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回归常态关注内需板块


  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已是共识.并已经进入了新一轮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周期。基于对我国本轮经济周期下的强势产业的理解.我们把配置重点放在内需主导的产业上。
  今年初以来,以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标志,政策开始向正常化回归。货币政策适度紧缩,以及新股频发造成供求关系的失衡,资金面的紧张对市场产生一定压力。另外,政府不断出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4月份以来地产板块持续回落,并对与房地产关联度较高的银行、建筑、建材、钢铁、水泥等行业造成拖累。但是,房产的回落令我们更加看好其对消费释放的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内需对经济的贡献将得以更快地体现。
  
  股市回调导致一季度基金业绩出现亏损
  
  按照天相投资分析系统的统计,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共620家基金完成了一季度报告的披露。公布的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全部基金(含QDII)本期净亏损884.64亿元。由于所持股票市值缩水,基金持股市值在一季度较去年四季度大幅下降4767亿元。同一时间,股市的扩容速度加快,一季度共有92只股票首发上市,大量限售股解禁也为A股流通市值的增加添砖加瓦。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占比延续下滑,并跌破了10%的水平。
  将股票型基金仓位的变化与股市的走势作一个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从中长期看,显然是大盘走向左右了基金仓位,但一定时期内基金仓位的调整对大盘仍有较大影响,基金不仅通过自身持仓的变化来影响股市,还会通过市场的预期来影响投资者的持仓状态。去年四季度,基金持仓比例到达历史最高峰,所以今年一季度其仓位的调整对大市构成一定压力。近两周以来,市场遭遇大幅调、整,但基金加大增仓幅度,偏股型基金持仓量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相当数量的基金认为后市下跌空间有限。
  
  从具体的基金来看,绩优股票基金受到基民热捧,但业绩表现落后的基金则遭大幅赎回。不过中间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业绩表现落后的指数型基金实现了107.64亿份的净申购,这与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重仓行业遭大举减持,新兴行业获得青睐
  
  从行业配置来看,采掘、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建筑等以往的龙头支柱行业被基金大幅减持,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代表的行业受到基金热捧,信息技术与医药生物制品行业成为基金增持的前两大行业。去年底,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出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制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以及地质勘探入选了七大新兴产业目录。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意味着能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的支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以新产业为代表的行业获得基金青睐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另外,食品饮料、批发和零售贸易、家电等多个内需型子行业股票接连几个季度被超配。我们持续看好内需型的行业,在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延续调整的时候,更多资金将寻求庇护,地产回落对消费释放的积极因素将更快体现。
  
   金融消费不再独大,新兴产业初入“重仓”
  
  从基金重仓股来看,一如去年四季度,金融与消费品行业股票仍包揽了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两类股票不再一边倒的是基金重点增持的对象,减持前十大中前六席是金融股的天下,消费品行业股票亦在此列。从增持前十大与新增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新兴产业股票成为基金“新宠”,而且近期涨势惊人。
  为什么在基金大幅减持金融业股票的同时,该类股票仍能占据重仓前十大的大半壁江山呢?除了该类股票市值较大之外,基金对其中个股的区别对待也是原因。中国太保因保费增长迅速、成功在香港上市以及投资范围拓宽而受到基金青睐,成为增持第一太股份。中国移动通过子公司广东移动以398亿元入股浦发银行,移动支付的新业务使得浦发获得关注,从而跻身前十大重仓股。而中国平安则因准备金和职工股解禁等问题拖累,成为基金减持第一大重仓股。
  内地A股市场已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震荡格局。从经济的走势来看,今年的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同时还要面临保增长还是控通胀的矛盾。我们认为经济复苏已然是趋势所向,但经济在没有进入明确的稳定增长之前,非常规政策的退出过程将带来非稳定预期,从而对股市带来一些较为负面的影响。在大市震荡的情况下,股票的选择难度增加。但股票价格归根结底反应的是其内在价值,因而具有较为明确的成长性与新兴产业的股票可以成为我们的关注重点。而且从行业表现来看,成长型的行业确实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表现突出,持续重仓成长型的基金获得了行业配置的超额收益。
  
  资产配置策略:紧抓内需型产业
  
  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已是共识,并已经进入了新一轮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周期,那么接下来我们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可以持续增长的需求?内需能不能得到扩张?
  我们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内需之所以能够启动,并成为增长引擎的原因。首先,原有发展模式受到制约和挑战。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原有的全球经济平衡格局被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使得中国以前外需型的增长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其次,是我们自身有条件扩大内需。从2009年起,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从需求规律的角度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强势增长的阶段.同时对消费服务、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将加速提升。我们看到政府在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后,目前正在抓紧推出收入分配的政策与方法。這类似于日本60年代的池田内阁推出的1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也类似于美国80年代供应学派时的里根新政。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当年的政策都引起了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了内需。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在推出后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后,我们有内需增长的空间。按照需求规律,在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后,将进入耐用消费品、舒适消费主导的阶段,同时对服务的需求提升。美国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耐用消费品获得了快速增长,比重超过了非耐用消费品,服务产业的比重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成为了主导型的消费。中国在3000美元到10000美元过渡的阶段,一定是耐用消费品主导的时期。尽管中国的消费从整体上来看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但是从人均保有量来看,仍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内需增长有足够的空间。
  一季度上涨过快的房价直接引发了新一轮更加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继4月14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后,仅隔三天,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俗称“新国十条”),对4月14日的常务会议精神出台具体政策部署。房地产行业的回落对消费的释放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将使得内需对经济的贡献可以更快的体现。
  基于对我国本轮经济周期下的强势产业的理解,我们把配置重点放在内需主导的产业上,包括:耐用消费品、消费服务品和公共服务品(医疗、军工、环保为主),就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在“调结构”过程中,低碳是引导产业调整的基本路径,TMT、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值得长期看好。
  (作者单位:天相投资)

推荐访问:内需 常态 板块 回归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