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职业教育观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研究


  摘 要: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国家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文章基于大职业教育观视野,聚焦高等职业教育,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加强体系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服务社会,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协同发展的高职教育之路。
  关键词:大职业教育观;高等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校企合作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日趋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日益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其中,终身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它明确了将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对接,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基于此,本文借鉴大职业教育观,试图在此视野下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展开分析和研究。
  二、大职业教育观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产物,它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伴相生。近百年前“大职业教育主义”由黄炎培先生提出,他从价值取向到教学原则系统地阐释了在这一主义下发展职业教育的深刻内涵。他强调把教育对象扩展到全体社会成员,使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同时也贯穿人的一生。由此衍生的大职业教育观认为:其一,职业教育是整体的教育。应当把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设计之中,并与之相协调、统一。应加大力度在政策、资金、人才等环节对职业教育以支持,注重统筹发展。其二,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应把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相连,积极促进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参与,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个体的实践积累,进而促进就业。其三,职业教育是终身的教育。职业教育通过促进个人职业发展来实现人的发展,而人的职业发展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因此应打通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渠道,把职业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有机体系之中。
  大职业教育观能够引领人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与各行业企业、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间进行协调、沟通、统筹和衔接。可以说,大职业教育观是顺应社会进步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识存在偏差,认可程度低
  由于大学扩招、社会对学历的普遍重视,而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且生源主要由职业高中和中专毕业生、经过高考选拔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组成,他们普遍学习主动性差。因此,社会大众对高职学生及其毕业生普遍有整体素质不高、社会待遇不高等偏见,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使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普遍偏低,长期以来被视为“次等教育”。
  2.实践教学环节少,师资力量较薄弱
  一方面,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仍然依靠教师和课堂获取,理论知识学习的比重较大,考核成绩的标准还是以考试分数为主,实践环节较少,学生缺少自己动手操作、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校教育滞后于当前社会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成为职业教育进步的一大障碍,制约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仍多局限于从事学科课程的教学,而缺乏必要的工作岗位实践经验,“双师型”师资较少。
  3.校企合作不深入,企业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培养方式,对高职生的实践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其运行仍然相对松散而不成体系。从合作内容来看,大多数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即学校定期输送一定的学生开展实习,且不注重实习效果。而作为行业、企业,由于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对人力资本不够重视,其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校企合作的投入力度相当有限,校热企冷的现状一直存在。
  四、大职业教育观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
  1.加强体系建设,促进观念更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首先应树立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的大职业教育观。
  第一,将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联合起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共同体,协同合作,加深互动,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建设。同时,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桥梁作用,使各级各类教育相衔接,打通高职学生的上升通道。
  第二,转变社会思想观念,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通过对高职教育的宣传,明确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社会加深认识并转变观念,为高职院校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生源、师资以及外力支持。
  2.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长效发展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发展运行规范,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切实开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及人身安全。其次,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方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积极拓展实践途径。再次,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对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让企业充分了解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最后,对校企合作进行长期的追踪管理,通过定期调查了解找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改进,并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3.积极服务社会,促进终身教育
  高职院校应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为行业、企业职工建立培训基地。随着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方式、生产理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难以满足当前的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可针对其开展继续教育和岗位提升的培训。另外,高职院校可依托特色专业,并调动部分教师和学生,与企业合作建立有特色的社区技术服务中心,服务社会。一方面为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对社区群众开展一定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其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大职业教育观为导向,促进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社会的协同合作,形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合力,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做出应有贡献,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參考文献:
  [1]胡彩霞,檀祝平.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高职教育功能新定位[J].职教论坛,2014(22):31-34.
  [2]朱中原,黄明明.大职教背景下国家级高职院校发展困境及其路向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15-19.
  [3]唐高华.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19-22.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未来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