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分析民国耀华玻璃厂选址问题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dt/shdt201805/shdt20180510-4-l.jpg
  摘要: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如大生纱厂、滦州矿务公司、启新洋灰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等,本文以耀华玻璃公司为例展开论述。始建于1921年的耀华玻璃厂,位于秦皇岛市道南地区。建厂前期,由公司发起人李伯芝等组织人员对所选厂址进行实地考察,将秦皇岛与唐山两地进行对比分析后,于1921年10月形成耀华玻璃公司筹备报告书。报告书中将秦、唐两地原、燃料成本及其他成本作对比,最终认为建厂秦皇岛更有利于借重其水路交通及开滦资源。笔者就筹备情形报告书这一档案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工厂选址秦皇岛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工厂选址;建厂成本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耀华玻璃公司档案整理与研究——兼论近代京津冀协同发展”(17YJCZH169)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8)05-0056-07
  选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性投资,相对于其他经营因素来说,它具有长期性和固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他因素可以随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一定调整,但选址一旦确定就较难改变,选址选的好,企业可以在未来经营管理中长期受益。本文以耀华玻璃公司的选址为例,进行论述。
  随着企业档案的逐步解密,目前对耀华玻璃公司的研究也逐渐多元化,这些论文侧重于对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原由、资本构成、生产销售、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论述,这对于企业研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① 从企业角度来说,工厂选址方面也至关重要,是企业研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民国时期的企业家能考虑到选址问题的重要性,显然已经具备成熟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这与民国时期政府营造的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是分不开的,这种环境极大地促进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工厂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从一个工厂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大环境。”② 目前学术界对工厂选址问题的研究颇多,如赵伟东对建厂地区的条件与厂址的选择作了总结性的叙述;于学朱指出针对煤化工企业特点,在厂址选择中应突出解决原料运输费用高、排渣量大、占地多三个方面问题;高灿论述了石家庄如何依托原料以及交通方面的优势,开始了大型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建设;易庭源主张建厂要讲求眼前的投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要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预测预控产品成本;梁琦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降低将导致企业倾向于在总部集聚地区设立工厂;任鸣鸣等认为企业在进行选址决策时,要在当前的工厂地理位置、生产规模投入成本和未来的可变单位生产运作成本之间进行均衡;易斌认为选址问题是组合优化中一类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广泛实际背景的问题,其实质是寻求对需要完成分配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得到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结果。③ 上述文章都对工厂选址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论述,在工厂的选址分析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从耀华玻璃公司工厂选址问题出发,利用耀华公司档案史料,通过对《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中秦、唐两地在原燃料等方面成本的对比,再结合秦皇岛自身具有的资源及交通优势,阐述耀华玻璃公司选址秦皇岛的原因。
  一、耀华玻璃公司创办背景
  “旧中国的玻璃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清末宫廷和豪门所用的玻璃,全赖进口。1904年有人在江苏宿迁、山东博山建厂,方法是用小窑熔化玻璃,用人工吹制,加热摊平后成平板玻璃。博山玻璃有限公司1906年投产,到1909年实际累计产量仅有五千标箱,且成本高、质量差,终于停产倒闭。以后玻璃仍然依赖进口。据统计,仅1914年就进口452,416实箱。每一实箱玻璃进口价格约为14银元,每年就有600余万银元流向海外。”④ 在当时的中国,600余万银元相当于多少的购买力?“1918年(民国七年)清华学校的外国教员狄登麦在北京西郊第一区调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为汉族人、95家为满族人。从这个调查结果,狄登麦计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银圆,才能维持最低生活。”⑤ 1912年至1919年之间,是北京的物价相对比较稳定的阶段。由此可知,中国在1914年单进口玻璃一项,就有600余万银元外流,这相当于北京市郊平均6万余户五口之家维持生存的年收入,可见外流金额之巨大,耀华玻璃公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的分析
  耀华玻璃公司作为中外合办企业,其在创建之初即沿用国外的企业管理模式,十分重视公司档案资料的记载与保存。耀华玻璃公司的档案大部分藏于秦皇岛市档案局,其余小部分藏于耀华厂档案室。本文对于工厂选址的分析,主要借助于来自耀华厂档案室的《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这一史料。根据史料记载,1921年10月,耀华公司开始筹备建厂。筹备期间经过对秦皇岛与唐山两地进行调查比较,形成了《耀华公司筹备情形报告书》。从近百年前的一份报告可以看出,当时企业家已经具备成熟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其报告内容真实、数据可靠,对于现在企业投资建厂的成本分析仍具参考价值。
  1. 燃料成本
  煤炭是制造玻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燃料,1924年耀华玻璃厂1号窑投产时,每标准箱玻璃平均煤耗均在100公斤以上。因此,耀华玻璃厂选址紧邻燃料产地,有利于降低玻璃生产成本。开滦煤矿地处唐山,紧邻秦皇岛,1893年全线通车的津榆铁路,直接使开滦矿区与秦皇岛相连,煤炭输出极为便利。加之耀华玻璃公司的成立和开滦矿务总局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很多开滦股东亦是耀华股东,故耀华玻璃公司用于生产的燃料主要依托开滦矿务局所供煤炭。
  按照比利时工程师的预算,在中国制造15万箱玻璃,需要用煤13000噸。经过开滦矿务局技术人员考察后,认为开滦煤矿所产之煤并非十分适合制造玻璃,因为担心燃煤过程中的煤气会对生产的玻璃造成损害。如果使用开滦之煤制造玻璃,必须在其中掺进白煤,即无烟煤。故机炉用煤需头等沺煤、白煤、平常煤屑三种。机炉用煤中,三种煤炭所用比例预算如表1:

推荐访问:耀华 报告书 选址 民国 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