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情况,我们以“问题式”借鉴探讨“开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印证式”借鉴分析“非平衡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情况。以“正反式”借鉴认识“非线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以“印证式”借鉴回顾和提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涨落”。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放;非平衡;非线性;涨落
  [作者简介]蒙健�,讲师,法学博士,玉林师范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教师,广西
  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030-06
  
  耗散结构理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创立,这个关于开放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理论,指出耗散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系统自我发展的结果,解决了发展是“由谁推动”和“如何推动”的问题。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地理系统和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等领域,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情况,我们以“问题式”借鉴探讨“开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印证式”借鉴分析“非平衡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情况,以“正反式”借鉴认识“非线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以“印证式”借鉴回顾和提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的“涨落”。
  
  一、从“墙”到“门”的开放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前提
  
  在科学发展史上,人们总是觉得用封闭系统更加容易思考,因为封闭系统好像适合于决定论的公式。事实上,决定论式的推理判断是“拉普拉斯妖”,一直在迷惑着人们努力追求“简单性”的双眼。自然也好,社会也罢,物质也好,精神也罢,复杂结构和复杂系统才是其本真面目。相信“现实世界简单性”的信念是“一种谬误的理想化”,所以,“我们宁可说,复杂性的本性是物理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共享的东西”。“科学的兴趣正从简单性向着复杂性转变。对于微观世界简单性的信念已经被打破了。这个转变引导我们把重点放在新概念和新办法上”。随着经济、文化的多样化,主体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变与不确定的时代已悄然来临。“我们今天正在从一个封闭的、一切都已给定的世界逐步走向一个不断变革、进化、发展,不断产生新事物的开放世界。”
  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独特的“墙”文化,其主要体现为“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风格。现实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左右和影响,其中也有一堵堵“墙”。敢于开放,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理论或方法,都是对自己有自信心的表现。开放,意味着宽容、包容的心态,也预示着光明的前途,更是发展的前提和方式。在信息爆炸、知识激增、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须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我们认为,“一个全面的开放教育体制帮助学习者在这个体系中能够纵横移动,并扩大他们可能达到的选择范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不是封闭系统,与外部多种因素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纯粹的“闭门修炼”只会是“死水一潭”,看似平静的、稳定的平衡表面,往往预示着细菌的繁殖,终将导致死水变成臭水。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需要一层层的涂抹,那么,开放就是它的“底色”。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开放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这一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和其他工作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为理念、对象、方式、过程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正如花盆里栽不出参天大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中要实现从“墙”到“门”的开放,引入信息负熵、资源负熵、市场负熵、人员负熵等。
  冲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围墙,打开对外交流的大门,我们应该注意的是:(1)“门”的开放的特点是:一是开放有界,即相对独立,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为开放的前提。二是开放有度,这里的度既包括程度也包括角度。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无限制、无选择的,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虽然说适用为本,该选的要认真选择,如对自然科学方法;该舍的则舍,如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该裁的则裁,如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开放有界”和“开放有度”的结合。才能构筑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之门。(2)逐步树立开放的观念。开放的意识、开放的视野是开放局面形成的思想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息息相联,我们不能闭门想方法、凭空造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熟能生巧,也可能因循守旧和墨守陈规。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个工具能做到“药到病除”,我们要主动查找问题,而不是被动应付问题。也就是说,必须具备“降熵”意识,及时地意识到并适时地对系统内部的熵增进行调整和控制。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大局出发去考虑。执行者从具体过程来考虑。(3)资源的寻找和开发。从具体的措施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外部环境和资源的寻找和开发,主要有主动吸收、认真筛选、适应调节和整合利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事物发展中的“惰性”,有压力、有危机感,是激发活力的原因。通过开放引入外来力量的冲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身发展中的“惰性”。发挥出“鲶鱼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建设中,大胆引进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积极吸收各学科成果。在方法的研究方面,也不局限于教育部门和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力量的引入是不错的尝试。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实现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单一研究与综合研究、封闭研究与开放研究、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划一研究与区别研究的结合。
  
