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培养的现状及建议


  装备学院每年承担着来自全国40多所地方大学毕业国防生任职培训任务,为解决好国防生培养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受总部委托,我院组织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把研究报告中与签约高校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供各地方高校的同志们参考,以便各地方高校掌握国防生培养的总体现状,使国防生培养模式更加适应部队的特点和需求。
  一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情况
  1在校期间的军政训练情况
  必要的军政素质是国防生区别于一般大学生的根本标志。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各签约高校高度重视,在认真组织开展国防生军政训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扎实开展。在校期间,国防生接受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度调查结果显示,83.4%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72.1%的人以必修或选修课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88.2%的人参加过读书演讲、主题征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主题教育活动,83.7%的人所在学校将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计入了学分系统。但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给出非常好的评价的为56.2%,这说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方面还需多下功夫,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
  二是军事训练内容实在、管用。本次调查显示,各院校选培办每周都组织进行一到两次军事训练。在尽量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国防生也接受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军事训练,主要包括队列、体能和军事理论课程。75.2%的选培办会定期对队列和体能训练状况进行考核;约80%的人对于军事训练课程给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除了日常训练外,87.8%的高校组织国防生假期去部队实习锻炼,43.75%的高校有两次以上部队实习经历。在座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国防生认为到部队实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利用暑假时间到部队实习,一方面可以较快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另一方面,在部队能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受益匪浅。
  2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方式
  国防生接受学校和驻校选培办的双重管理,客观上对日常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来看,许多选培办与签约院校共同建立了“院中院”管理体制,如海军在所有签约高校中均健全完善了国防生学院,以“中队和班排”的模式组织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大部分国防生也比较认可,有益于集中管理。选培办能够及时掌握人员动向,同时也便于军事化管理的实施,为组织日常训练、政治教育等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国防生军人意识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集中式管理也给国防生文化专业学习带来影响,无法保证国防生参与课外讲座、研讨交流等学术活动,相对严格的管理也使部分国防生感觉自由支配时间偏少,影响课程学习。在实行分散式管理的签约院校中,国防生充分享有学习自主权,使得国防生能够与普通学生一样参与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在融入所在大学文化氛围方面也有许多帮助。但是,分散式管理模式使得在日常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现实难度,国防生在组织训练、教育等活动时存在弊端,使管理难度增大。综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日常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和完善国防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可参照学生会的组织管理办法,建立类似“国防生会”的组织,由选陪办直接领导,下设若干部门,负责国防生日常学习、生活、训练等相关工作。
  二是按照专业设立国防生班或者排,国防生尽量与本专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既有集中又有分散,这样既利于国防生融入地方大学氛围,同时又相对集中更便于管理。
  三是建立健全国防生骨干轮换制。按照以老带新原则,在国防生各级管理机构中设置骨干,每学期进行轮换。
  3国防生知识结构的培养模型
  国防生与一般大学生不同,由于是面向部队培养,除了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须的专业培训之外,还需要具备部队工作相关基础理论知识,鉴于此,提出以下国防生知识结构培养模型。
  一是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史军史等基本知识;了解掌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的国防政策、兵役制度以及部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二是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了解掌握初步的联合作战理论知识、军兵种知识以及武器装备知识,初步了解部队的职能、使命、任务,掌握基本的单兵队列动作,具备初级军官的指挥能力,以及一定的体能素质。
  三是完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特别是专业素质的培养,此部分是各高校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四是学习基本的组织管理理论和知识。学习了解现代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管理实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是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设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加强心理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及时化解国防生的心理问题。
  二关于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防生培养工作为引进部队急需的大量高科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国防生培养工作富有成效[2]。针对部分单位反映的训用不一致、国防生不愿扎根基层等问题以及报告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综合培养院校和用人单位的意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切实激发国防生献身国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国防生是部队人才的重要来源,全面提升国防生素质,必须把政治素质放在突出位置。献身国防、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是培养国防生政治素质的重要课题。目前,各签约高校都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寻找扎实有效的方式方法,但部分国防生到达部队之后,违约或者提前要求转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激发国防生献身国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国防生到基层部队实践锻炼效果显著
  国防生在地方院校接受了部分军事技能体能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质基础,但绝大多数国防生不了解基层部队,尤其不了解第一任职岗位的基本情况,缺了“当兵”这一课。这几年,利用暑假时间到基层部队的锻炼制度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增加“兵味”。
  一是融入基层连队生活。建立国防生下连当兵制度,利用大二暑假组织国防生赴基层连队当兵锻炼,一方面强化他们基本的军事技能体能素质,磨炼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另一方面让他们切实了解基层部队训练、教育、战备等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学会与干部、战士沟通交流的方法技巧,真正补上“当兵”这一课,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国防生对部队的感情。二是熟悉基层连队工作。建立国防生代理班排长制度,利用大三暑假组织国防生赴基层部队担任班排长职务,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提升军政素质,学习组训方法,体会带兵之道,掌握开展基层连队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国防生干部到达部队基层之后,普遍反应与士兵、士官、领导沟通能力差,使其在工作开展中遇到了许多阻力。
  3建立健全国防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监控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国防生在校军政训练量化考评制度。从源头解决问题,从深处做好教育,从平时做好动员,使国防生切实认识到军政训练的重要性,自觉训练、热心训练,促进军政训练的正规化和长效化。
  二是建立健全国防生暑期部队实践考核制度。随着国防生深入部队实习制度的不断健全,如何保证暑期实习效果是一个重要命题。在部队实习过程中,各高校选培办应该实行全程跟踪、全方位考评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正视自身能力与部队需求的差距,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指明方向。
  三是建立健全国防生培养全程淘汰制度。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也是军地联合培养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培办必须肩负起责任,完善全过程淘汰激励机制,对于不适合在部队发展的学生要及时淘汰,并做好相应后续工作,确保为部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林.国防生培养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151-225.
  [2]窦志国,等.提升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学员管理能力的教学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11(22).

推荐访问:现状及 国防生 培养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