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_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摘 要: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的制度环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奠定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上。因此,本文以下部分就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如何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内部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方面形成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在于,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最终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外部治理结构是指与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公司外部管理与控制体系,它们提供企业绩效的信息,评价企业行为和企业经营者行为的好坏,并通过自发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和约束企业及其经营者。公司治理架构应能确保有关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目标、绩效、关联交易、所有权与投票权、公司治理结构与政策和风险管理政策等信息能准确地揭示及透明化。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的制度环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奠定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之上。
  
   一、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为了使董事会正确决策,应建立起灵活多样的内部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既可以采用定期召开董事会的方式,要求经理层对公司的重要信息向董事会披露,也可以采用临时召开董事会的方式,就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进行决策;董事会成员还可以深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实地走访,获取公司经营的第一手信息;双方信息交流的方式既可以是报告式,也可以是答辩式;信息交流的载体既可以是纸介式,也可以是电子网络式,对于有条件的公司而言,可以通过公司局域网及时发布公司的各项信息,并进行加密,授予董事会成员最高权限,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浏览公司的最新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与外部会计信息披露有所不同,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更为集中、突出。重点在于经理层的意见与讨论方面,具体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诸如:流动性、资本来源等)、经营成果(包括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两个方面)、影响公司未来业绩的因素、投资状况、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案、营运战略、公司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人力资源状况及改进方案、研发状况、经营费用的控制情况、营销策略、销售渠道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
  
   三、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控制机制
  
   由于董事会掌握着经理层的任免权、报酬决定权,加之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合作特征体现为有限次的重复博弈,经理层倾向于主动、全面、真实地向董事会报告经营期的各项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与此同时,董事会还可以通过以下程序监督经理层的内部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其一,董事会成员可以咨询有关外部独立专家,获得公司所处行业的共同性信息,依此来判断经理层披露信息的可信度;其二,董事会成员也可以深入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实地走访,与公司员工进行广泛的非正式沟通,获取公司经营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与经理层所报告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对经理层的内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其三,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通畅的内部信息传递系统。上市公司应努力加快内部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最终实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流。
   内部治理结构主要通过产权契约,就公司控制权在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分配所形成的正式制度安排。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义务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由此我们可以预期会计信息披露整体质量的提高;而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义务配置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公司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构
  成的内部治理安排上。
  
   四、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看,内部治理结构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首先取决于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决定着一个公司所有权的配置效率,直接影响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及公司的经营绩效,从而影响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而影响信息披露质量。实际上,各国在信息披露水平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该国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来解释。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取决于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与分散程度:
   1.从股权构成来看,当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能有效激励他们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但是当机构投资者为最大股东时,机构投资者追逐短期投资收益的特性导致经理人员的短视行为,操纵短期盈余以迎合机构投资者,而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一定限度,导致“内部人控制”和所有者缺位,管理层为了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而利用手中绝对的会计权,滥用会计政策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从股权集中与分散程度来看,一方面,股权分散有利于提高公司决策效率和更有效利用信息,股权越分散,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但是股权的过度分散使公司的控制权实际上转移到职业经理人手中,加之众多中小股东出于自身能力和成本效益的考虑,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态,参与公司经营的程度低,导致会计信息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最近的研究表明,现代公司的股权并非分散型,而是普遍集中在控制性股东或家族手中,由于控制性股东或家族在公司中存在重大的经济利益,他们存在强烈的动机监督管理层。控制性股东或家族也可能通过背离“一股一权”、交叉持股和金字塔控股等方式以少量的现金流权控制大量的投票权来提升对公司的控制力,不仅使他们牢牢掌控了公司的经营决策,也控制着公司的信息披露政策。特别是,当公司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越大,诱使控股股东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反映真实的交易,而是基于掩饰利益侵占,利用披露管理、不披露或虚假披露与外部股东攸关的信息。
   以上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过多或过少,股权过度集中和分散,都无助于公司治理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设计最优的股权构成和形成适中的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
  
   五、董事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董事会作为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企业和股东之间的一种防护机制”和“保护企业和经理层之间的合约关系的机制”,是监督经理层的一个成本最低的内部资源。董事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而董事会效率取决于多种因素,诸如董事会的规模、独立性和行为能力等:
   1.董事会的规模。一方面,规模大的董事会中成员会有更多的代表性,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会计信息披露提高;另一方面,尽管董事会的监督能力随董事会成员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这种效益可能被大团体中沟通和决策制定困难而导致的增量成本所抵消,会计信息披露降低。
   2.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效率是其独立性的增函数,随着其独立性的增强,其监督CEO的激励越强。从现存的实证证据来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会计盈余越稳健性;非强制性披露与独立董事比例显着负相关。可以看出独立董事对财务报告监督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其独立性,还受其勤勉性和专业性等行为能力的影响。
   3.董事会的行为能力。一般而言,独立董事向市场传递财务报告质量更为可靠的“信号”,只有那些精通财务的董事财务有能力去这样做。因此,根据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存在将减少代理成本,它应当提高和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并监管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审计系统,作为财务报告的最终监管者,它能确保财务会计系统及其报告的质量。以上分析表明,如何合理确定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强化独立董事的勤勉性和专业性,是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彦,《我国上市公司财力信息披露现状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9年6月第四版.
   [2]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10年第4期.
   [3]冯玉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再探讨》,《财会月刊》,2009年第2期.

推荐访问:企业内部 信息披露 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