  二、非平衡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之源
  
  开放是形成耗散结构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普里高津发现形成耗散结构的推动力是:“在所有层次上……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平衡使‘有序从混沌中产生’。”发现“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耗散结构理论实现了“对称破缺”,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中国传统思维中以对称为标准的审美情结和“平衡则井井有条,不平衡则天下大乱”的思维定势。平衡态是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各个部分不随时间发生任何变化的状态。所以,平衡态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定态,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非平衡态被认为是一个阻止出现与平衡有序一致的结构的瞬时的扰动。”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非平衡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中。存在着的差别或差距、梯度或层次、矛盾或磨擦、争议或争鸣、缺位或不足等相关的情况。非平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 法发展的源泉。(1)有助于发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的方法。通过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内部的差别或差距,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如为了解决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往往对社会上比较有效和流行的方法,如管理方法、心理方法、文化方法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和研究较多,甚至主张用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本身就是带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但是若把方法的科学性、教育的规律性和学科的学理性与实用性对立起来,这实在是本末倒置了。(2)有利于分析问题。无论是什么系统。如果它一直处于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态中,没有矛盾,没有起伏,没有争鸣,我们将难以分析其状况。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方法和显性方法。显性方法和隐性方法是相对而言的,二者在表现形式、影响、效果等方面有所区别。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采用正面的、直接的和灌输式的显性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随着各种现实情况的变化。显性方法的一些局限性逐渐显现,如覆盖面的限制和作用力的强制性等,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一类方法。显性方法作用公开、直接、规范、鲜明。其系统性非隐性方法可比。其中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也对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明显的作用。隐性方法由于具备独特的间接性和诱导性,产生影响虽不易觉察但作用持久的特点,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如文化方法、活动方法、大众传媒方法。对于二者,我们应该持的科学态度是。既不断改进和创新显性方法,又积极发展隐性方法,使二者相互补充,明暗相间,共同发挥出最大效益。(3)有助于解决问题。平衡态下的系统四平八稳,看似毫无破绽,既使存在问题,也让人感觉无从下手。然而。“对称破缺”使系统中的问题暴露,也给了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可以弥补存在不足之处,如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概念进行广泛讨论,集思广义。我们可以化解矛盾,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现实需求的问题,通过创新借鉴,不断满足新问题对方法的要求。我们可以平息冲突,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操作性与理论性、学理性与科学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创新方法,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中的角度转换问题。
  
  三、非线性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内部动力
  
  线性发展观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经典的动力学理论,从时间的可逆性和现实世界的简单性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出严格的、机械的决定论。这种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状态,就可以根据普适的动力学定律,推演出它随时间的变化所经历的一系列状态。就好像根据逻辑推理的基本前提,可以演绎出结论来一样。拉普拉斯把这种决定论推广到全宇宙。得到了著名的拉普拉斯决定论。按照拉普拉斯的观点,未来已经包含在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给定了的。对任何事件从理论上都可以作出决定性的预言,不会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这实际上是一种宿命论观点。和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宗教神学没有什么区别。普利高津把这种决定论视之为“经典科学缔造的神话”,把它叫作“拉普拉斯妖”。他指出。这种决定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个僵死的、被动的自然,其行为就像一部自动机,一个机器人,“一旦给它编好程序,它就按照其程序的规定不停地进行下去”。在一个系统中,如果要素之间只存在线性作用,那么,不能促进系统各要素之间既竞争又协同的相互制约的双向效应和相干耦合、反馈和牵制的双程效应。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系统内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耗散结构产生的自组织力,所产生的相干效应、突变效应、临界效应等是系统存在和进化的重要条件。它们所形成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以立体网络的形式存在,决定了系统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速度,所以,“非线性是有序之本”。系统由于线性作用和非线性作用而出现不同的演化状况。如下图所示: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非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成要素多样、影响因素多变,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非线性关系。非线性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1)发挥相干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间的关联与合作。我们要实现既定目标,某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单独起作用的。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互间的关联属性加以考察方法的系统性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个方法的作用只有与其他方法相联系才得以发挥,这是方法相互间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从这个角度看,单一方法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也难以真正发挥的。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的“明暗相间”,强制性方法与说服性方法的“软硬兼施”。务虚方法与务实方法的“虚实结合”,融情方法与入理方法的“情理交融”,自律与他律的“内外结合”,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互之间形成辩证逻辑关系,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2)形成牵制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外要素之间的整合与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论的理论指导;它与社会发展状况、社会环境和实践息息相关;它与教育者、教育对象、管理者直接联系。所有这些内外要素都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牵制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它们协调与否、能否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合力能否形成的关键。(3)增强反馈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完善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而发挥作用的。这个过程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提供了舞台,也是对方法的检验。各个要素之间的反馈作用,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与发展的良机。“互动的、解释的、重复的过程永无休止地扩散下去。它将界定教学这来自‘上帝笑声的回音的’艺术,一种创造‘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要求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王国’的艺术。”(4)探索融合机制,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地以借鉴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的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方向。现代科学方法是二十世纪的科学智慧结晶,最集中地体现现代科学的非线性、非确定性的思想,并体现现代科学的构造性和综合化的特点。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综合化思维、多元取向、非确定性观念和自由创造精神,都在深层次的意义上得到现代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滋润。(5)非线性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线性思维的结果是决定论,但从世界的本质来说,却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体。因而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事物都具有相互关联性,而且关联的敏感会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气质,微小的扰动在适当的条件下,即使是最小的不确定性也可以和可能发展到令整个系统的前景完全不可预测。所以,非线性如同一个系统中的“幽灵”,给系统演 化发展带来了多重可能。“在靠近分歧点的地方,系统呈现出很大的起伏,这一点十分显著。系统好像在各种可能的进化方向之间‘犹豫不决’,著名的大数定律在其通常的意义上被打破了。”
  
