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_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由于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运用语言,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而朗读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疑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注重起步,打好基础,激发兴趣
  由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相当少、理解水平很低,无法实现顺畅地朗读,因此在起步阶段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识字、朗读的辅助工具――汉语拼音。要引导学生通过拼音练习读字、词、句、短文,从而初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同时,在“看图拼音识字”和“看图学词学句”中,要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语言环境,巩固他们直呼音节的技能。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时,往往表现为一字一顿地读或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而不能按照正确的语调去朗读,读了之后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随着朗读技能的逐渐提高,在他们急于读得连贯时,又会出现读错字和添字、丢字的现象。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我们不要字字苛求,否则会压制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抑制他们朗读技能的发展。要在课堂上给他们留出充足的训练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去读。随着朗读遍数的增加,会使学生渐渐改变刚开始时“眼见一字,口发一音”的现象,变得眼动较快、看先于读,从而逐步地把一句词组、一句话作为认读单位。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把语言和画面结合起来,通过语言让学生来感受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他们了解读物内容的积极性,启发他们想象课文的图景,让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像电影镜头一样出现在他们眼前并牢记在脑海里,使他们对朗读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强化训练,指导技巧,培养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读得流利、正确、有感情,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课文主题。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只有对朗读的课文内容真正理解了,才谈得上表达出它的思想感情。这里所说的“理解”,不仅仅是读懂了词句的意思,而是要能深入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以至每一句话的音调和音色都会受到课文主题内容的制约,只有当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理解了,才能保证每一句话都朗读得正确恰当。因此,在学生朗读后,要引导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回答一两个问题,或完成一些练习等。随着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和对内容的理解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以及对词汇的识别和理解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读错字和添字、丢字的现象就会不断减少。二是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对课文的内容的深入理解是正确朗读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把理解的东西正确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因此,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首先要做到流利朗读,也就是不断读、不破句、不重复字句。要做到流利地朗读就不能够看一个词读一个词、看一个句子读一个句子,而是要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就要看下面一个词以至几个词;嘴里读这句话时,眼睛就要看下面一句话以至几句话。另外,在学生练习朗读时,教师还可以抽出难读的词语、长句,或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带领他们练读,为他们的朗读扫清“障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强化朗读训练,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逐步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就一定能够达到培养与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推荐访问:朗读 培养学生 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