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摘 要:为了培养国防建设所需的新型军事人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防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组织机制、管理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四方面探索了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及方法内容,以期培养出优秀的、符合国防建设需要的国防生。
  关键词: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21-03
  当今世界范围各国军事改革方兴未艾,高素质的军队人才建设是关键。建立一定规模的军民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已经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在四百多所大学中实施的后备军官训练团制度在海外战争后日益受到重视[1]。为实现军队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我国军队人才培养采取国防生培养模式。国防生是军队根据自身需要委托普通高校定向培养的大学生[2]。军队有关单位依托地方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指示的重要举措,专门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大学生[3]。为了应对世界军事形势发展新特点,加速我国国防和军队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的8所重点高校试点国防生培养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有一百多所高校与部队签约培养国防生。
  地方高校根据部队的要求,对国防生的培养既不同于对普通高校学生的培养也不同对军校学生培养,对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法等均有独特特点,这与国防生的培养目标是相关的:我国当前在部分地方高校中招收培养的国防生,是为国家培养的、将来从事国防事业的专门人才,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和标准要更高,既要求他们具备优秀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后备军官的基本素质。当前的国防生的思想面貌有新的时代特点,为培养出符合部队、国防建设需要的人才,高校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一、创新国防生的组织机制
  (一)模拟党建、团建工作,增加党性修养
  红军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领导体制,这也是党对军队进行领导的根本组织保证。在国防生中建立规范的组织机制,首先应建立国防生模拟连党支部,在部队驻校的选培办的领导下开展党员组织生活活动,增强国防生的党性修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二)模拟连、排、班建制,加强组织意识
  为了加强对国防生的管理,促进国防生军人意识的形成,在国防生中进行党、团建设的基础上,内部应该按照部队的管理模式,设立连、排、班的管理制度,以连、排、班为组织单元对全校的国防生进行军事训练、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强化军人意识,培养军人的组织纪律观念。
  (三)培养学生骨干,发挥骨干的桥梁纽带作为,增强国防生组织观念
  高校对国防生的教育应培养学生骨干,通过学生骨干示范效用,增强培养院校全体国防生的军人的组织观念,不断强化国防生爱党、爱国、爱军意识,增强国防生的预备制军人的组织观念。同时,通过发挥国防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可以及时收集整理国防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确保国防生思想上稳定、政治上合格[4]。
  二、创新国防生管理模式
  (一)坚持完善对国防生的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国防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离不开完善的日常管理机制。对国防生的日常管理应该建立军队驻校选培办、学校双重管理机制。
  1.创新军队驻高校选培办对国防生的管理模式
  军队驻校选培办对国防生的管理应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
  事前管理是指选培办对国防生招生工作管理。为了提高国防生的生源素质,提高国防生的培养质量,选培办可以在全国部分中学举办招生咨询会,开通招生热线,通过国防生回母校进行宣传等方式来吸收一些优秀的、有志加入部队的学生。事中管理是指选培办对国防生在学校进行的管理。这些管理活动包括政治思想建设、军事训练、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并配合学校对国防生的专业教育工作,将国防生培养成符合部队需要、军事素质过硬、专业素质优良的人才。事后管理是指选培办对国防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相应的过程记录、数据分析,并将经验进行传承,将教训进行总结,从而获得可持续的培养经验,为以后的培养工作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2.创新高校自身对国防生的管理模式
  高校对国防生的管理应该包括学业管理和组织机制管理两方面。在学业管理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文化优势对国防生进行与普通大学生同样的专业教育与学分管理,对国防生在高校的四年间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和有效的监督。学校对国防生的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国防生修完所需专业内容,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符合部队对专业人才需求。此外,对国防生的军政训练课程也应纳入学校的学分管理体系。学校对国防生的组织机制管理应配合军队驻校选培办,由二者共同配合完成。
  通过选培办和学校相互配合的双重管理机制,使得国防生成为既崇尚科学又有严密的军事组织纪律具有现代意识的部队后备干部。
  (二)坚持多方位的教育形式,形成高校、军事院校、部队与家庭的教育合力
  各与军队合作培养国防生的高校经过十多年来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证明了通过有机整合普通高校、军事院校、部队、国防生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可以使得对国防生的教育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提高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对国防生的培养过程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体系。高校在平时应有计划的组织国防生参加军事训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与军事院校合作,组织国防生到军事院校参观、学习、培训;此外,高校应按计划安排国防生到委托培养的军队的一线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国防生在军队选拔后的任职培训阶段就已知将来的工作单位,让国防生到将来工作的部队基层锻炼,增加基层锻炼的机会[5]。让其更了解军队的基层情况。

推荐访问: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国防生 创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