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民间慈善家 民间慈善

  在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一个街角,总能看见一个快乐的烤羊肉串大叔,别看他职业低微,收入不高,可他做出来的事情却感动了中国。   他就是40岁的阿里木江-哈力克,当地人亲切地叫他“阿里木”。十年来,他省吃俭用,用卖掉的30多万串羊肉串赚来的十余万元,先后资助了160多名贫困学生。在贵州大学和毕节学院,还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阿里木助学金”。
  他的善举感动了毕节,感动了贵州,也感动了全国的网民。2008年3月,他被评为贵州都市十大人物、贵州省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0年12月31日阿里木以最高票当选为 “中国网事・感动中国2010年度网络人物”。2011年1月25日,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授予哈里克“新疆青年五四奖章”。
  走进阿里木的家,完全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身边的朋友说,前些年,毕节市的房价只有每平方米几百块钱,阿里木完全有能力住上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但是,阿里木居然全部捐出了自己的所得支持教育事业。
  “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将来,是靠教育来提升的。孩子受了教育以后,会改变对社会的认识,自己的道德水平也会不断提升。人心都是善良的,人没有民族之分,只有大家献出自己的爱,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富强。我把钱都捐给学生,我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素质高,只要教育好了,任何矛盾和冲突都能得到解决。”阿里木如此解释自己的善举,“我们维吾尔族有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做的事情,就像刻在石头上,老的时候做的事情,就像写在沙漠上,所以我想趁我还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好的事情。”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这里曾诞生过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用地委书记秦如培的话说,毕节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地方,这片土地上居住着38个民族的同胞,民风淳朴,互助的传统代代相传。阿里木能在这里扎根并感动中国,与淳朴的民风是分不开的。
  阿里木1971年出生于新疆和静县乃门莫墩村。1989年,18岁的阿里木来到了戈壁滩开始了军营生活。在部队里,他学会的第一首汉语歌曲是《国歌》。从那时起,他就爱上了国歌,现在他的手机铃声就是国歌。军旅生涯让阿里木学会了坚强: “除了维族人天生的善良和热心肠,部队让我懂得一个军人的职责,这是我一辈子的本钱。”
  1997年,阿里木离开了家乡和静县,背着烤炉子走四方,三年多的时间,陕西、北京、四川、广西、云南……他走过了大半个中国。2000年夏天,阿里木只身来到毕节,“当时身上只有10块钱和一个烤箱,买了1块钱的馒头、1块钱的凉粉充饥,又用6块5毛钱买了1斤羊肉穿成35串羊肉串,大约能卖17块5毛钱。”
  阿里木在最困难的时候遇上了一批好心人。一天,他饥肠辘辘走在大街上,“背篼” (当地以替人扛东西挣钱的人)兄弟们看到了他,请他吃了两块钱的饭。阿里木回忆说,“背篼”们挣钱很艰难,那顿饭吃得他心里暖暖的。后来,一个素不相识的酒吧老板得知他的境遇,便借给他100元钱帮助他渡过难关。阿里木说:“走了大半个中国,第一次体会到人和人的心可以贴得那么近。”从那时起,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社会给了他关爱,他也要回报社会。
  “金钱不是一切,教育最重要。我的亲身经历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访谈中,阿里木讲述了自己为何捐资助学。阿里木出身贫寒,兄弟姐妹们几乎都没有读过书,他只读到高二便去部队当兵。退伍回到家后,阿里木发现家人都只顾着自己的小利益,甚至还会为小事大打出手,这让阿里木伤透了心。他想,家庭不和睦是因为贫穷造成的,一定要走出去挣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毕节期间,生活稳定下来的阿里木,邀请兄妹们来毕节市做生意。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原本以为就此过上幸福生活的阿里木却被一心想独吞生意的兄妹赶出了家门。“这不是钱的问题, 是因为兄妹没有文化。家庭成员受过教育,有了文化,才会和睦相处,所以我要尽我最大力量,把钱投到教育上。社会也是这样的,稳定和和谐最重要,这离不开教育,也离不开培养。”伤心的阿里木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也坚定了捐资助学的信念。
  2001年春天,他在贵州镇远客车站卖羊肉串,附近一座山发生山火,阿里木想都没想就冲向火场,山火扑灭后,当地林业部门因此发给他300元奖金。拿到这笔钱后,阿里木就向人打听哪里可以捐助贫困学生。第二天,在朋友的介绍下,阿里木把500元(自己添加200元)交到了毕节地区妇联救助贫困女生的“春蕾计划”项目。
  
