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多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5—0004—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农村经济建设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心环节。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改革之初相比增长近20倍,从1978年的133.57元提高到2003年的2622.2元。但从1997年到2003年的这7年时间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只增长4.5%,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增幅的1/2。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3元,两者之比为1:2.4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差距扩大到1:3.24。1997年以后,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增速缓慢,城乡差别不断扩大。
  
  二、农民增收缓慢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能反映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89年到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下,影响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与城镇居民相比,低2至5个百分点。1985、1990、1995、1999、2003等年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3.9%、5.4%、7.2%、10.7%、12.1%;而同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科教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8.1%、8.8%、8.8%、12.3%、14.4%。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低,教育文化支出所占比重低,其绝对量更低。农民对子女教育经费的过低投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1997年为87.3%,2001年为87.8%。较低的文化素质,一方面制约了农民增收能力的提高,由此陷入“低收入——低素质——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又阻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影响农民生产性支出,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的资金积累速度也相应缓慢。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农民人均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保持在28%左右。从1995年到2000年的五年间,生产性支出的实际金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几乎没有增长。这一方面使农业无法实现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四)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农民收入过低且增长缓慢还会诱发乱砍乱伐、围滩造田、过度垦荒放牧捕捞等短期行为,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繁、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等严重后果。
  
  三、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一)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及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和城市二、三产业已吸纳“农民工”1.2亿,尽管如此仍有较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003年,我国劳动人口中,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49.1%、21.6%、29.3%,第一产业人数达3.6亿,而同期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重分别为2.2%、3.4%、3.9%。
  从农民人均收入总量的变化看。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总量变化呈现三个阶段:(1)1978年底到198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农民人均收入超常规增长,根本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1985年到1996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农民人均收入获得快速增长,原因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尤其从1992年到1996年,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高峰期。(3)1997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徘徊、停滞。从农民人均收入结构的变化看。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分为劳动报酬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统计数据显示,在农民人均收入的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劳动报酬收入仍是主要部分。但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1990年的20,2%增加到2003年的34.4%,增加13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75.5%减少到2003年的57.8%,减少17个百分点。
  (二)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经济增长乏力。一是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偏小。建国以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人也在不断增长。从“一五”到“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38.33倍。同期,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48.6倍,总体上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1990年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却大大慢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从1990年到2003年,国家财政收人年均增长13.9%,而同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均增幅仅为8.8%。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GDP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农业财政支出相当于农业GDP的45%~95%。而我国2003年财政支农支出仅相当于农业GDP的10.3%。可见,虽然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国家财政的支农支出仍总量不足。二是财政资金支农绩效较差。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表现为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收人与农业财政资金总量的对比关系。虽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在不断增长,但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没有增长反而下降。1996年,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为1193元,2001年下降到1165元。这说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三是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弱化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我国农村金融领

推荐访问:新农村 农民增收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