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少时想当售货员_顾客想退货与售货员怎么用英语说

  “撞”进北京广播学院      1961年7月16日,李瑞英出生在北京一个军队干部家庭,她的祖籍是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父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管理局工作。儿时,父母希望她长大后当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兵。可她最初的理想却是当一名售货员,因为她上小学时,爱好数学,数学成绩比较好,她到商店买东西时,看到售货员数钱的样子很有趣,像一位数学老师在演算加减乘除的数学题,于是就萌生了当售货员的想法。后来她上了中学,既爱好数学也爱好文学,她大量阅读文学名著,经常朗诵诗歌、散文、小说,艺术的熏陶,无形中为她后来从事播音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李瑞英在一次讲座中“实话实说”:儿时的她并没有想到长大后能当个播音员,并且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向全国人民播新闻。1979年7月她高中毕业后,班上一位同学前往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报名考试,叫上她一起去报考,她便带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就是这一次的陪考改变了李瑞英“想当售货员”的初衷,从而使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那天在北京广播学院传达室报名时,她遇到一位白发老人。因为报名的学生很多,在报名的间隙,天性活泼的李瑞英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主动向负责接待报名学生的白发老人提出先读报纸进行“预考”。读完后她向这位白发老人讨教,对方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你呀,考北广八九不离十。”结果,李瑞英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李瑞英到北京广播学院上学后才知道,给她“预考”的白发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广播学院老教授张颂。在北京广播学院这座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播音明星摇篮”的最高学府里,李瑞英在恩师张颂的带领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虽然李瑞英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但仍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每天都要反复练习那些声母、韵母。每天早晨6点半,李瑞英已经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开始练声了。她勤奋地学习播音知识和技巧,并利用课余时间选修相关学科,还在课余时间主持儿童广播节目《小喇叭》,业务水平突飞猛进。
  
  走进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室
  
  李瑞英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离开父母来到长江之滨的南京,进了江苏电视台,担任《江苏新闻》主持人。她端庄大方的形象、爽利的播音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1986年10月,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生活的不便,李瑞英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工作的丈夫张宇燕(现为亚太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聚了。不久,工作出色的李瑞英,幸运地被调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当播音员。
  1987年7月20日,是李瑞英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第一次以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的身份出现在荧屏上。她端庄的外表、标准的语音、自然的表情,一下抓住了亿万电视观众。从那以后,她时常在荧屏上出现,渐渐地成了家喻户晓的电视名人。许多观众给她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信,称赞她是中央电视台的“播音新星”。观众的热情鼓励,并没有使李瑞英飘飘然,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在亿万观众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和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她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虚心向夏青、方明、李娟等老一辈播音员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
  主持《新闻联播》节目,责任非同一般,播音员尽管万分小心,有时也不免出差错。出了差错之后要受什么样的惩罚呢?笔者采访李瑞英时她透露说:“一个错别字扣五十块钱,如果累计错三个字以上,就要去学习班参加考试,很严格的。一般情况下,稿子提前十分钟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就越晚。我觉得直播就体现在这个地方――及时、准确、生动。我做过这样的梦:7点了,稿子上满篇都是不认识的字,翻遍字典也查不到,一下子被吓醒了。”鉴于此,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台里,甚至出差到外地,李瑞英总是经常带着“两件宝”:《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平时她还有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见到好的语言总会随手记下来。她以“保证每一次播音高质量”来严格要求自己,常常提前上班,在办公室里背诵即将播出的新闻稿,有时几乎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李瑞英外表端庄、大气,很有观众缘。但她对笔者说,她刚刚步入播音行业时,外在形象与“时尚”两个字完全相悖。“那时的播音员大多是声音洪亮,瓜子脸,樱桃小嘴,而我是国字脸,大眼睛,大嘴巴。第一次播音下来,我听到的大多是非议。现在倒好,成了播音员的‘标准形象’了。人的外表是不可能改变的,关键是练内功。”李瑞英认为,播音员首先要隐退自我,不要有表演欲。“有的播音员每次播音前总想着今儿该换哪件衣服,化什么样的妆,这样就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播音质量。有一阵子,播音员时兴戴耳环、项链呀什么的。有的观众就来电话问,某某播音员的耳环项链挺漂亮的,在哪儿买的?这就说明播音员的装扮分散了观众收看节目内容的注意力。后来女播音员们就都不戴那些零碎了。”李瑞英说,播音要自然,生动,明快。“比如我有一个漂亮的同学,总想着眼神该怎样,语气该怎样,刚开始观众很喜欢她,后来就觉得她太做作,不像是在播音,更像是在演戏。”李瑞英还认为播音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
  中央电视台播音组有二十多位播音员和实习生,担负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第一套节目全天滚动新闻的播出任务。从全天二十四小时的滚动新闻播出表中,不难看出他们工作量的繁重和艰巨。 特别是每晚7点的《新闻联播》,是全国很多人爱看的、收视率极高的黄金节目,容不得半点儿差错。尤其是《新闻联播》从1995年由录播改为直播后,对播音员的要求就更高了,有些稿子到播音前十分钟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越晚。有一天,时针已指向18点59分,离节目开播只剩一分钟了,李瑞英提醒编辑,“我手里还没有稿子”。但编辑没有回话。李瑞英看了看表,又提醒了一遍,编辑还是没回应。李瑞英急坏了,第三次提高嗓音向编辑要稿。最后只剩三十秒钟了,编辑才把墨迹未干的稿子拿过来。类似这种情况,稿中的人名和地名又有不少多音字,直播时发音错了那就惨了。所幸李瑞英平日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让她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直播任务。
  李瑞英说播音最大的秘诀,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正是这种处处留心,“我才能在每一次的播音、演讲、讲学中做到胸有成竹”。另外一个秘诀就是要不断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准。
  