  四、随机涨落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革与创新的触发器
  
  涨落是系统的某个变量或某个行为平均值发生或多或少的偏离。是对系统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的一种诱导、触发、契机、启动或推动。涨落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绝然不同的作用,分为“微涨落”和“巨涨落”。在一般情况下,涨落只是偶然的、随机的、杂乱无章的,因未达到某种强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和消失。“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在分支点之后,涨落却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它担当了非平衡相变的触发器作用。即随机的小涨落通过相干效应不断增加形成‘巨涨落’。使体系由不稳定状态改变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所以,“涨落是演变的触发器”。“涨落导致有序”,一个小的涨落可以引起全新的变化。这个新的变化将剧烈地改变系统的整个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涨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系统使其偏离原来的发展路径的、不稳定的因素。对涨落的无意忽略,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可能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以敏锐的分析去把握和辨别系统中出现的各种“涨落”,以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复杂的情况。我们必须通过积极主动的控制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控制在这里是积极的行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发展中的各个变量都是涨落点。如理论研究、环境状况、教育对象等都如那“蝴蝶”似的。有效性涨落是耗散结构的动力场,是使系统形成有序新结构的关键。纵观三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涨落的“种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一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机遇。二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先进技术和手段。三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环境氛围和思想条件。四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提供比较、借鉴、交流、学习和吸收的机会。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契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积累和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成为必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支持和发展。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成立并设立一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一个内在的推动力量。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原则方法,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决定的作用。
  3 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直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开放发展。三十多年来,遍及全社会的改革和全方位的开放。既带来了经济基础、生活水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了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遵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在方法上不断创新。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化与多元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时代背景。开放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领域,冲破了原有的制约,为方法提供了发展条件,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正打破传统侧重单一封闭的发展环境和方式,主动借鉴、自觉适应,走开放式发展的道路。
  4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指导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提出的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各个领域的指导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指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在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以及根据目标、内容提出的新要求运用教育方法等各个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自觉的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发展过程中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反对物本发展观,克服自发发展观,突破片面发展观,避免对立发展观。
  5 新兴的系统科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先后形成的由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组成的“旧三论”,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出现的自组织理论学科群,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等。这些新生学科成果往往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线,以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独特的知识和方法。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对它们的理论成果进行有益的借鉴、以它们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等成为热点,这些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通过对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系统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使方法论的系统研究在把握复杂、大量、多变的事实及其联系的能力上向前大跨了一步。这些研究使一个观念得以确立。即:只要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个系统,就能够用系统科学方法论研究,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借鉴系统科学的成果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改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在创造性运用的前提下,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当然,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用、如何转化等等。
  6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输入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西方较成熟的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如实用主义教育方法论、价值澄清德育方法论、道德认知发展方法论、社会学习方法论等。由于这些方法论在实践运用中。所呈现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往往使它们产生巨大的影响。撇开西方各种德育方法中的阶级性和局限性。可以说其中有许多值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习的东西,比如其中从实际生活的出发点,突出隐性教育的方法,来源于一线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开放灵活的操作方法,等等。对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借鉴,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重要方面。
  7 新时期教育对象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提出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贯穿于教育活动过程、施加于教育对象的。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效果最直接的反馈者。作为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方法的发展与教育对象有着密切和直接的关系。我们必须准确而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情况,并以此作为选择、运用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前提。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在教育对象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比如,新时期大学生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思想活跃,受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影响较大;个性意识日益增强,包括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在政治上积极上进,关心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热点问题等,但政治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在生活态度上务实、宽容和多样化;对自身素质要求提高,但缺乏毅力。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8 现代科学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突飞猛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主要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直接改变传统的方法,从一本书、一支笔和一张嘴到运用多媒体;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方法的运用、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增加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网络教育法。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注意克服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责任编辑:周志华]

推荐访问:耗散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