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


  【高考展望】
  本专题在新课标高考中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三个重要考点。其中,国际工人运动从空想到科学,多年高考均未涉及,但从2006年高考开始给人出其不意的冲击,成为高考的重点。它提示我们在高考备战中,要注意知识储备的全面性。
  作为新课标高考,本专题是考查的重点板块,命题出现的频率较高,视角多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从2007、2008年考题看,侧重于联系时事中的周年纪念热点进行考查。从命题趋势上看,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中外历史的关联,2009年高考命题趋势:
  1. 运用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并结合时事热点思考。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实践、新探索,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很可能由此切入,以材料大题的形式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2. 突出创新思维。第一、把现代化作为一种观念和方向去审视原有的历史体系,整合知识,形成全新的历史认识;第二、对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竞争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关系认识;第三、对一些否定十月革命的言论的认识,在2009年高考中也将是比较新的考查角度。
  3. 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影响等。
  4. 比较中俄两国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归纳两国革命的不同特点,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由此联系现实,坚定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信念。
  
  【学习指导】
  1. 学习本专题要把握一条主线、形成两个认识、突出三个重点。一条主线:指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两个认识: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二是从巴黎公社的建立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二是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经验教训;三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特点和意义。
  2. 要把本专题放在整体世界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来总结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规律。纵向方面,可归纳为“三步曲”:兴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尝试(巴黎公社)→高潮(俄国十月革命)。发展规律可梳理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等。同时,要注意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共性与个性的比较,深化知识的理解。横向方面,把社会主义建设史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相比,从一短一长的发展史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任重道远,进而认识二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知识迁移】
  
  【重难点突破】
  1.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
  (1) 19世纪70年代前的工人运动。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工人阶级主要以资产阶级同盟者的身份参加反封建斗争,政治上的要求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主要特征是自发性,以暴力斗争、政治斗争为主。工人运动主要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第一国际成立及活动、巴黎公社等。英国和法国先后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
  (2) 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工人运动。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阶级矛盾加剧,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社会主义运动向纵深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时期,故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工人阶级政党广泛建立,以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工人运动主要有第二国际建立及活动等。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德国。
  (3) 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列宁主义,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工人运动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俄国。工人运动主要有俄国十月革命、共产国际的成立及其活动等。
  2.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
  (1) 由空想到科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2) 由理想到实践: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 由理想变成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 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3. 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点比较
  (1) 相同点:① 背景都与战争有关——普法战争、一次大战;② 方式都是暴力革命;③ 措施上,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器;都是民主选举政府官员,而且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④ 性质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2) 不同点:
  ① 条件不同。前者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人运动高涨,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后者的革命条件更为成熟,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完成的。
  ② 规模不同。前者仅局限于一个城市;后者在全国取得胜利。
  ③ 最高权力机构不同。前者是公社委员会;后者是苏维埃代表大会。
  ④ 革命措施不同。经济上,巴黎公社设法恢复工厂的生产,组织工人合作社,努力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十月革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外交上,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签订和约,退出一战。
  ⑤ 结果及原因不同。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根本原因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摧垮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主观原因是法国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等。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了,主要是有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巩固政权。
  ⑥ 影响不同。前者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后者的影响则更为深远,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4. 从巴黎公社出现的特殊原因认识其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面对民族危机,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巴黎人民忍无可忍举行起义。可见,巴黎公社革命是在特殊条件下爆发的一次城市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的。由于无产阶级夺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注定其失败的必然性。
  5. 十月革命的特点
  (1) 从理论角度看,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 从革命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到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推荐访问:工人运动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