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企业集群兴衰过程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集群经历的四个阶段进行描述,形成阶段特征具有地理集聚性,成长阶段表现为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大量涌入以及企业大量衍生,成熟阶段则为各个配套的功能完善,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关系不断建立起来,衰退(扩散)阶段特征主要表现为集群的集聚功能开始衰退。
  关键词:集群 兴衰 过程 特征
  
  0 引言
  
  企业集群基本的特征是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靠近或集中,而形成群落。在一定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下,在某个区域内自发地形成或者人为地培植一个或多个具有集聚和自组织功能的集群,在集群形成后,由于它自身的集聚功能,使集群内的企业不断衍生和分化以及外部企业大量涌入,集群迅速扩张,到一定程度后,集群内的企业协作关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整个群落演变成一个网络价值链群,随后外部的企业进入速度开始缓慢,集群规模趋于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集群的发展将进入另一个阶段——产业升级、技术升级,但这些阶段并非固定的,在集群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多次分段的轮回,例如原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新投资方向等都会使企业集群走出衰退期,即进行第二次创业。
  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企业集群也同样经历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对于企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企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另一个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
  
  1 企业集群形成阶段特征分析
  
  这个阶段是集群的萌芽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地理的集聚性,或企业集群的产生源于一、二个企业的成功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激发一些企业进行效仿、或是关联企业在供应链上进行集聚,但集聚的速度慢,集群的生存能力比较弱,企业产品比较单一、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企业集群还未形成规模。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1985年,是秀洲化纤织物企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它是由集体化纤织造企业的兴办和家庭化纤织造业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秀洲区社会对企业,以纺织、建材、五金、化工四大产业为主,其中以王江泾为中心的北片乡镇则以轻纺为主。在20世纪70年代末、80世纪就办起了乡丝织一厂、丝织二厂。各村几乎都有一个丝织厂。这些化纤织物生产厂的创办,使一批农民进入企业,成了由技术的工人。在此基础上,亲帮亲、邻帮邻,相关技术不断扩散,促进了企业不断的增加。这时纺织品开发设计能力比较低,产品主要以引进仿造为主。由于大部分产品含量比较地,普通织机户通过一看二问,便可以掌握新产品的织造技术。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联系是不稳定的、多变的。由于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经济联系,集群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等还未得到体现,文化根植性和创新性还没有显现。在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上的分工行不明且协作程度小,横向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对集群的成长起到制约作用。
  
  2 企业集群成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是群落快发展阶段,其基本的特征是:一方面,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大量涌入,另一方面,集群的企业大量衍生。外面涌入的企业和内部衍生企业集聚的结合,使集群的规范迅速扩大。秀洲化纤织物企业集群通过集体化纤织物企业分解和家庭化纤织造业的扩展,而且在产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织机数量继续高速增长。从事化纤织造业的区域,由田乐向南至荷花、王江景、双桥,向东到南汇、油车港,向西至虹阳、桃园、洛东等地方扩散,资本积累不断递增。企业规模扩大。资产数量在5万—50万的企业(家庭),由初期的85家增加到最多时候的137家。专业化分工开始出现,整个产业逐渐形成体系。原先从事化纤织造的家庭开始分化,有的增加织机扩大生产,有的转入流通,专门从事原材料供应或坯布的收购销售,有的从事新旧设备的销售,有的办起了投入更大的前道加工企业。加上周边出现的盛泽东方布匹交易市场、王江泾南方化纤原料市场、荷花纺织机设备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基本形成了从纺织设备、原料供应、前道、织造、印染到产品销售的产业链。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集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速度的扩张,集群内的竞争促使成员企业在产品细分、产业链分工中寻找各自的生存空间,一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成员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运作的复杂性对计划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强调建立规章制度来维系组织结构的稳定性。组织结构开始规范化、专业化。由于规模经济开始起作用,集群的企业经济势力增强,市场占有率提高,员工人数增加,抵御市场奉贤的能力增强。
  处于由于集群内的企业数增加,企业间的联系逐渐增多,在这阶段,集群之间的联系只限于横向经济关联,同行业企业集聚在一起,主要的原因是更贴近市场、节约运输成本。同时大量技术上相同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便于技术上的模仿,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更可以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节约获得信息收集成本,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成长阶段的企业集群,开始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外部经济性。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集群,其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若集群组织不能相互协调,企业集群就会提前进入衰退期。
  
