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回家过年时】我想回家过年时找人替我上班几天

  尽管全球化进程使许多东西化解,但回家过年的执着,显示着中国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的永不化解。      又到回家过年时。在北方,遥望我的家乡贵州――那片充满了生机活力的层峦峻岭,那片把我抚养成人的“富饶的贫困”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思念。
  想回家过年!到车站、码头、机场一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哪管“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哪管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从人群中,找个农民工兄弟打听,辛苦一年,为何把钱花在路上?他会毫不犹豫告诉你,家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宗坟墓、家乡水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从人群中,找个学者请教,君作何感?他会引经据典感动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报刊里,找个名人问问,过年何意?冯骥才说,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望着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浩大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张颐武说:“春节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是对自己文化记忆的顽强保留,也是对家庭、亲情等重要文化价值的坚定守候。”
  是的,一部世界史,四大古文明,为何唯有中华文明延续到今不曾中断,历经蹉跎不掩辉煌?我想原因之一,就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这种最为顽强的文化记忆,最为深沉的文化认同。这是树根对泥土的眷恋,是水滴对大海的皈依。这种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一到过年就浓烈释放,年复一年可代代相传。尽管全球化进程使许多东西化解,但回家过年的执着,显示着中国人眷念家人故土之情的永不化解。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许多传统决裂,但一到过年,“家和万事兴”又重新开张,“和合”文化又大放异彩。过年就要回家。11年前的春节晚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大江南北,感动无数人。11年后又是年关将至,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常回家看看”竟然提升到法律保障的高度。
  最感人心是母爱,念兹在兹乃乡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我的故乡――贵州,那里的共青团员们就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动员他乡游子,为促进自己贫困的家乡发展做贡献。此举谓之“春晖行动”。一个朴素的口号、朴素的行动,六年来应者云集,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教授、企业家、公务员,还是莘莘学子、务工农民、华人华侨,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参与到反哺故土亲人的行动中来。真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升华了的亲情乡情。
  爱己与爱人,尽孝与尽忠,爱乡与爱国,在中国的“年文化”中,是那样自然地相连。
  又到回家过年时。顶风冒雪、星夜兼程往家里赶路的游子们,心中缠绕着怎样的一番情结?
  ――家,是为我们心灵“给力”的、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结”;
  ――年,是为我们民族的年轮增添缜密和厚度的、生生不息的“同心结”;
  ――而“年文化”,牵动着为我们的大“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心同德同奋斗的“中国结”。

推荐访问:年时 又到 回家 又到回家过年时 离乡的人儿回家过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