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特的自己,,,办不掉队的企业


  佛山市中南罗森玻璃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玻璃深加工企业。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建筑玻璃产品加工的研发、制造、营销与服务领域中处于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多条国外先进生产线,产品远销海内外。徐媛总经理作为新晋的企业掌门人,她又将如何延续中南的辉煌呢?为此,本刊特别对徐总进行了专访,分享她独特的经营之道。
  企业·行业
  记者:徐总,您好。首先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佛山市中南罗森玻璃有限公司么?
  徐总:中南罗森玻璃公司于1992年成立,以玻璃深加工为主,在这个行业中也算是比较早的一批企业,在当时国内做玻璃深加工的企业屈指可数。
  记者:作为资深从业者,您能谈一下对行业的看法吗?
  徐总:现在国家重视建筑节能,对于建筑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说,有许多机遇,但是对于建筑玻璃的技术发展而言,目前我觉得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比如说LOW-E玻璃,从单银到双银再到三银,再复合加工成产品,就像电脑处理器一样,从双核到现在八核甚至更多,除了堆叠核数,很难进一步提高,并没有出现新的技术创新。也许是我关注得不够多,我觉得目前玻璃行业的技术革新有些缓慢。技术创新是一个行业的事情,不是哪一家企业的,当然,如果一家企业能不断地有技术创新就会使其非常有活力。
  建筑玻璃目前自身的创新点并不多,需要结合门窗、幕墙来实现。比如具有光电功能的门窗、幕墙,这是更好的创新。未来我们的产品应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建筑组件,那是很棒的一件事。未来它应该与人产生联系,能够代表生活品味和品质,我们的产品应该为人们的舒适生活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努力。
  记者:那您对现在的市场有什么看法?
  徐总:中南的深加工产品有1/3是在门窗上,2/3是在幕墙上。目前来说市场有两部分,新建建筑是一部分,这个市场大家都看得到;改造工程是一部分,但因为第一代玻璃幕墙还在使用,还没有到淘汰的爆发期。门窗市场存在很多鱼龙混杂的东西,很多人都在做门窗,批发市场里都在做门窗,虽然没有对我们的市场产生冲击,但他们都进入了民用市场,在各建筑大市场售卖,此部分玻璃的质量良莠不齐,处在检测标准监控都不到位的状态。我们很多门窗都是工程项目,根据工程尺寸来生产,因此无法去满足民用市场的需要。我们在门窗尺寸标准化方面比较滞后。
  记者: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您有感受到压力么?
  徐总:市场是我最不担心的。我们的市场不基于若干个客户,做销售的常讲“老客户”这个词,但没有哪一个客户会永远是你的。稳固老客户对于企业而言是好事,但也要开发新客户,毕竟市场总量在那里,我们做了很多年,很多客户提起中南来就会说老品牌、服务好。行业中大家的产品差异并不大,主要是赢得客户对于企业的认同,也许有时只是我们的包装箱木板厚一点,补片快一些,就会让人觉得不一样。就是在这样的点滴中赢得了口碑。有些客户与我们相交很多年,从客户变成很好的朋友。
  现利·趋势
  记者:是否可以分享下您的经营理念?
  徐总:中南有一句口号叫做:您永远的伙伴与朋友。随着我在中南工作这么多年,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人们常说,小企业靠的是人盯人,中型企业靠的是制度,而大型企业靠的是文化。虽然我们企业并不算特别大,但慢慢我从我自己身上,從企业身上体会出了这种文化。比如作为一家深加工企业,难免会遇到订单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这时我们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歉疚感,这种歉疚感让我觉得我们不太像商人。古诗里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应该以利为先,而我们确实在合作中与客户建立起来了友谊。我想这就是中南能够发展这么多年的原因吧。
  记者:您是如何对企业定位的?
  徐总:做企业眼光要开阔,不要只盯在自己的产品上,要看到更大的趋势,将我们产品融入其中,只要认准了这种趋势,走了正确的道路,企业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和发展。我看事情偏向于从大局来看,如果一个行业是积极向上的,那么行业中的企业也不会太差。对于中南而言,能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就已经很好了。在变革之中思考自身的位置,这很重要。
  中南不是技术领先企业,也不是行业龙头企业,规模也不是最大,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掉队,一直紧紧跟随着,在跟随中踏踏实实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展企业,在跟随中投入自己的研发力量,做出有中南特色的产品。
  记者:据了解,您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这种高学历在早期的民营企业中也并不多见,您觉得这会使您在企业管理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么?
  徐总:我当时所学的专业是合作经济,这个学科在我们国家早已经被取消,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最初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老师,喜欢的是古典文学,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可能就是常被朋友们开玩笑说是“阳春白雪”那种人吧。我本人的喜好与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差距比较大,但因为家族的使命,这些年下来也渐渐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个行业。至于说在管理上的影响,我想可能我会更加文人一点,在处理与员工的关系时更温婉,人性化一些。比如有员工受伤了,并不是因为工伤,如果企业一直承担费用也将是不小的压力。行政人员来问我如何处理,我就会说,你想过他躺在病床上拿着基本工资的心情么?他愿意受伤么?是的,错误也许在他,但首先要想到他如何维系生活。现在企业讲究各种指数,认为这样做会降低我们的利润,而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其实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我们将所有安全知识都教授给他们,把所有安全措施都落实到位,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家族·员工
  记者:听起来您的公司是很人情味的一家企业。
  徐总:人是有感情的。有些员工1992年的时候就在中南,可以说是跟我们一起拼搏见证了中南的成长。中南有很多40岁左右的员工,就在前几天,有一位老员工找我说他干不动了,老花眼很严重,什么都做不了,我们便给他开了一个欢送会。中南的人情味确实浓,有些员工还会把家乡的亲戚介绍过来,有时一大家子人都在这里,我觉得非常好。在中南还有很多双职工,我们还专门建了双职工房,水电费给一些补贴。前段时间厂里开联欢会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孩子他上幼儿园时我就见过,一转眼在公司上班了,我们将他们称为“玻璃第二代”。做企业的成就感不一定是商业上的,能够给员工一个美好的生活也会让人很自豪。

推荐访问:掉队 独特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