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通俗] 理性与感性议论文

  编者按:2007年11月,在传媒业是一个比较热闹的月份,先有中国金融网主办的“全球资本新格局与金融中国”,后有龙源期刊网将200多家媒体老总聚集在北京。我们发现传统外宣领域之外的一些媒体在经济报道上,悄然成为对外传播的另外一个支点。无论是中国金融网在海外力争点击率,还是《商界》杂志在欧洲、北美、东南亚拓展发行,他们用各种努力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过程中,凝聚合力,进行补位。跨文化传播的队伍在壮大,人们在用各种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今天的故事……
  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作为“抚摸商人”心灵的财经人文期刊,《商界》创刊14年来,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中国商人。在今天,从普通创业者到福布斯富豪,从街头小店到万人大企业,从高中毕业生引车卖浆者到投资银行家、经济学家……走在中国市场经济道路上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都布满了《商界》的读者,《商界》且被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华人地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发行海外的杂志。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杂志,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启蒙和实践启蒙为己任,在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时期,大力弘扬积极的人生观,倡导优秀的商业文化和创业精神,在“理性通俗”的创刊基因里积极探索,在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稳步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商业文明的建设。
  
  创刊初期对《商界》
  读者的准确定位
  
  1993年《商界》杂志筹办时期,中共十四大召开不久,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成为举国共识。然而中国人普遍感到困惑:什么是市场经济?它会给我的生意与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怎样的改变?我该怎样抓住市场经济机遇,突破自己的人生?这个时候,关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实践启蒙成为社会、时代的需求。
  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的经济类期刊,依然是象牙塔中的期刊:读者对象基本上是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经济学家、政府官员,文章内容基本上是专业的理论问题,大家习惯眼光向上,以文章能牵动高层的目光,影响国家大政方针为主要目标,发行量很小,没有经济效益。基本处于期刊的“自娱自乐”阶段。所以在当时,除了强行摊派,能够在市场上卖出上千份的经济类刊物基本没有。而广大民众却又嗷嗷待哺,渴望扎根普通百姓的通俗类商业财经刊物。
  《商界》杂志顺应了这个需求,一创刊就面向市场,将读者主要定位在普通创业者和中小企业主上面,定位在市场经济的实际操作者身上。从定价上,它以较低价位进入市场,照顾了广大低收入层面的购买力;从内容上,它“集商界经营之道,看商界丰富人生”,搭建了一个将高端商业财经理论通俗化、实务化的桥梁,将专业的商业财经理论融入到人文、人生、人性的社会现实背景中;在形式上,它首次以讲故事的方式报道商业财经事件,以报告文学的方式推出一个又一个商界明星人物,从根本上解决了商业财经杂志的可读性问题。
  商界杂志一出刊就引起了市场的轰动,发行量以每年五万多份的速度增长。那时候,编辑部每天要收到上百封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一位新疆女孩说:本来对生活已经万念俱灰,后来看到《商界》杂志,找到了人生新的目标,决心要好好活下去;河南一所监狱的数百人受商界人物报道的激励,联名给杂志写信,表示这样的 报道能够激励大家树立新生活的信心……这样的事情,14年来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14年来,商界的读者从创业者到企业家,从普通生意人到跨国集团董事长,从淘金国内到淘金海外,很多人一直保留了阅读《商界》杂志的习惯。他们让《商界》杂志赢得了“有商人的地方就有《商界》”的美誉,让《商界》杂志的影响突破了阶层,突破了地域,变成一本从城市到乡村报摊,从国内到北美、欧洲华文书店都有销售的大刊、名刊。
  
