将其理论延伸到“巧实力”的概念。在约瑟夫·奈看来,各国想方设法显示本国魅力显然并不新奇,但是如何创造软实力,情况却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约瑟夫·奈认为,中美新型关系需要细化。

  2013年最引人注目的全球事件之一,就是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的上任。如何应对经济减速、如何为改革提速以及如何拟定外交政策议程,都关系到中国的大国实力增减。而美国在经济恢复向好但政治羁绊不断的前提下,如何理顺外交思路,也决定着美国大国力量的基础。
  约瑟夫·奈指出,中国的软实力受限于民族主义和限制民间社会互动的政治审查、社会审查,而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党争纷扰的前提下如何能让社会和经济继续进步。
  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认为安纳伯格庄园的习奥会晤的重要性堪比毛泽东和尼克松当年的首次会晤,但是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改变还缺乏细节。
  除了学术上对中国关注,约瑟夫·奈对中国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情感纽带——他10岁的孙女是广西南宁人,很小的时候便被约瑟夫·奈的儿子收养。小女孩5岁时天真烂漫的照片一直放在约瑟夫·奈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他对《财经》记者说:“这是中国送给我的最大的礼物!”

中美新型关系需要细化


  习近平提出中国在探索一种新型大国关系时,我认为他是说我们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这是一个好兆头
  《财经》:你最近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国家利益,我想知道你有何发现?
  约瑟夫·奈:其实管理好双方的关系,以避免不可收拾的局面,这非常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如果双方存在太多的不信任,我们会错过有益于两国的合作机会。美中关系中自然会存在一些竞争,但也有合作良机。如果过于关注竞争,我们将错失合作机会。我的看法是,努力维持正常的美中关系,不让它陷入太多竞争或冲突,这符合美国的主要利益。
  《财经》:要做到这点很难。美中之间的关系复杂跌宕,背后的关键原因是信任的缺失,双方的期望总是存在矛盾。
  约瑟夫·奈:的确很难,因为报纸、评论员和那些写博客的人总是关注冲突而非合作。所以,冲突总能成为新闻的头条。与气候变化或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相比,钓鱼岛或中国南海等问题更容易成为新闻头条。
  《财经》:这说明不信任问题在双方都是根深蒂固的。
  约瑟夫·奈:是的,民意调查正好表明这一症结,不过,另一方面,这种不信任并没有上升到仇恨的程度。
  《财经》:但是显然我们能做得更好,是吗?
  约瑟夫·奈: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同时我也认为美中关系并没有被毒化。我们必须不断培养美中关系。
  《财经》:你认为中国落后美国几十年来,所以美国不需要畏惧崛起的中国。但我们又不断看到两国之间在各个方面存在竞争,比如在非洲?
  约瑟夫·奈:是的,但即使是发生在非洲的竞争,我也不是很担心。中国需要非洲的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这种需求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促进非洲所急需的发展,美国则可以从非洲的发展中受益。
  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在能源和石油开发领域存在竞争。中国从非洲进口石油和矿产品等,这并不会真正伤害到美国,所以中美两国可以在非洲能源资源领域进行市场化竞争,但我们没有必要去强行争夺并扬言“这归我们,不归你们”。但能源,特别是石油市场是可替代的市场。如果需求大幅增长,价格就会上涨,由于美国也拥有大量石油、成品油资源,价格上涨会使美国的石油资源升值。
  《财经》:你将“实力”定义为影响别人从而得到所期望的结果的能力,但中美双方似乎从来没有想清楚,如何处理与对方的关系以及处理大国霸权稳定(hegemonic stability)的问题?
  约瑟夫·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如此,但回想起来,在我曾就职的克林顿政府,当时克林顿需要作出非常明确的决定:是邀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是努力排斥中国。我记得克林顿总统和江泽民主席在一次高峰会议上讨论未来的美中关系,江泽民问克林顿:“你们想要一个强大的中国还是弱小的中国?”克林顿回答说:“相比于弱小的中国,我们会更受益于一个强大的中国。”在那之后不久,克林顿率先提出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想法。而那意味着贸易和金融合作将成为美中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设想已经获得了成功。
  在军事问题上,虽然美中在较劲——尤其在那些美中关系的质疑者眼中是在比拼,在经济上,尽管双方也有一定的竞争,但经济不是零和游戏。美中争夺市场,争夺之后双方都从中汲取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那是一种有远见的看法。

推荐访问:中美关系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