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解读”不等于“误读”


  何为文本的个性解读,借用特级教师武凤霞的一句话:“所谓文本解读是教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和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力,在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下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但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误读文本不等于个性解读。个性解读能够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效果,而误读文本会将学生带入歧途,贻害匪浅。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选入了张之路的作品《羚羊木雕》,这篇文章写“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反悔,伤心极了。许多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都把主题定位在对父母重财轻义的批判上,对作为子女的“我”这一“弱势群体”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其实笔者认为,文本的解读不应该是浅表化的,读完文中的故事,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文中真的是在批判我们做父母的吗?文中的内涵岂是用重财轻义就能概括的?“这能全怪我吗”又该如何理解?
  这是一个深层的价值观的问题。问题的实质不是学生之间该不该送礼物,而是该不该送这么贵重的物品,友谊该不该通过礼物来衡量。羚羊木雕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物品,父亲作为礼物送给了孩子,姑且不论孩子将爸爸送给自己的礼物送人是否合理。孩子是否应该不管这件物品的价值和意义,就随意处置属于自己的物品呢?我们都知道,文中的“我”不过是一个初中学生,对于一个刚入初中的学生,相互之间赠送如此昂贵的礼物该不该?一旦送了又是否有效?记得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说一对父母购房以后房产证上登记的是孩子的名字,从法律角度讲这房子也就是孩子的法定财产,可是这位十一二岁的孩子竟然将属于自己的房子送给了自己的朋友,由此引发了一场官司。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原本纯洁的心灵被社会的功利化思想侵蚀,同学之间过生日、送礼物,逐渐攀比,并且所送的礼物价值不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文中的“我”不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吗?在孩子的眼里身为父母的大人的行为让他们无法接受,我们老师就应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中国古代不就有“礼轻情义重”的格言吗?孩子之间相互赠送礼物本无可厚非,可是这礼物一旦超出价值可能就不正常了,正像文中“妈妈”说的“这不是一盒糖”。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老师们更应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文中主人公不也说“这能全怪我吗”?可见小主人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何不在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而不是一味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父母?文中父亲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父亲批评的“自作主张”不恰恰是我们许多孩子所惯犯的错误吗?
  其次,“我”与万芳的友谊是不是建立在礼物,尤其是昂贵的礼物的基础上呢?文中插叙了一段“我”和万芳在幼儿园的友情,作为一个孩子,感情纯真自然,让人感动:为了不让自己的朋友回家受到责罚,万芳不惜自己挨罚,用自己的新裤子换下了“我”被划破的裤子,导致她回家被她妈妈罚着对墙站了一个钟头。万芳的这一举动并不是建立在我的什么礼物上。甚至在将羚羊还“我”后,万芳还是把“我”还她的小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读到这儿,我们不能不为孩子们的友谊而感动,这友谊绝不仅仅是一个羚羊木雕这样的礼物所能衡量的。而这种友谊不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我们在这里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不正是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
  再次,老师们大多认为文中的奶奶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文本误读的表现,其实奶奶并不是家中的弱势群体。纵观全文,奶奶出场迟,退场早:“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一句话恰恰反映了中国当代隔代教育的问题,一味地迁就、袒护、纵容。曾几何时,在我们犯错挨罚的时候,哪一次不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奶奶挺身而出,挽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老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特处理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奉教参为神圣,不能以现成的教案当准绳,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感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作者单位 安徽省怀宁县栏坝初中)

推荐访问:误读 不等于 解读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