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满有:一个延安农民的“天上人间”|延安农民

  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开创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先例,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文章,报道一个延安农民在土地上的作为。这个农民就是吴满有,一个种庄稼的好手,一个随后红遍苏区的劳动英雄。
  然而数年之后因为被俘厄运降临,吴满有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从一个逃荒农民,到一个劳动模范;从一个劳动英雄,一个文学艺术竞相歌颂的典型人物,到战争俘虏,并被认为是投降变节分子,吴满有经历了从天上云端到人间尘埃的巨大人生变局。
  
  吴满有运动,推动劳动竞赛
  
  吴满有(1893―1959),原籍陕西横山县石湾乡麻地沟村,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六人,吴满有为兄长,没有进过学堂的门,从小就给富家拦羊干活。1928年横山大旱年馑,他携家眷逃荒来到延安吴家枣园,租地耕种,打柴佣工,勉强维持生存。1935年,陕北红军领导土地革命,吴满有分得土地――一架荒山,大约六十垧。过去受苦半生,草都不存一根,革命给了他这么大一块土地,他知恩图报,觉得自己不种好地就对不起政府,所以开荒种的地越来越多,劳动积累也越来越多,全家人有吃有穿,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经过三年劳动,吴满有就实现了温饱自足。他热心公益,积极缴纳公粮,还送二弟吴满旺参加红军、支援前线抗日。1939年春节,满心欢喜的吴满有挑上一担黄米馍和油糕,来到乡政府进行拥政慰问。
  1941年,吴满有一家开荒种地三十三垧,秋收时节,打粮三十四石,送交公粮十四石、公草一千斤,购买公债一百五十元、公盐代金六百六十五元。在边区经济最困难时期,这个数目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1942年初,在延安县各区区长检查春耕联席会上,柳林区区长尹登高介绍了吴满有的先进事迹,说吴满有“地种得多,荒开得多,粮打得多,缴公粮踊跃争先,数量既多,质量又好,是一个抗属,模范的农村劳动英雄”。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旁听会议的《解放日报》记者莫艾,抓住了这个新闻线索,随即翻山钻沟,专门找到距离延安约三十公里的吴家枣园去采访。
  第一次站在记者面前的吴满有,时年四十九岁,身体强壮,不识文字,通情达理,憨厚朴实,热情待人,但不肯多说自己有什么长处。在记者的循循善诱之下,他用浓重的陕北口音偶尔冒出几句大实话:“我的兄弟用血保卫边区,我用汗保卫边区。”
  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文章,报道了吴满有的模范事迹。随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边区政府建设厅、延安县政府纷纷授予他奖状和奖品;5月1日,又在延安县柳林区二乡南庄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宣布吴满有为边区模范劳动英雄、模范抗属、模范公民,给予奖励。
  1943年1月8日,《解放日报》又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报道了吴满有在边区政府建设厅厅长高自立的亲自帮助下,制定出全年生产计划,以及新的一年春耕生产准备情况。
  2月24日,安塞县农民、复员军人杨朝臣,率先提出挑战。吴满有接到杨朝臣的挑战信后,积极应战。这样,从吴满有一个劳动模范,到模范村庄,引出杨朝臣等一批劳动英雄,进而引发一场军民生产劳动竞赛运动。
  杨朝臣的挑战书和吴满有的应战书经《解放日报》公开发表后,朱德总司令立即电令边区所有驻地部队积极响应,多生产一粒粮食,多增加一份抗日的力量。贺龙接到电令后,连夜打电话给南泥湾屯垦部队,迅速接受吴满有、杨朝臣的友谊挑战。西北局和边区政府也分别通知各地党政机关,学习吴满有,响应劳动生产竞赛号召。《解放日报》及时发表社论,要求按照吴满有、杨朝臣的标准继续发现劳动英雄,并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宣传活动也在深入进行。1943年2月6日,春节刚过,延安文化界二百余人,在青年俱乐部举行欢迎边区三位劳动英雄座谈会,模范农民吴满有、模范工人赵占魁、模范机关生产者黄立德先后报告了翻身、生产的情况。
  座谈会后,艾青来到吴家枣园,在吴满有家住了一晚。他坐在炕头,面对面地把自己写的长诗《吴满有》一句一句地读给吴满有听,征求意见。窑洞里挤满了乡亲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艾青采用陕北通俗口语写成民歌体叙事诗,描述吴满有:“你的名字,像一朵牵牛花,开在解放日报上” ;回到家,“你站在吴家枣园的坡坡上――你的脸像一朵向日葵,在明亮的天空下面,连影子都藏满欢喜”。长诗在1943年3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整版发表,同年6月7日重庆《新华日报》整版转载,其版面规格是空前的。
  1944年春天,吴满有所在的延安县柳林区二乡,被冠上了吴满有的名字,成为“吴满有乡”。1945年4月,又一个春天,吴满有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作为陕甘宁边区党员代表出席会议。1946年4月,吴满有又当选为延安县参议会副会长、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延安县正式参议员。会上他还被推选为出席全国国民大会的陕甘宁边区十人正式代表之一,但由于政治形势变化,最终没有成行。
  