  对财经期刊读者
  层次高低的再认识
  
  对《商界》杂志的财经通俗取向,多年来媒体圈内一直评说不一。虽然杂志的发行量月月攀升,但是受传统媒体运作的影响,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也发生过对自身的怀疑,甚至自我认同度也发生过偏差。因为我们的文章虽然赢得了大量的读者,却并没有迎来政府高层领导的批示,影响政府高层部门的决策和法规制定。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我们“讲故事”的刊格。《商界》的文章喜欢“讲故事”,以前大家认为它是一种很不专业的方式。
  但当我们的视野面向市场,面向全球时,才发现几乎所有的世界一流的同类媒体都在“讲故事”。因为西方的成熟媒体非常在乎读者对信息传达的可接受性,只不过他们讲的故事更加符合大多数西方国民的审美特征和阅读层次。所以我们用了八个字来定位我们杂志的文风――“经验共振,情感共鸣”。如果一篇文章能让普通读者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情感中产生共振共鸣,那么这就是通俗,读者就会乐意来阅读这个杂志。中国很多商业财经杂志发行量之所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喜欢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述问题,不去更多地为读者着想,所以阅读层面就相当狭窄。商业财经期刊,你可以像总统一样思考问题,但决不能像总统一样表述问题。
  打一个比方,中国有几千万个商业财经媒体的读者,那么我们要去考虑,这几千万个读者普遍的阅读层次有多高?阅读就好比登山跳高,假如他只有一米七的个子,你却要搭建一个3米高的台子让他跳上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商界》的目的就是把那些深奥的经济学观点、管理学理论、来自于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一系列东西用非常浅显的故事、案例来表达。所以《商界》就像搭建了一个台阶,读者轻轻一步就可以上去,然后你再引导他一步一步往上走。
  媒体的叙述方式很像我们的穿衣打扮:假如我们穿着随意的休闲装进入人群,大家会觉得很亲切,很容易接纳;相反,如果你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鲜艳的领带来到汗流浃背的工地,人们就会敬而远之。所以无论从装帧、色彩、文体还是选题上,《商界》都力求做到让读者“经验共振,情感共鸣”,这也是商界杂志采编工作的核心。
  《商界》的通俗是一种“理性的通俗”,它虽然表达很浅显,但它理性思考的根却扎得很深。它倡导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也挖掘有价值的商业模式;它相信在全民经商的背景下,商业文明必将成为社会文明、法制文明的观念基础,也将成为让中国融入世界文明的桥梁;它所追求的目标很宏大:导入好的市场经济而不是坏的市场经济,孵化好的商业文明而不是坏的商业文明……这些都让《商界》杂志在它看似浅显的文字背后,隐含了深厚的人文理想和社会责任。同时,也让我们一开始就认识到,对于一个期刊品牌来说,最广大的民众认同是最重要的,而积极影响并努力改变广大民众,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
  事实证明,14年前《商界》创刊,它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完全符合今天党的十七大鼓励更多的民众融入创业队伍的基本政策,让我们深感鼓舞和欣慰。
  
  《商界》杂志创立品牌期刊的几步关键之路
  
  《商界》创刊不久,由于杂志的发行量不断提升,一种特殊的广告价值在这本杂志中迅速凸显。商人们渴望商业信息交流:项目和寻找项目的人,资本和等待资本的人……,一切商业信息,致富机会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平台。于是《商界》开辟了“商界寻伙伴”栏目,专门有偿刊登豆腐块广告,将商机和寻找商机的人连接在一起。广告效果实在太好,不到一年,大家不再满足于豆腐块,纷纷投资半版、整版广告。此后广告页码不断增加,广告内容几经梳理,短短时间内,杂志每期都能达到在100个广告版以上。1998年之后,《商界》杂志找到了自己清晰的盈利模式。
  2001年,《商界》杂志由黑白印刷改为彩色印刷,杂志的品质和广告效果均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连年翻番,出现了在中国期刊史上少有的广告效果太好,而客户暂停刊登广告的现象。《商界》很快成为中国9000多种期刊中,单本杂志广告收入的前几名。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国内期刊界的大刊、名刊。
  2004年,《商界》杂志经过十年的发展,获得了连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回报:在重庆这个远离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西部城市奠定了自己作为媒体的影响力;在这个远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的西南一隅塑造了自己的期刊品牌;《商界》不仅在舆论导向上过关,文化理念上先进,而且早早地进入了市场并获得认可,拥有了国内期刊覆盖面很广、影响较深、合作最健康的发行渠道;还拥有了无数关心、帮助、推动《商界》成长的各阶层的读者朋友……,被业界同行们称为集编刊、发行、经营、效益于一体的《商界》现象。
  2005年1月,《商界》杂志开始了它的扩张步伐。从2005年至今,《商界》通过合作兼并之路,相继出版了《商界•时尚》、《商界•评论》、《城乡致富》、《城市地理》、《中华手工》、《家人》等杂志,同时“商界在线”网站正式开通,手机杂志也提上议事日程。《商界》从十年磨一剑的“生根期”,走到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深耕期”。从单纯的期刊发行加广告的赢利模式,推进到期刊行业整合、期刊活动平台的赢利模式;我们也开始从媒体的平面传播形态,推进到多元、立体的传播形态。
  
