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货出山_“黔音”出山

  “稀奇古怪、咫尺神秘!”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曾经对故乡贵州发出这样的感慨。而今,一台经过两年精心打磨,精彩炫目的原生态歌舞汇慢慢揭开了贵州的神秘面纱。这就是由贵州黔艺宝与省文化部门联手打造的原生态歌舞汇《赶黔音》。自今年3月1日正式亮相以来,《赶黔音》以其独特的魅力向国际国内诸多游客展现了多彩神秘的贵州,并逐渐成为宣传贵州原生态文化的又一品牌。
  
  家门口上演“非遗”“大戏”
  
  粗犷的鼓点、浑厚的芦笙曲、精美的服装、闪耀的银饰、绚丽的舞蹈……贵州省博物馆雕花茶楼内每晚八点上演的《赶黔音》给观众带来一个美妙的夜晚:仿佛让人梦回苗乡,化身那苗家的阿哥阿妹,站在苗家的吊脚楼下载歌载舞。《赶黔音》的寓意就是赶去参加一场古朴神秘的贵州民族文化歌舞聚会。赶上了《赶黔音》,就赶上了贵州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盛宴”。
  《赶黔音》包含的节目并不多,但每个节目都经典、精致、精彩,《苗族飞歌》、《祝酒歌》、《侗族大歌――蝉之歌》、《十二月劳动歌》、《台江反排木鼓舞》、《侗族史诗―珠郎娘美》等无一不各具特色、享誉海内外。不仅如此,节目中更融汇贵州获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比如苗族芦笙、傩戏绝技等,都以崭新的面目呈现在观众与游客面前。
  为扶持这台传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舞盛会,省文化厅为歌舞节目创作倾尽心血,组织编创人员对剧目进行严格筛选,采集“非遗”精粹,尽可能地让每一个节目在有限的舞台上展现最精彩的一面;省文物局派出专家进行把关,尽可能让歌舞原汁原味……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中,“黔音”越发激越悠扬,荡气回肠。
  
  原汁原味原生态绽放国际魅力
  
  余秋雨到贵阳时曾说,原生态的绚丽歌舞,被封存于类似贵州这样的贫穷村落里,它的重新发现,自然会引发全国性的热潮。《赶黔音》的亮相就是把封存于贵州大山深处绚丽的民族歌舞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为了最大程度地真实再现贵州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赶黔音》不仅注重节目编排质量,而且在表演场地、服饰、道具上都下足功夫。
  黔艺宝古朴的雕花戏楼虽然主体采自汉族戏楼风格,但是在周边的装饰上加入了苗族的木门、银器等特色装饰。为了营造高品位的原生态现场感,雕花戏楼采取了小剧场的设计,没有高高的大舞台,所有演员表演没有话筒,没有现代乐器伴奏,观众可以零距离接触原生态的节目表演,仿佛身临其境。
  参与《赶黔音》演出的30多位演员,全部来自贵州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他们既是这台歌舞的表演者,也是这台歌舞的“原创者”,因为每一首歌、每一个舞蹈都来源于他们最真实的生活。
  自今年年初以来,《赶黔音》已接待了台湾、美国百老汇等观光访问团,获得好评如潮。来自台湾的游客说:“没想到贵州的民族文化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这是到贵州旅游最大的收获。”美国百老汇百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大奖的亚裔剧作家、著名美籍华裔编剧黄哲伦看完演出,感慨地说:“节目非常精彩,有些元素我们都可以用到百老汇剧目创作里。”
  
  “黔音”出山天地宽
  
  “从《赶黔音》歌舞汇策划出那一刻起,走市场化经营之路的方向就已确定。”黔艺宝的负责人杨成勇坚定地说。
  《赶黔音》在和贵州旅游业紧密结合把游客“带进来”并努力把该节目打造成贵阳市民文化娱乐活动地的同时,也在探索年底到外巡演的路子。杨成勇坦言,这既有走出去的愿望, 也有经营压力的驱动。为了在贵州旅游淡季能保存这样一支自我培养和艰难磨合形成的演出队伍,杨成勇想出了“黔音”出山,外出巡演的思路。
  经过精心的筹备,《赶黔音》团队整装待发,目前拟定巡演地是深圳锦绣中华、海上田园及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春城洋溢华夏情”活动……身为贵州人的我们默默祝福,“黔音”出山,走出一片广阔天空,走出一片精彩的天地。

推荐访问:出山 黔音 “黔音”出山 当代贵州期刊 孔学堂书局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