  吴满有参军,为人民做长工
  
  1947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十,吴满有五十五岁(虚岁)生日。这天的吴家枣园像过节一样热闹,电影纪录片《吴满有》摄制组正在拍摄中,来自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及县、区、乡各级政府领导的代表纷纷到场,祝贺一位农民劳动英雄的寿辰。习仲勋骑马捎来毛泽东的贺礼,一副题词,四个大字:“天下有名”。吴满有用金黄的小米糕、浓稠的米酒、红红的大枣招待客人。
  艾青撰写长诗之后,吴满有已经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所开创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要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延安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6年7月,该厂就是为了拍摄纪录电影《吴满有》而筹建的。延安电影制片厂成立后,即开始拍摄处女作《吴满有翻身》。这部纪录影片由陈波儿、伊明编剧,伊明导演,程默摄影,钟敬之任美术设计兼制片,凌子风扮演吴满有。影片脚本初稿名为《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稍后更名为《吴满有翻身》,最后定名为《吴满有》。1946年9月正式开机拍摄,西北局拨款一亿边币,作为摄制经费。1947年2月,由于战事临近,拍摄工作无法继续,经请示西北局领导同意,影片暂停拍摄。
  1947年2月,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战斗迫在眉睫。吴满有随延安各界去山西吕梁前线慰问解放军将士,受到王震、陈赓等军队领导的热情接待。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旅旅长的周希汉,特将一支战利品“司登式”(STEN)手提冲锋枪相赠。吴满有接过来,反复摸着枪身说:“这个枪背在中国农民身上就有办法了,这是美国给咱造的吗?”其实这是一款英式武器。这时,窗外围满了人,大家都想一睹劳动英雄的风采。吴满有立即走出来与大家握手谈笑:“你们帮助吕梁老百姓翻身太辛苦了,我要去看望你们!”很多指战员请吴满有签名。大家你拉着手,他拥着肩,直到缺月衔山、星光似水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记者询问在现场的一位战士有何感想,他顺口而答:“能得到吴满有来慰问真是光荣!”
  从前线劳军回家的第二天,吴满有就率领吴家枣园支前担架队受命北上。3月10日,胡宗南率二十万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19日进占延安。毛泽东、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三万部队与之周旋,先后取得沙家店、羊马河、青化砭三次战斗的胜利。青化砭大捷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安塞县真武洞召开三万人祝捷大会。周恩来当场宣布毛主席还在陕北,全场一片欢腾,当即掀起参军热潮。吴满有身为边区参议员、延安南枣园乡乡长,集会上被邀请发言,他主动要求参军打“胡儿子”!“胡儿子”是指国民党将领胡宗南。
  吴满有的态度代表了边区群众的民意,王震欣然接受吴满有从军,并破格任命他为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民运部副部长。
  行军途中,吴满有不忘劳动英雄本色。“他走到哪里,那里就掀起支援战争的生产热潮。”当国民党军队逼近吴家枣园东南二十五里之杨家畔时,吴满有全家赶着四头牛、三头驴、一匹马,将它们安全转移出去。在战争间隙,吴满有趁机宣传并推动驻地村庄群众抓农业生产。有些群众对敌情不明,情绪不定,吴满有又组织大家成立了轮流放哨队,监视敌人行动。吴满有亲自带着长子吴仲富、长工杨培柱,赶上四头大公牛无偿地帮助该村群众生产,“二十天内共帮助该村四十个牛工、二十八个人工,协助该村耕完一百八十垧地,占去年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二;影响并推动了前后两村群众的生产热情,共耕地二百一十垧,占去年耕地面积百分之五十三” 。
  吴满有除帮助群众加紧生产外,还积极组织支援前线。4月27日政府动员运送军粮,吴满有所在部队驻地村庄有马四匹,群众爱马,不愿用马驮送,准备以耕牛代替。吴满有主动劝说:“牛走得慢,每一个牛来回二十天,误二十个牛工,不光耽误时间,部队吃不上问题就大啦。你们一定不愿用马送,我可以用驴代替你们去送。”这一劝说感动了有马的人,他们立即带上马参加了运粮队。吴满有说:“你们放心去吧,我帮你们驮粪、推磨、滚碾。”他说到做到,九天内吴满有带人共帮该村二十七个牛工。群众看见新耕的地,吃着新碾的谷米,都说:“劳动英雄到底是劳动英雄啊!”
  1948年1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央一月决定”中特别指示:新富农应区别于旧富农。在减租减息后提出吴满有方向,对于发展解放区农业生产是收了成效的。平分土地以后应着重提倡发展生产、丰衣足食,并劝告农民组织变工队、互助组或换工班一类的组织。在老解放区(例如陕北)尚须再一次分配土地时,对原有新富农(例如吴满有)应劝告他们拿出其多余的土地来平分,对其多余财产自动献出者表示欢迎,否则不应强迫征收而应让保存。……新的土地改革政策,给予以吴满有为代表的新式富农,即在抗日民主政权下获得土地,通过勤奋劳动发家致富的农民,以尊重保护态度。但是更欢迎这些新式富农积极主动地响应新土地法大纲政策。
  吴满有识字有限,不等于没文化。他对形势政策有极其敏锐的领悟力和判断力,能够知时务,识大体。在军旅行程中,他被组织学习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多余土地粮食牲畜,全部献给缺少这些东西的农民”。1948年2月8日,他通过有关方面分别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以及西北局书记习仲勋,表示:“我在学习中完全拥护土地法大纲和毛主席报告,在查阶级查立场查斗志的三查运动中,我反省了过去在对待雇工和难民的态度上,我是有错误的。边区在胡宗南匪帮抢掠烧杀以后,灾情严重,我愿将我的五十多石余粮、四头牛、四十只羊,除留给家庭人口一对牛十只羊和必要的吃粮外,全部送给政府,分配救济灾民。我的土地待延安收复后,交农会平分。我受封建压迫最深,今后决心学习毛主席救活天下穷人的思想,随军参加作战和土地改革,为人民做长工。”
  “为人民做长工!”这是一个农民立足本职本位工作,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阐释。吴满有对土地满怀深情,他从黄土地里一路走来,知道土地的珍贵,更知道土地所有权的价值意义。
  
