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穆斯林聚居地区清真寺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 文章介绍了银川市清真寺管理组织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清真寺管理的内容,探讨了清真寺管理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与对策。指出,良好的清真寺管理制度对于伊斯兰文化的弘扬和保护、穆斯林聚居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前,针对存在的问题,还应不断加强清真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推动财务管理规范化运行;加强日常治安管理工作。
  【关键词】 清真寺;管理模式;西北;穆斯林聚居区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头的地方”,也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寺院的通称。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随着清真寺所承载的社会职能的逐步增加,其管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在清真寺内部积淀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清真寺管理模式。清真寺的管理包含对清真寺的寺务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教育管理等几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的清真寺管理模式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总人口为208.27万人,其中穆斯林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市内共有46座大小不一的清真寺,从整体来看,清真寺主要分布在银川市兴庆区和金凤区经济发达且历史悠久的两个区。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中阿合作的前沿阵地,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发展以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银川市的人口结构以及本地区回民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围寺而居的生活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这些都在推动着传统清真寺管理模式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银川市清真寺受到诸多的挑战,如何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扮演合适的角色是每个清真寺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银川市内清真寺的走访调查,揭示了目前银川清真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具体解决措施,对进一步完善清真寺管理模式,更好发挥清真寺的宗教社会作用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银川市清真寺管理组织的发展过程
  关于银川市伊斯兰教的兴起时间众说纷纭,普遍认为大致在唐宋元时期。[1]解放前,银川清真寺的管理主要采用“学董乡老制”(又称“乡约”),此管理制度管理层由通过推荐选举产生的学董和乡老组成,学董是清真寺的最高负责人和管理者,对清真寺事务拥有巨大发言权;乡老由本寺其他教民担任,学董和乡老共同组成清真寺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负责清真寺阿訇搬请、宗教活动举办、清真寺维护修缮等所有清真寺内事务[2],具体分工不太明确,组织较不规整,决策方式不严谨,没有具体详细的运作制度,大多数清真寺都是一届阿訇一届学董乡老,这样利于工作开展,但也有个别清真寺中一届学董乡老管理清真寺长达十年之久的,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195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进行宗教改革,清真寺财产充公,之后一系列运动不断,宗教活动陷于沉寂,直到“文化大革命” 结束以后的1978年拨乱反正,国家重申宗教信仰自由,各地区恢复开放清真寺后成立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员会(简称寺管会)[3],而银川作为回族自治区首府,较早开始了寺管会制度的建立。寺管会的成员经各方协商后选举产生,职责分工较为明确,并制定了详细的清真寺运作制度,包括:安排宗教活动,聘请阿訇,经管“乜贴”和寺属房租,负责清真寺的维修和保护,组织教职人员学习和研究经典教义,搞好当地教派之间的关系等。
  以位于银川市满城街的满城清真寺为例:据满城清真寺的马阿訇介绍,满城清真寺管理人员有四人,分别是主任、副主任、会计和保管。这四个人都是坊上有威望,操守好,行为端正,虔诚的人,他们长期用各种方式帮扶以前的阿訇,致力于清真寺的建设,为清真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选他们是民心所向,众人所望。当前任管委会任期满以后,大家在一次聚礼中提议现在的主任来担任寺管会主任,之后进行了民主投票,他以百分之九十多的得票率赢得了选举,荣幸的担任了我们本届管委会的主任。然后,再接下来的一个礼拜之内,新任主任经过调查、判断,提议了其他三个位置的人选,然后经过再次公示投票,管委会的其他三个人也都以超过半数的得票率被选举担任管委会成员。这就是管委会产生的基本过程。
  二、银川市清真寺管理的内容
  1、教务管理
  清真寺的教务管理是指在阿訇的领导下,对学员教育和教民学习的管理。它是清真寺的核心事务,也是清真寺最主要的功能。具体来说,阿訇在寺管会的协助下传授经学,应付坊民宗教事宜,并与其他清真寺开展宗教互动。
  具体来说,清真寺教务分为宣传教义和履行功修。宣传教义是指由阿訇向学员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讲经堂)以上课方式教授教义过程,以及阿訇或阿訇安排学员向本坊区教民进行知识性宣讲活动的过程。银川市内各清真寺坊区的居民多以学习宗教基本知识如礼拜念词、礼拜方式、古兰经读法等内容为主。
  履行攻修是指由阿訇带领本坊区教民进行日常礼拜、卧尔兹演讲、古兰经诵读、尔麦力的活动及喧礼等修功活动。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教务活动多属于宗教学术性活动,要求参与者或管理者拥有较高的宗教知识储备和才能要求,所以清真寺的教务活动由教长主持管理,而具体的实施交给寺管会去负责,在教务活动中寺管会绝对服从阿訇工作,不干预阿訇的安排。其一,体现了阿訇在清真寺中的地位和绝对话语权。其二,保证了教务活动的有序展开,阿訇和寺管会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出发,使各自的权利得到保障,这样就保证了互相合作的动力。其三,是伊斯兰对知识尊重的集中体现。
  2、寺务管理
  清真寺的寺务管理是指对于清真寺除教务以外事务的管理。清真寺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有效的寺务管理方法,只有寺务良好运行,教务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共同支撑整个清真寺的发展。与教务管理不同,清真寺的一切非知识性传播活动从开始的策划到之后的执行都是由寺管会负责的,在这个过程中阿訇是名誉上的负责人,只起简单的监督作用使得整个活动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要求。寺务管理包括阿訇聘任、寺院建设、坊民动员、寺产管理、举办节日庆典、处理坊间杂务等。

推荐访问:穆斯林 清真寺 聚居 管理模式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