  努力让观众赏心悦目
  
  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二十多年中,李瑞英先后多次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作现场报道。这种在别人眼里看来是“美差”的工作,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在中央领导到达出访国之前,李瑞英和摄像记者必须先赶到那里,并在机场找好最佳拍摄位置。当专机降落在机场时,李瑞英和同事便开始现场直播。这时的播音一般都没有文字稿,但中央领导及代表团成员的名字、职务、排名顺序绝对不能播错。尤其是到机场迎接的某些外国领导人,他们的名字往往是长长的一串,给播音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李瑞英处处留心,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1997年年初邓小平同志逝世,李瑞英作为播音组的业务骨干,和罗京、张宏民等同事连续工作三十多个小时,对邓小平同志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动进行了直播报道,播音时她表情、语音分寸把握得当,且无一差错,受到中央领导的提名表扬。在1997年7月1日中英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她担任前方报道记者,在设备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她的现场应变能力令人赞叹。这一年,李瑞英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荣获该称号的播音员。
  
  为播音艺术进行新探索
  
  眼下,一些地方电视台“说新闻”比较流行,也有观众给中央电视台领导和李瑞英写信,建议中央电视台改变一下风格:你看人家都改说新闻了,与观众的距离近了,变得很亲切,你们的《新闻联播》是否太严肃了点。对此,李瑞英经过深思后认为,一切节目形式都是根据它的内容确定的,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赋予它什么样的形式。对于地方台来说,在播一些生活类新闻时,用“说”的办法未尝不可,但《新闻联播》节目作为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节目之一,它既要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等党政机关的许多重要时政新闻,也要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活动,对这类新闻如果用“说新闻”的方法,显然不够庄重。我们现在的这种播音形式,是几代播音人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当然,我们的新闻也应努力做到雅俗共赏,既要用最规范的语言,也要用最饱满的热情让大家感到赏心悦目。比如在播先进人物事迹的时候,赋予的感情色彩就要多一点儿。
  中央电视台有些新闻播音员,播得久了就试探着主持起文艺节目来,弄得自己像明星一样。李瑞英对此从不反对。她认为播音员在播新闻以外,可以根据各人自身的特长,在新闻以外的场所展示一下,这是“资源新利用”,就像罗京生前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京剧,就非常好,展示了新闻播音员的另一面。她自己在主持新闻节目之余,也曾尝试过主持一些文化艺术类节目。近年,在一些大型活动中,笔者多次看到李瑞英在现场朗诵诗歌,声情并茂,令人感动。■
  (责任编辑/吕 静)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