  十年间,阿里木的行善从未间断
  
  从第一次助学之后,阿里木的爱心助学一发不可收。
  2003年冬天,阿里木到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在那里,阿里木看见全身浮肿的周勇在病床上写作业,感动得他决定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帮助这个爱学习的孩子。在阿里木的爱心感召下,周勇所在的学校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捐赠活动,募集了1万多元医疗费。之后,贵阳的一家肾病专科医院免费为周勇提供治疗,3个月以后,周勇临床痊愈出院。在此期间,阿里木不但捐款,还多次带着营养品去看望、鼓励周勇。后来,周勇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长大了,我也要做世间有情人。”
  这样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2005年春节期间,阿里木从央视的《共同关注》里了解到来自毕节地区大方县安乐乡营脚村,当时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彝族贫困大学生李英,假期到煤矿当矿工挣钱读书的艰苦经历。费了一番周折之后,阿里木找到了李英,一见面,阿里木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李英去储蓄所开了一个户,把储蓄折交给李英,他告诉李英:“以后我就通过这个账号每个月汇100元进去,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帮助更多的人。”两个素不相识的异族兄弟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2007年8月,听说毕节市长春堡镇干堰塘村小学有许多贫困学生连书包都买不起后,阿里木买了100个崭新的书包送到了这些贫困孩子的手中。
  2006年,阿里木了解到毕节学院贫困生比例比较大,于是就找到该院院长,打算每年出资5000元资助成绩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经过研究,学院决定接受阿里木的捐赠,同时学院再出资5000元。12月,毕节学院金额最小的助学金“阿里木助学金”正式设立,每一届助学金评选出20名贫困生受助,并按程序制定了该项助学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办法。如今,“阿里木助学金”已经发放到第5年,100名贫困生受助,这个建立在“烤羊肉串”上的特殊助学金激励着贫困学子努力读书,回馈社会,意义非同一般。
  2007年,阿里木又在贵州大学设立了每年1万元(同样是该校匹配5000元)的“阿里木助学金”。
  2010年玉树地震后第四天,阿里木干脆背了旅行包就直奔玉树,跑到第一线参加抗 震救灾。他掏钱买了上万元的救灾物资送到灾区,并与子弟兵一起为灾民搭建帐篷,运送物品,晚上就睡在自己搭的帐篷里。当地藏族同胞和部队官兵由衷地敬佩,个个对这个新疆维吾尔族兄弟翘起大拇指。
  
  感动家人,感动家乡
  
  阿里木全心助学,但是他的生活却非常拮据。毕节学院的学生潘昌福曾在寒假为阿里木打义工,小潘回忆说,阿里木特别喜欢吃水果,但是他为自己花起钱来特别吝啬,“他买的水果都是处理的,有一次,他买的哈密瓜烂掉了一半,阿里木唱着小曲,削掉一半,乐呵呵地吃起来,一点也不感到委屈。还有一次,他在垃圾箱里捡到了一双鞋,也是乐呵呵地穿上,没有一丝的难过。”
  毕节地区电视台记者高峰,多年来持续关注阿里木,拍摄了阿里木的纪录片。他回忆说:“有一次阿里木给我打电话,一听声音我就感觉到他很不对劲,一点力气都没有,原来他已经感冒很严重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医院?他说,‘我没钱’。有一次他在湛江,没钱吃饭,实在很饿了就去一家饭店门口捡垃圾吃。现在可以挣点钱了,他对自己还是非常吝啬,甚至有些过分,这几年也没买过什么好衣服,但是捐的时候却很大方。”
  最让阿里木难以释怀的是起初家人的不理解,“刚开始捐助的时候,我的家人很反对。他们总说,你给这么多人捐助,为什么不帮帮家里人呢。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都非常难受。”时间一天天过去,家人终于慢慢地理解了阿里木的行为,“前一段时间,姐姐给我打电话说, ‘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打败了我’。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感到非常幸福。”
  阿里木的善举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关注,毕节地委、行署有关领导曾提出给他解决住房的问题,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地委秦书记说,自己很早就认识了阿里木,彼此很熟,觉得阿里木纯朴、憨厚、勤劳。阿里木看到毕节有什么发展、有什么变化会发短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遇到传统节日也会互致问候。阿里木以实际行动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谐相处,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充分体现了56个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和谐相处。阿里木是新疆的好“巴郎”。慈善不分地域、爱心不分大小。评价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在于能力有多大、捐资有多少,而在于有没有爱心、有没有社会责任感。像阿里木这样“边挣边捐、几近裸捐”的事迹,就是奉献真爱、大爱,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行动,体现了社会成员守望相助的温暖情怀和感恩社会、关注他人的崇高意识。
  在遥远的新疆,家乡也被阿里木感动着。
  2010年12月13日,“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在网民的一次次“顶起”和“围观”后,阿里木成功人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做亲笔批示:民族兄弟阿里木,靠好心人帮助的百元本钱,烤卖30万串羊肉串,历经八年之久,攒十余万资金,全部回报社会,我为之动容!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一员,是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最终结果揭晓,阿里木共获得了245050张选票,高出第二名近15万票,所得票数占全部票数的21.31%。2011年1月20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新疆迎宾馆接见了回到家乡的阿里木。“新疆人民的好巴郎、我的好兄弟阿里木,欢迎你回家。”张春贤说,阿里木的精神高尚,新疆各族人民都要向他学习。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奋斗,我们要学习阿里木这种自强奋斗的精神,要学习他乐于助人和开放宽容的精神境界。每一个人能力、富裕程度各不相同,但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阿里木还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社会才能更和谐,大家才能幸福生活。张春贤还语重心长地对阿里木说,希望你能永远保持质朴、乐于助人的本色,自己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阿里木还有两个心愿,一是争取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是他想多挣钱来办一个留守儿童学校。“这个愿望会很快实现。”阿里木笑了笑。他已胸有成竹。

推荐访问:慈善家 阿里 民间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民间慈善家 烤羊肉串的民间慈善家 阿里木的事迹卖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