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书记”蒋惠】孝女哭灵

  2011年9月9日,巴南区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窗内,节日喜气在欢声笑语中洋溢。社区里的十多位空巢老人聚集于此,吃月饼,嗑瓜子,快快乐乐过中秋。
  社区党委书记蒋惠,一直陪在老人们身边,嘘寒问暖,谈天说地……那股子亲热劲儿,就像一家人。
  在蒋惠心里,空巢老人就是她的家人。多年来,她不仅主动和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还发动社区党员,联系相关部门,创新出一套全社会共同照顾空巢老人的新机制。
  
  终点・起点
  
  空寂的房间,昏黄的灯光,飘着异味的空气……在这些元素组合成的画面中,一位八旬老人斜靠在木椅上,浑浊的双眼放射出一丝喜悦的光。
  “我高兴啊,好久没人来看我了……”老人抿嘴笑道,脸上的皱纹聚集成条条深沟。
  在2008年11月的一个傍晚,蒋惠见到了这幅让她至今难忘的画面。
  这天,随着“三项制度”在全市推开,蒋惠到空巢老人江成富家走访。
  由于子女在外地,81岁的江成富长年独居。由于没人照顾,江成富遇到头疼脑热,生活就不能自理。由于没人陪伴,老人常几天都不说一句话,寂寞像无边暗夜一样笼罩着苍老的心……
  望着江成富眼中的渴望,蒋惠的心被猛然揪紧。
  “老人家,以后我每天都来陪你!”她说。
  此后三年,蒋惠和江成富结成对子,每天都来到江家,给老人送菜送饭、洗衣擦地,还陪老人聊天、看电视、听广播……
  蒋惠的到来,让孤寂老人倍感温暖。
  今年8月,江成富含笑而逝。蒋惠主动帮助办理老人后事,让江家人异常感动。
  在蒋惠的陪伴下,江成富老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而对蒋惠而言,爱心之路才刚刚开始。
  
  “大家的女儿”
  
  2010年春节前夕,化龙桥社区的一单间宿舍里,69岁的大娘李正容正向窗外张望,寻找“干女儿”的身影。
  刚才,李正容接到蒋惠的电话――这个“干女儿”要来看她。
  大娘立即坐不住了。
  过去多年,李正容一直一个人生活。几十年前,年轻的她跟着丈夫远赴河北邯郸工作。可由于不适应异乡生活,她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丈夫和儿子,只身回到故乡重庆。
  她成了蒋惠的又一个牵挂。
  结识李正容后,蒋惠隔三差五就给老人打问候电话;逢年过节,她也总会提着水果陪老人聊天;老人生活遇到什么困难,她会在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
  这一晃就是好几年。
  “以前,我最怕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儿子很少来看我。”大娘说着,眼中盈满泪水,“现在,我老是盼着过节,因为蒋书记会来……”
  对于李正容来说,蒋惠已经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和李正容一样,刚失去女儿的彭光福、瘫痪在家的梁廷彦……三年中,社区里的十几个空巢老人都成了蒋惠惦记的亲人。
  有人说,蒋书记成了空巢老人们共同的女儿。
  听到这话,蒋惠只是笑笑。
  她知道,要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仅凭一己之力还不够。
  
  爱的接力
  
  “小张,我们家的下水道又漏水了,请你有空过来看看。”
  “小张,我有点感冒,请你帮我拿点药。”
  “小张,还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到我家来吃团圆饭嘛。”
  …………
  这些天,社区工作人员张雪的电话变成了“热线”。
  这位“80后”党员和空巢老人杨发正夫妇结成了对子。杨发正今年78岁,她的老伴长年卧床,生活难以自理。他们的老屋也经常屋顶漏水、下水道堵塞,让老人闹心不已。
  “现在好了。”杨发正说,“小张来了,我们有依靠了。”
  “蒋书记工作那么忙,多年来还一直坚持照顾空巢老人,我们年轻党员更不能落后!”张雪说。
  2010年,在蒋惠的带动下,社区里的党员们纷纷加入照顾空巢老人的行列。蒋惠将党员们组织起来,建立了“红岩党员服务队”,每位队员和一户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慰问、帮扶。
  “加入了党员服务队,我们自己也很有收获。”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敏说,“就像蒋书记说的,空巢老人其实更需要精神上的帮扶。我们给他们打个电话、陪他们聊聊天,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
  和社区其他党员一样,刘敏和61岁的张吉贵夫妇结了对子。
  “一对一的定期慰问、帮扶,可以及时发现、解决空巢老人遇到的各种困难。”蒋惠说,“红岩党员服务队”的诞生,让社区形成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
  而蒋惠希望的,还有更多。
  