  吴满有被俘,胡宗南设计利用
  
  正当吴满有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再创新高度的时候,却不幸跌落命运的深谷。
  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组织西府战役攻打宝鸡时,受到胡宗南和青海马继援的夹击,被动失利。此次战役西野各部伤亡六千多人,另有失踪、逃亡、被俘八千多人,合计损失人数将近一万五千人,吴满有也在俘虏之中。其身份被发现后,胡宗南大肆宣传,以图为其所用。他们把吴满有从大通铺里抽出来,与中队副汪秉法同住一个单间;不让他吃大灶,改为同中队长们一起吃小灶;趁晚上睡觉时,把吴满有脱下的衣服偷偷拿走,放上国民党部队绿呢子“官佐”军服,逼着他换上,并马上叫政治教官来拍照。他们带着吴满有逛公园、看电影,后来又带到广播电台,要吴满有发表讲话。他们怕吴满有自说自话,找来一个叫汪铿清的绥德人,因为他的语音接近吴满有,让他假冒吴满有先后发表三次广播讲话,表示弃暗投明,声明脱离共产党云云。
  吴满有被人顶替发表广播讲话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认为吴满有已经投降叛变。这样,更激发了国民党方面对于吴满有的充分利用企图。1948年9月,胡宗南用飞机把吴满有送到南京,由国民政府国防部政工局安排,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和一同被捕的第一纵队司令员杨经曲一起亮相。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吴满有被国民党军队宣传机构挟持利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客观存在。
  据说,1948年夏季,吴满有被送到南京前夕,共产党方面曾经从陈赓部队中抽调手枪连战士,着便衣潜入西安近郊,试图营救吴满有。迫于国民党方面看守严密,未果。
  1948年9月28日下午3点,吴满有被带去参加国民政府国防部政工局举行的又一场新闻发布会。杨经曲讲话较多,吴满有木然冷漠,说话很少。次日《中央日报》在报道中,特别介绍了对于两人今后行动安排的意见。“吴满有、杨经曲二人自俘虏后,即受政府优待。今后行动,听任其自行决定。吴满有希望回返故乡,故政府许俟交通情形许可时,送其返乡。杨经曲则已在西安担任战斗日报社总编辑,仍赴旧任。”这个消息透露国民党方面为了表示自己的亲民态度,在这个具体问题上,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与人为善”了。
  这时,淮海战役已经打响,国共战争形势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吴满有被转移到重庆。1949年11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重庆。国民党看守所所长见大势已去,就请吴满有带他们向解放军投降。二野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陈鹤桥接待了吴满有,并将此情况向时任二野政委的邓小平报告。得到的指示是:生活上给予照顾,然后送交西北局处理。陈鹤桥遵照指示,派人把吴满有送到西安交给西北局。
  1950年3月,吴满有回到吴家枣园,只带着一个破包裹。回到家第三天,就被叫到县上。从县上回来,又被叫到乡里,分别交代情况。随即,中共延安县委组织部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吴满有“屈服敌人自首,开除其党籍”的指示精神,在柳林区庙河乡召开党员大会,宣布开除其党籍。
  据说,王震曾从新疆派人来到吴家枣园,准备接吴满有到新疆去,遭到吴满有的拒绝。吴满有曾托人先后三次给党中央写信申诉自己的冤屈,但均无回音。在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成立高级社时,柳林乡七个村就吴满有一个人不能入社。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孤独,一个人在山上放羊,经常泪流满面。有几次神情恍惚,薄暮时分赶着羊,走失了方向,半夜被家人从山谷里找回来,手脚冰凉。
  晚年因患白内障,吴满有双眼失明,瘫痪在炕上一年多时间。1959年3月,吴满有在吴家枣园郁郁而终,享年六十六岁。一个曾经的劳动英雄,就这样黯然谢幕。
  (责任编辑/金 翎)

推荐访问:延安 天上人间 农民 吴满有:一个延安农民的“天上人间” 一个延安农民的天上人间 文学典型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