  3 企业集群的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是集群各个方面的功能已经发育完善的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一各个配套的功能已经完善,同时,企业进入的速度减缓,二随着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关系不断建立起来,企业之间的核心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整个企业集群发育成了一种网络型的简直链群。
  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集群,秀洲化纤织物企业集群,以基本具备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业联系和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要素。从产业联系的角度,以形成了以生产资料供应(原材料、设备),到前道、织造、印染、后整理、产品销售在内的、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产业链。秀洲化纤织物企业集群以织造为核心,向两头延伸、拓展,形成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条基本价值链模式。
  第一种价值链模式是织户从原材料市场购进原材料(经丝、纬丝),到家中进行织造,生产出产品后,自己到市场去销售。第二种价值链模式上述产业链众多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营销大户。营销大户实际上是织机户的销售代理,他们从织机户中收购产品,然后进行销售。营销大户与织机户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化买卖关系。第三种价值链模式是在第二种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车老板自己从原材料市场购进原材料,完成前道(牵经、加捻等),然后把经轴送到加工户自己来完成),加工户织成产品后,再把坯布送往经车老板处,经车老板与织机户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这种关系比上述两种模式更加稳定,存续的时间长,关系相对密切,分工更为明确,而且可为加工户节省许多在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这是在纤化织物企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随着企业集群的成长发展,一些经营者通过多年的经营,逐步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开始组织规模较大的企业。这种模式是原来的企业集群内部的外部分工内部化,这些企业一般是小而全的产业组织,集中了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原材料采购、前道、织造、产品销售,与外界的联系仅在两头——原材料生产和产品销售。
  在第二阶段横向联系的基础上,集群中逐渐形成了某一主导产业,并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进入,形成该主导产业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依存,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加上与同行业其他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以及集群内中介组织间的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企业的纵向关联度高,而且企业的根植性强。
  在这一阶段,企业总数基本保持缓慢增长或减少,处在不同价值链的成员企业也开始进入成熟期,这些进入成熟期的成员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不仅是生产规模大,而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
  
  4 企业集群的衰退期
  
  这个阶段的企业集群的特征是:原有的集群的集聚功能开始衰退,新的集群形态已经出现,如果具备适宜的外部条件,能够实现新老机群的适时更替,集群可以在新的起点得到持续发展。在这阶段,企业集群网络若不进行技术创新,集群将会因此走向衰退或扩散。秀洲化纤织物企业集群从1996年之后,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软着陆”效果明显,经济过热的势头得到遏制,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化纤织物产业随之走入市场疲软、产品积压、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的境况。大部分家庭经营户遭受薄型布料价格大滑坡的重创,资产严重缩水,经营陷入困境。企业集群的衰退现象开始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过度竞争,集群组织化程度较低;从微观主体看,大多数企业的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设备档次低,人力资源严重匮乏,技术创新水平低,营销能力薄弱,销售渠道狭窄。
  
  5 结论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条件就是内因,它取决集群的性质及其类型、集群的内部结构、集群形成的时机、集群的产业生产特性等,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包括区域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社会资本等因素。内部与外部条件对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阶段的匹配性与适应形势企业集群良性、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集群的演化一般过程,所表示的是企业集群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转换过程,表现为企业从产生到更替的过程,而不同时期的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周期性变更,从形式上看是集群的演变过程,但从内容上看,是集群的更替,是向更高层次的转换。
  
  参考文献:
  [1]路国庆,高飞.产业地里集中抗产业衰老的激励分析及其应用.中国经济问题.2001.2(19).
  [2]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3]林培云.温州特色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潜力.浙江学刊.2000.4(129).
  [4]罗红波,戎殿新.中小企业王国——意大利.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56).
  论文来源: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项目编号:03SJD630010

推荐访问:兴衰 集群 生命周期 特征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