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读懂王世龙] 王世龙

     最近,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厚重的摄影集子《图像岁月――昨天的农业、农村、农民图像纪实》,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吃了一惊。纯黑色的封面显得异常的庄重、严肃,透白的书名加上红色的纪年,显示出沧桑岁月的深邃、大气。作者是全国劳模、河南省首届摄影家协会主席、传奇的摄影艺术家王世龙。
  我对王世龙的印象不是来自于他的摄影艺术,而是源于他复杂的人生经历。他十五岁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1948年被收编入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十六岁入读陕甘宁边区贺龙中学,只读了几天书,就被调入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一团一营小炮连代理文化教员;后被调到营里、旅里,不到一个月,又被调到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担任《前线生活报》的油印员;一年后,在兰州大学旁听,几天后,又被部队调回,在西宁摄影培训班培训一段时间后,当上了骑兵摄影记者。从此,战马三匹,行装二百多斤,转战南北……1958年,王世龙在河南省新乡县拍了张毛主席走独木桥的镜头,不想被领导认为 “问题严重”,“文化大革命”时被打倒。直到1978年平反,那张照片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珍贵的历史老照片。王世龙一生摄影近万幅,特别是他那些取材于农村,取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宏大的劳动场面的照片,表现了农民在变革中的真实生活状态。
  对于王世龙先生的经历,七年前我认为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命运的戏剧性,他进入了军队,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给毛主席拍了照片。这不仅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成为他摄影生涯中最大的政治资本。于是,王世龙凭借着自己天然的优势,在他经历磨难的人生中执著地照他的照片。虽然他曾到豫西伏牛山区步行三百余里,拍摄了山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风貌;拍摄的《辉县新貌》向全国发行一百多万份;1982年随中国摄影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曾获由美国国际摄影俱乐部负责人凯西・施纳德斯先生亲笔签发的合格会员证书;其代表作《拢粮》、《山里俏》、《老夫老妻》、《黄河船工》、《土地承包了》等系列摄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照片多次被选送到国外参展,《中国摄影》首次提出王世龙的“山药蛋派”的说法;《中国摄影报》发专版《乡乡土土王世龙》,把王世龙定为中国乡土派的创始人,为中国摄影的乡土派开了先河……
  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机遇,而非他对中国摄影的贡献。我觉得当时的贡献要么是技术上的推进,要么是思想上的超越。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挑战人的想像。可是,王世龙的照片,多的都是写实,非常普通的写实。特别是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谁拥有工具谁就有发言权的年代,王世龙的工作条件与执著,积累出了这样的江湖地位。从本质上讲,他所拍摄的照片,好像离摄影艺术,还有一段距离。
  七年后,我却产生了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特别是其中《粮食呀粮食》中农民那喜不自禁的表情,几百人上千人的宏大的劳动场面。我突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最初,我认为是时间给予了这些照片新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一代或者更晚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都已经被城市异化了,而过去的一切因为渐行渐远而越来越有美感。同时,又因为现代摄影太注重技术而丧失了摄影对象的原生态,王世龙的照片有了历史的审视美,有了时空的价值感。可是当我再次翻阅王世龙的照片,翻到《两位做生意的农村姑娘》,看到里面姑娘害羞的照片,大脑里一阵雷电击闪,我想到了王世龙的憨笑声,想到了这个文化起点很低的人在病床上的四年中不但学会了俄语,还拿了三个函授学院的毕业证,写了一百四十首诗,其中一首长篇叙事诗《尕米与尕措》,还被其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藏民与骑士》。
  王世龙是千千万万个那个时代的普通人中的一员,可是由于他几经生死的不普通的经历造就了他韧性极强的拼搏精神,这是中国最典型的农民特质,一种很容易隐藏于茫茫人海中的中国农民的韧性特质。而王世龙有机会通过他的摄影工具――相机,把这种特质表达了出来,很本真地呈现那个时代的人最本真的生存状态。因此,本真,成为他做人的风格,同时也成了他的摄影风格。
  七年前,由于初出道的年轻气盛,我非常漠视许多本真的东西。而在这七年我的成长中,特别是经历了一些荣辱沉浮,看穿了一些争名夺利,再一次正视王世龙的作品,才发现这个人不再是以前自己给他定位的机会主义者,而是一个顽强的拼搏者,一个历经磨难而不改变本色的人。而他的作品,他拍什么,不拍什么的取舍,构成了他的艺术观。想着想着,我突然觉得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从六十五岁才开始出书的人不简单……

推荐访问:读懂 王世龙 七年读懂王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