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渗透,我国受到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演进发展状况可知,西方经济学在解放生产力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所提出的观点在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同样适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潜藏着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冲击。本文通过剖析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其内容,结合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现代社会变革情况,探究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当前人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和谐社会 理念 西方经济学 体系 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构建和谐社会工作的开展较以往更为重要,该项工作的落实是促动经济发展以及调动内需等方面工作的关键内容,这对于强化区域经济较为有利。
  一、浅析有关西方经济学体系的相关内容
  (一)西方经济学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沿革历经了二百余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学理论的引导下不断调整社会产业状况,建立了较为复杂的西方经济学体系,并在其影响下发展各主体的基础经济建设。实质上,经济发展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阶段的建设来说都至关重要,因其决定着当时社会的运转情况是否良好,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否稳定幸福,尤其是物质产品的丰富性,近乎决定着所有人的生存环境优劣。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探究西方经济学视域下的社会产业经济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何谓“和谐社会”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
  纵观西方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资本的逐利特性是驱动资本主义社会朝前涌动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是拉开明显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在长期以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贫富差距必然会存在,特别是资源型社会与资源紧缺型社会的经济差距,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协作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尽管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当中所提及的“经济人”的理念有一定的理论根基,但不得不承认,这就给西方世界埋下了连锁经济危机反应的种子,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国际间贸易的不均衡,更是加剧了经济态势走向极端,甚至会引发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其本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需求不足与过渡消费共存的经济态势所间接导致的。由此看来,为了维系系统内的经济状况稳定发展,亟待构建一套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所谓“和谐社会理念”,则涉及到生态环境中的多个方面关系的和谐运作,其中包括物质资源的科学化配置、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适度把握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若能够处理好种种因素,便能够在理论上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二者间的均衡发展。
  二、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内涵价值研究
  事实上,在当西方经济理论占据全球经济学体系的主导地位时,需要用和谐社会理念来对其进行评判与审视,特别是在激进的经济发展态势下,如若不能及时踩全球循环经济高速发展这辆高承载量“车体”的“刹车”,则后果不堪设想,极容易引发一连串非正常的连锁反应,这对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十分不利。所以,需要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融入到西方经济学体系之中,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探究可持续发展型经济体制构建的优势,重新梳理现代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所服务,给现代人与后人带来更为坚实的物质保证。
  (一)在和谐社会理念影响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从理论上来看,西方经济学对商品的定义较为泛泛,既涵盖了一种能够为人们带来一定效用的物质,也就是说物质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又包括了一些承载“交换价值”的物质,这部分物质能够有利于资本家发展规模生产,进而追逐更多的经济利润,实质上,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在有限的资源下,生产出最大量的“商品”。当然,无可厚非,在以往人们的认知中,发展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以上所阐述的这两部分内容都是经济学体系当中所蕴藏的有关“商品”的内容,也是最初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核心要素。相比之下,在和谐社会理念影响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框架更加稳固,因其中不仅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商品的价值内容,而且,将诸多“和谐”的因素融入其中,不光是发展商品经济,还将生态和谐、资源配置以及“人与人”间关系考虑在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资源”与“经济”二者共同发展。从我国的当前的基本国情来看,需要延续以往所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来强化经济建设,始终将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安危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权衡实体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经长久以来的实践验证,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快轨之上,但仍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处理社会环境当中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维系整个生态系统当中的局部均衡[5]。鉴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较为特殊,大致上来看,西方经济学是对人性的一种架设研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人类在追求物质经济利益以外,还有对“自尊”、“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从本质上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其中隐含的便是人的因素,需要从社会人群的“收入分配”状况、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公共安全管理等方面着手来进行处理,进一步夯实国家经济建设的根基。
  (二)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内涵价值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社会中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所具有的自然差异”决定的,人类所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当然,这些行为都属于“私利”行为,其利益取决于“人类分工”,这就容易导致社会商品生产过于密集,或导致所生产的商品过量,尽管生产力的提高能够促动社会繁荣发展,但剩余产品的增加也会过多消耗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相比之下,融入“和谐社会理念”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的运作状态更为稳定,基于和谐社会的物质生产总量更为适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验证,和谐社会理念之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建设有助于人们厘清现实社会发展轨迹。

推荐访问:和谐社会 西方经济学 理念 体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