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曲传奇,李泰祥】 传奇诗

  1941年出生,台东县阿美部落的音乐大师李泰祥,一直以来是文艺青年最难忘的声音,他跟胡德夫、张惠妹同样来自台东卑南,但在音乐上的出身非常不同,李泰祥是正统音乐科班的血统,艺专音乐班毕业,曾担任台北市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台湾省立交响乐团指挥等,创作题材多元丰富,从管弦乐、音乐剧、实验音乐、民歌……都有他动人心弦的作品留下。而当初他以新诗入歌,更引发上世纪80年代文学音乐的风潮,形成这个“铁三角”的是郑愁予的诗、李泰祥的谱曲、齐豫的歌声,可说一页华文音乐最耐听的乐章。
  李泰祥收过几个女弟子:唐晓诗、钱怀琪、许景淳、齐豫等,听者对每位演唱者的风格,都各有拥戴的理由,而齐豫以她波希米亚的气质、缥缈轻扬的天籁气音,唱红最多李大师的作品,她的粉丝遍布华人界,演唱会几乎场场爆满。李泰祥的弟子中,齐豫所发行的专辑作品也最多,其文学气质浓厚,歌词全出自重量级诗人,如郑愁予、罗门、席慕蓉、李格悌(夏宇、童大龙)、陈克华等之手。而李泰祥刻意转型的一张专辑,就属获金鼎奖最佳专辑的《有一个人》了。
  古典音乐出身的李泰祥,早期偏爱气势略微磅礴、编制较复杂的管弦乐,而这张专辑不知是否受到日本喜多郎的影响,他初次用了电子合成乐来编曲,制造出简单而又深邃的空灵之感。尤其是郑愁予写的《雨丝》,整首乐器简约到只有钢琴,却将牛郎织女的凄美情节,以钢琴如泣如诉的水音弦乐,和着齐豫的吟唱,变成中国情人节最具代表的“节歌”了。这首《雨丝》传唱的是如此温柔的遗憾:
  我们的恋啊,像雨丝/在星斗与星斗间的路上/我们的车舆是无声的/曾嬉戏于透明的大森林/曾濯足于无水的小溪/那是,挤满着莲叶灯的河床啊/是有牵牛和鹊桥的故事/遗落在那里的……/遗落在那里的/我们的恋啊,像雨丝/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而是否淡的记忆/就永留于星斗之间呢/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流满人世了……
  牛郎织女的苦恋,就像七夕夜里常会下的雨,只是刹那的美感跟浪漫,无法长存;两人的相思情泪又如雨水般垂落,将天上人间都濡湿了,让人心生凄美之感。诗境叙述转接为第一人称,诗人假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转喻“我们/自己”的恋情,想起两人从前的过往,就像分开之前的牛郎织女一样幸福,但如今伊人何在?只留我一人在七夕想起,这样的聚散离合,怎么跟天上的星子一样遥远而悲情呢?那么就寄情于星空,把这份珍藏,像美丽的雨点洒落人间,不复还珍珠般的完整晶莹。
  齐豫固然将这首诗乐唱得婉转动听,但李泰祥高亢、清朗唱的《一条日光大道》,那欢乐、鼓舞的节奏,亦可一扫人心的阴霾。还没患帕金森综合症之前的他,歌喉可是达到男声极限的High C呢!我有幸在2007年担任李泰祥跟芝山小学的诗乐演出计划、前制策划兼音乐会主持人,发现当时患病逾二十年的他,就算跟小孩子合作,仍亲自谱新曲、到现场指挥合唱团跟乐团,一点也不马虎。
  这些年,李大师仍陆续有身体不适、住院的情况,但他仍对关心他的人说:“我还是跟婴儿、少年一般,感觉智慧未开。我所知所做的只是一点点,离完美还很早。”轮椅上七十岁的李泰祥,以他的音乐继续向世界飞翔着。
  
  汉字,中华民族历史河流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刘建林
  
  在台湾街头闲庭信步的人们,都会被那随处可见的繁体字吸引。在那些比简体字多出的横竖撇捺中间,不知又蕴涵着多少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历史记忆的符号,时刻提醒着人们,海峡两岸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他们不仅仅有着一样的文化根基,而且还有着一样的民族形式。一道浅浅的海峡,难以割裂两岸中华民族那悠久的相通的历史文化血脉。
  就拿与福建隔海相望的高雄爱河来说,看似一条穿城缓缓流淌着的普通淡水河,却也流淌着无数个汉字记忆的故事,一串接着一串,犹如泛起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爱河,曾经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她歌颂,无数个爱情故事在这里孕育。它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浪漫的迷人魅力。这些,我们都能从汉字记录着爱河的名称变化中,找到一些曾经的影子。起初它叫打狗河,后来变成了高雄川,再由仁爱河改成了浪漫而甜蜜的爱河。汉字将爱河经历的风云变幻、社会更替,一概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汉字,也在向人们诉说着有关爱河的那一段段名人逸事。
  然而,我们一旦潜入爱河的历史文化隧道,便一时不能从文化符号的记忆里苏醒过来!这是因为,我们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我们有了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感受。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长期地积淀,结出来的果实。因为,任何语言都是历史的产物。所以那个最惹眼的果实,就是汉字。
  在遥远的秦汉时期,大批的汉字就承载着中原文化,开始传播到南方沿海地区。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也开始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原文化悄然流渍台湾,汉字也随着中原文化流传到了台湾。再后来,随着祖国大陆汉民族的人们大量地移居台湾,使得已基本定型的汉字承载着中原文化,大规模地输入到了台湾。渐渐地,汉字在台湾蔓延开来,成为了台湾通行的文字。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仍然使用着蕴含着东方无限神韵的汉字。
  海峡两岸的人们,说着汉语,写着方块字。这些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汉字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文化符号。汉字是从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以象形为本源。它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细胞或元素,是传播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汉字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历史河流中,泛起的那朵最灿烂的浪花。
  汉字,是我们海峡两岸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着的文化记忆。

推荐访问:传奇 李泰祥 诗曲传奇 李泰祥 古曲梅花三弄赏析 一曲一曲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