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误读误译引发的对原语的理解及翻译技巧的思考


  摘 要:误读、误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译者存在的心理定式或译者文化底蕴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译者应充分认知原语的信息和含义,井按照翻译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与技巧,促成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顺畅交流。
  关键词:误译;误读;原语;理解;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1)01-0022-03
  
  笔者翻译过一些英文著作,也翻阅了大量的译著、译文,发现不论是汉译英,亦或是英译汉都存在误读、误译的问题,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误读与误译常常会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译文的质量和目的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所提及的误读、误译问题引发了笔者从理论视角对其进行深思。
  
  一、误读、误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众所周知,自从有了文化交流,文化误读、误译现象便无可规避地存在于其历史进程中。翻译是最直接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要素以及误读、误译现象的影响和制约。误读(Misreading)理论最早出现于西方后结构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先提出误读理论的是美国耶魯大学著名的结构主义理论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他指出,由于阅读行为总是被延迟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阅读均是误读,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因此,误读首先是针对理解而言的。根据哈罗德·布鲁姆的理论,译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都或多或少包含了“误读”的成分。误读必定导致误译。在很多情况下,如若译者不能从原文作者所处的特殊环境出发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挖掘其内涵和意义,翻译时不从对原文作者的意旨以及读者将会产生的感受人手进行深入剖析。而只是从原文字面对其进行解读,则会导致译文含义不清楚、不确切,有时甚至会曲解原文的含义。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美国哥伦比亚太学特聘社会科学教授查尔斯·梯利的著作《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Coercion,Capital,and European States,AD 990—1992)。在这本书中就出现了一些误译现象,以下仅举其中两例。
  第一例是由于未按照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其含义而造成的误译。查尔斯·梯利的原文是with remark—ably little travail,中译本第221页将其翻译作“以显然很小的麻烦”。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译者没有考虑到词意确立过程中语境的关键性作用。而张驰将其翻译为“不费吹灰之力”,这才是梯利意欲表达的准确含义。维纳和达尔博纳曾指出:“优秀的译者不只是翻译字词,同时也是在翻译字词背后的思想。为此,他必须以语境或所处环境为参照。”词的意义是和其相关语境组合在一起而存在的,其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被确立。离开了语境会给正确的选词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会引发歧义的理解。
  第二例是中译本第183页,中文翻译为“不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巧妙地纳入了正在显现的体系”。英文原句是:Not all European states=ested neatlty into the emerging system(英文第164页)。梯利在这段文字中着重分析的是北欧未纳入这一体系的特殊地区。not all意为“不是所有的”,而不是“不仅所有的”。因此,将此句译为:“并非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能完好地纳入到这一刚刚兴起的体系中来”,应该是最恰当的。
  此类误译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译文首先应该忠实于原文。这里的“忠实于”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直译”,或者是偏重于照顾原文字句的翻译。而是耍把原文的真正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译文与原文意义剥离,或貌合神离,就不能算是一篇合格的翻译作品。我们在实践中也时常可见带有个人随心所欲情调“创作”的译文,结果只能使目的语读者部分或完全误解了原语作者的意图。因此,译者在翻译作品时,除要考虑忠实于原文之外,还要考虑到语境因素、文化因素、读者因素等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译文的准确表达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克服误读、误译现象要把握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理解,二是表达。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是翻译的两个主要环节。其中准确理解是基础,是信息转换的前提。所以译者在开展此项翻译活动之初就需要在原语文化背景下,对原文文本进行反复多次的解读和体味,以真正实现“正确理解”。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起决定作用的乃是译者对目的语的驾驭能力。如果不能驾轻就熟地运用目的语,翻译技巧掌握得再好,也不可能译出合格、乃至上乘的译文。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诸如瞿秋白、曹靖华、萧乾等无一不是既精通原语语盲文化、又是汉语言运用方面的大家。这样的范例不胜枚举,他们都是翻译领域里精于“理解”和“表达”的典范。
  
  二、误读、误译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多数情况下,误读、误译会阻碍文化的交流,导致文化信息传递的失败。导致误读、误译的原因有很多,受译者心理定式或文化底蕴不足的影响而形成的对原语信息的错误传达,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误读、误译极易使目的语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的真相,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而一个被误解的翻译语言则会扭曲原意,并且会导致原语作家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中断。尤其是当某些科技人员的英语语言能力不足时,极易形成“望文生义”型的误读、误译,它将会产生极深的负面影响。这方面的问题尤其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请看下面的例子:Exposurete to dents,rabbits and haresseldom,If ever,requires specific anti—rabies post—exposurepmphylaxls。这是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技术报告丛书序列号931)中提出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一个内容,它关乎“接触和暴露的类型以及推荐采用的暴露后预防”的策略。应将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重要防治意见翻译成:“接触啮齿动物、家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接触后预防性治疗。”令人遗憾的是,该策略在一些国内狂犬病疾控权威著作中也被误读与误译,竟被翻译成“一般人很少被暴露于啮齿动物、野兔和家兔面前,如果被暴露则应进行特异的狂犬病治疗”。这个译文已将原意扭曲,形成了近乎背道而驰的“策略”。
  这则误译警示我们: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科技界、特别是医疗卫生界,尤其应重视来自世界相关权威组织发布的各类英文技术报告,并对其进行精准的解读。因为生命科学类的著作,文字表述严谨,语篇结构复杂,对其进行准确解读,既是对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医疗卫生系统专业人员的英语阅读水平与翻译能力的检验,又是对一个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专业的要求。有关方

推荐访问:误读 理解 引发 思考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