  媒体的管理机制应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
  
  很多人认为,媒体最重要的资产是人,这不无道理。但在我看来,或者《商界》的实践证明,媒体最重要的核心资产是能够塑造出合格人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
  十四年前《商界》杂志初创时期,各个方面都很缺乏实力。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在当年立足重庆却要做全国性的文化产品是很难的,要做全国性的商业财经杂志更是难上加难:文化、人才和资源极其短缺,商业氛围、操作和理论的前沿程度都很落后。所以我们是在人才和资源的双重夹缝中曲折求生。当时的情况是文人不懂商业,商人不写文章,《商界》杂志要月月拿出感动商人、抚摸商人、指导商人的文章,难度不是一般。它逼使我们去思考出路,逼使我们去考虑一个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的历史性难题:如何管理和塑造在中国的文化熔炉里锻造出来的文化人?
  我们的第一任编辑部主任,来杂志社很久以后,有一天问我什么叫“利润”;我们的第二任编辑部主任,来杂志社以前是学哲学的,从未在企业经营环节上呆过。他们都有很强的写作或思考能力,但他们又都有很浓的个人缺陷和偏见,他们代表了我们身边几乎所有能写作和工作但却不懂经济的文化人。
  那么一个优秀的媒体人应该是怎样的呢?以《商界》为例,在我看来,这本杂志由纯粹的文化人办不好,纯粹的商人也办不好,由纯粹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更办不好。它需要三者的结合,需要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这个要求难坏了我们的团队骨干,但我们只能这样去要求,并持之以恒地定向去塑造他们。我们要求媒体管理者成为既懂编刊,同时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要求编辑、记者无论是选题、采访还是写作,都要一方面尽量贴近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时又不被光怪陆离的市场经济现实所湮没;我们要求每个采编人员不仅能制造选题策划,还能有效地落实执行,包括有效地调动人力财物所有的资源,为刊物的核心宗旨服务。这些年最大的体会就是,中国的文人最难管理,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作为一个媒体的领军人物,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团结、沟通、融入在他们之中。14年来,《商界》杂志出现过多次人才流动,有的人甚至是三进三出,但《商界》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管理机制,足够强的包容心态,你很难去接受这样的现实,也很难去承受这样的内部的人员震荡。
  在中国,媒体的管理问题,或者说面向市场的文化单位的管理问题,还是一个人们刚刚意识到的新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刊发展必须走品牌建设的多元化之路
  
  中国社会的现实,决定了中国期刊发展的极大空间。这个社会现实是: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时期,使中国人对人文精神产品将产生持久需求 ;二、互联网带来的资讯焦虑时代,使人们在价值评价混乱中渴望稳定权威的价值判断 ;三、城乡二元化结构、贫富差距、阶层分割的长期性,导致不同生活习惯下的不同阅读习惯将长期共存;四、中国社会阶层长期睦邻杂居的焦虑感,导致文化与精神产品族群认同与分类的加强;五、中国人的文化特征与纸质媒体的特有魅力相互契合,可以认定阅读纸质期刊永远将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阅读习惯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期刊经营和创品牌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相反,它成了门槛越来越高的行业,成了“看上去很美、摸上去很烫、背着又沉重”的“文化十字架”。其原因除前面所述以外,还在于这个行业本身有更大的复杂性,需要期刊界领军人物们有更长远的目光,更创新的思路,更精确的操控能力。就这一点,不久前在一次业界峰会上我的发言对它有些认识,在此概括如下:
  1.业界同仁必须改变观念,把每一本期刊当成一个企业、一个产品甚至一个项目来经营。中国大多数期刊几年前乃至于现在,在经营上还没有完全解脱体制上的束缚,多数还是事业单位,靠国家财政拨款过日子。中国期刊首先是体制要改,其次是办刊人的观念要变。
  期刊自身的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是决定期刊成败的根本。如果期刊是个公司,那么杂志就是产品,产品的定位、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牌塑造、产品的市场推广,等等,它要完成的所有经营管理过程无疑与一个公司的发展完全一样。
  2.当今市场,任何期刊,只有多元化全方位地运用期刊资源边际效应,才能产生综合效益。比如,以期刊为龙头,加强产业整合及咨询、会展、活动、培训等相关业务,最大限度发挥期刊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边际优势,是期刊发展的增量路径之一。
  3.省略,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责编:周 瑾

推荐访问:通俗 理性 理性的通俗 理性 理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