  爱的联动
  
  2011年中秋节前夕,化龙桥社区大院。
  区人民医院团委书记陈雁,带着各科室医护人员,再次来到这里,为老人们开展义诊。
  “蒋书记联系我们到社区为老人们开展义诊和医疗健康讲座。”陈雁说,“作为辖区单位,我们有义务为社会作一些贡献,蒋书记和社区正好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载体。”
  空巢老人身心都存在各种问题,更需要专业帮助。
  化龙桥社区所在的区域大党委给了蒋惠灵感。
  “在大党委建制内,一共有22个驻区单位,涵盖医疗、教育、社保等系统。”蒋惠说,如能建立一种联动机制,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为社区服务,那么空巢老人的问题解决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2009年,通过蒋惠的多方协调,化龙桥社区争取到来自辖区各单位的支持,建起全区第一个空巢老人托管中心,用来照顾有特殊困难的老人。此外,蒋惠又多次找到各个驻区单位,请求它们提供各种援助。
  通过与驻区单位联手,社区为老人们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从医疗义诊到免费健身,从各种娱乐到体育比赛,林林总总,一应俱全。
  “儿女虽不在身边,但蒋书记和社区让我们不再孤独!”空巢老人张吉贵说。去年冬天,老人得到了社区联合驻区单位赠送的暖手壶。手里拿着暖手壶,张吉贵心里也暖了起来。
  今天,在化龙桥社区的老人们口中,“孝女书记”蒋惠的名声到处传扬。在“孝女书记”带领下,社区里的爱心接力也在不断延续。
  
  【幸福数据】
  ●目前,我市在8605个村、2308个社区党组织建立落实“三项制度”。三年来,全市共接待群众476.6万人次,走访群众4622万户次,覆盖97.8%的城乡居民户,撰写民情日志4168页,建立民情档案21.6万册;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366.4万件,帮助解决308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6.5%。
  ●两年来,全市有26.1万名机关干部深入164.8万户农家,亲身体验农民之苦、了解农村之难、化解群众之怨,不但普遍受到了刻骨铭心的教育,认识到这是“思想上的第二次入党”,更重要的是与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增进了鱼水深情。
  ●两年来,全市20万名机关干部下访群众200万人次,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95.9亿元,累计化解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20.7万件次,从活动中直接受益的群众达600万人。2010年,全市群众信访总量比活动之前的2007年下降了接近一半。
  ●两年来,全市共有47.4万名干部职工与57.6万户困难家庭结为亲戚,帮扶钱物18亿元,送去致富项目21.1万个,解决困难83.4万个,使干部与群众之间建立起了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和友情。
  
  【幸福语录】
  以前到村支书家办事开证明,我要翻三座大山,有时候村支书到乡上开会,我就白跑了。现在根据“三项制度”办事指南,我只需要一个电话,村干部就会帮我把证明办好。
  ――万州区普子乡虎头村村民黄兴木
  
  过去赶车找干部,现在办事不走路,老百姓打心眼里欢迎“三项制度”。
  ――江津区大桥村村民周辉荣
  
  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农民办事的。
  ――80多岁的丰都县高家镇汶溪村二组村民李国珍
  农民最实在,谁为我们真心办事,我们就拥护谁。现在市上、县上、镇上都在帮我们搞发展,我们感到有希望,有想头,有盼头。这么干下去,繁荣村可真是要“繁荣”了。还让我们一些老党员感到高兴的是,现在的“三项制度”,村干部经常到农户家里解决问题,让老百姓心里踏实。城里头的干部和年轻娃娃,也来与我们吃住在一起,帮我们锄草栽秧,与我们一起谈心,我们真是感到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武隆县桐梓镇繁荣村村民李世荣致信市委书记薄熙来
  
  堂堂的市发改委副主任,还会用火钳夹着火炭点烟,没有一点架子,一看就是来真心帮我们的。
  ――城口县岚天乡红岸村农民冉茂品称赞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
  
  说实话,以前我们要见上面的领导很难,现在,上级领导就住在我家里,有话想说就说,太方便了。
  ――万州区黄柏乡向龙村二组组长向美文
  
  多亏城里的“亲戚”,帮我们修了路,种的山椒、花生在家门口就能卖钱,家家户户的荷包硬是要鼓起来了!
  ――忠县善广乡上坪村村民王家成

推荐访问:孝女 书记 蒋惠 “孝女书记”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