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摘 要:小麦生产离不开化肥的施用,但是过量的化肥施用对于小麦的生长得不到良好的帮助。本文针对我国小麦生产与化肥施用的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我国小麦目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化肥施用效率低下,土壤硝态氮残留较高,地下水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在今后小麦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强化小麦产量与生态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而不是单纯依靠化肥的施用。
  关键词:小麦生产;化肥施用;现状分析;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46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也是小麦产量最高的国家。同时,我国的化肥生产与消耗都位居前列。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总产量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占据了1/4,养活了一大半的中国人口。但是随着化肥施放过量、水土流失、资源短缺、价格上扬等问题,我国小麦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 小麦种植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小麦种植意向估计显示,全国冬小麦产区天气情况的变化,在去年5月份,全国小麦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410万hm2,但是与2016年相比较来说明显减少。全国小麦生产产量达到了5.36t/hm2,与2016年相比较增加了34kg/hm2。去年全国小麦总产值达到了12920万t,而且较往年增加了35万t。之所以出现这样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增加的现象,主要的原因还是化肥的施放量不断的增加。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在2017年,由于供给侧结构改革,化肥行业整体呈现出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且市场竞争不断激烈。但是大部分公司的净利润和毛利润都在稳步增长,其中净利润总额高达933833.63万元,同比增加767749.30万元,增幅达到82.21%;行业平均毛利率達到16.78%,同比增加4.21%[1]。在26家企业中,仅有6家公司业绩出现亏损,占比仅为23%,而去年同期亏损的公司则达到11家。由此可见,尽管去年的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但是产量却有所提升,主要的问题还是因为化肥的大量使用。
  2 小麦生产提高的主要措施
  2.1 改善小麦的生长生态环境
  由于小麦对生长生态环境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必须通过改善小麦的生长生态环境来进一步达到小麦丰产的效果。具体的改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针对小麦进行定期的除草工作,将杂草、枯枝进行全面的清除,经过除草工作,能够减少杂草对小麦的养分的争夺,而且也能更能够提高小麦通风的效果,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条件。通过在小麦中增加其他植物的轮作,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活性,更好地保证小麦种植的效果,在轮作植物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豆类植物,这样能够提升小麦地的有机质;对于小麦的土壤需要每3a翻动1次,并且每年都要进行1次中耕,这样才能够改善土壤环境,避免土壤板结化,提高土壤的活性。这样能够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减少病虫害的传播[2]。对于小麦来说,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力避免树苗种植过密,这样才能够让阳光照射更加充足,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2.2 小麦播种前准备
  小麦的种植产地应该保证生态条件良好、凉爽湿润的区域,保证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区域。而且要保证小麦种植区域不应受到污染。在明确了生产场地之后,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优质、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小麦的种植品质。
  在进行播种之前,一定要将种子进行清洗晾晒,从而有效的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在种子晾晒之后,还可以将种子浸泡在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种50kg。利用种子量的0.2%的拌种霜或者0.15%拌种灵进行拌种,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小麦黑穗病的发生。在整地环节,一定要保证“早、深、多、细”4个方面。充分耕熟土壤,尽量将土壤深耕至松软细绵、上虚下实的状态[2]。在整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施放农家肥30t/hm2或者等效的有机肥料,还可以使用测土配方肥,有助于小麦有机生长。
  2.3 小麦播种
  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旱地在适播期内适时趁墒播种。在适期播种范围内,每667m2播种量7~10kg。一般每晚播3d播种量增加0.5kg/667m2,但每667m2播量最多不能超过7.5kg。通过机械播种或者人工开沟条播的播种方式能够保证小麦的良好生长。不应该采用撒播的种植方式。在进行人工开沟条播的过程中,要保证条播的行距在15~20cm,深度在5~6cm左右,保证下种深浅一致,从而更好地保证小麦的生长均匀,避免出现漏播、重播的情况,影响小麦苗株的生长发育。在播种完成之后,保证土壤与种子更加的亲密,避免因为土壤过松出现漏风闪芽的情况。
  2.4 小麦的田间管理
  由于小麦的播种期在4月份,所以可能遇到雨雪等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及时的轻耱,避免土壤出现板结情况,影响苗株生长。在小麦的生长发育期,要定期进行除草2~3次。对于小麦的除草环节非常的重要,由于不能够使用除草剂,所以必须利用人工进行除草。在除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锄早、锄小、锄了”的原则。在小麦幼苗阶段,当小麦生长到10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1次除草了,因为此时正值中耕,所以通过除草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通气性能,避免小麦出现脱氮的情况。而且通过除草还能够保证小麦的新根大量生长,提高小麦对于营养的吸收能力,增加分蘖。在中耕除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浅锄、细锄”,避免除草不当将小麦幼苗掩埋,也要防止对于小麦幼苗的损伤。一旦出现损伤的情况很难恢复。在第2次除草应该在拔节前期进行,在这个时候进行除草,不仅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保留水分,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通过除草,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小麦的根系更加发达,有效的增强小麦的抗逆性。

推荐访问:栽培 小麦 高产 病虫害防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