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国家同一性和对人种、民族的刻板印象探索性的讨论] 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

  摘 要:通过对日本大学生的数据分析,探讨了日本人的国家同一性和对人种、民族的刻板印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民族的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爱效应显著。此外,国家同一性和对国民印象的交互作用明显。表明国家同一性强的人,对自己国民的肯定性评价显著高于国家同一性弱的人。需进一步探讨国家同一性概念的定义和测量刻板印象的妥当性。
  关键词:国家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20-04
  一、研究目的
  如何定位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对我们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群体种类多样,我们同时属于不同的群体。有社会评价高的或者低的群体,有规模大的或者小的群体。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成员身份之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金盛华,2010)。在社会同一性理论中,假定了三个条件。第一,人们为了获得并维持肯定性的社会同一性而努力。第二,肯定性的社会同一性大部分是基于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进行的,有利于内群体的比较。第三,当社会同一性不令人满意的时候,人们会离开现属群体,而转移到肯定性的其他群体里。或者努力改善现属群体,使它成为较为肯定的群体(柿本,2001)。本研究中,在“社会同一性”研究的延长线上提出“国家同一性(National Identity)”。在社会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国家对个人的意识、态度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认为把国家的价值内化是社会同一性的重要构成要素。本研究中,把反映国家的价值内化程度的自我概念称为“国家同一性”。
  关于国家同一性的研究,从20世纪末开始因为国家间的纷争、民族斗争、少数民族问题等,在欧美的心理学界开始增加。“国家同一性以及与之伴随的感情,是人类动机的重要构成要素。它是比家人间的相互依附、经济上的进步,甚至比保护自己动机的欲求都要优先、强烈的东西”(Feshbach & Sakano,1997)。岩崎(2007)认为,“国家同一性是个人在和国家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稳定个人的存在感,维持自尊心的心理功能。”国家同一性是关系到个人对国家的肯定以及依附的强度,个人和国家的连带感,可以说还关联到对国家、对国民认识的一个自我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要正确认识不同的文化,并非是一件易事。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个词,是在1798年,为了表示印刷用的铅版而造出的词。李普曼是第一个把这个词用到社会科学上的人,并且他对此的定义为“是各种社会群体在我们头脑中的画像”。他在著作《世论》中如此写道:“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是看了之后再定义,而是定义了之后再看。外部的世界很大、很繁荣、很喧哗的混沌状态中,我们的文化已经为了我们选择了已经定义好的东西”(Lippmann,1987)。
  刻板印象,在我们面对和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起了很方便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与此同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原、岩男(1988)在面向留日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了日本人对外国人的国籍、人种、文化背景存在着歧视意识,并且有优待欧美发达国家人们的倾向。留日的亚洲籍留学生特别感到了日本人的人种偏见和歧视。研究中发现,日本人喜欢的所谓“外国人”,是有金发碧眼的欧美人。另外,中村(1995)在关于日本大学生对外国人的喜好的调查中发现,最受欢迎的是英国人。
  对人种和民族是否存在刻板印象、存在着怎样的刻板印象,是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根据国家同一性的强弱,对不同国家和国民的刻板印象是否不同。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国家同一性和对人种、民族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
  1.制作问卷
  (1)制作测定“国家同一性”的项目
  参考了刘京宰(2001)的研究,制作了反映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连带意识等的20个项目。其中,反映日本人对日本的归属感的项目,例如:“作为日本人我很自豪”,“日本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等。还有反映国际意识的项目,例如:“如果是喜欢的人,我愿意跟中国人结婚”,“如果有美国人的朋友,我愿意跟他搞好关系”等。回答从“非常不赞成①”到“非常赞成⑤”分五点评定。
  (2)制作测定对内部群体、外部群体态度的项目
  制作了10个表示日本人、中国人、美国白人、美国黑人特性的项目。例如,反映外表的“可爱”,反映智力印象的“聪明”,反映性格的“强势”、“内向”等。同时,添加了日本人、中国人、美国白人、美国黑人女性的四张彩色近照。这是为了给被试统一展示评价对象,并且对四位女性有比较具体的印象。
  (3)彩照的事先评估
  对于添加的四张彩照,为了区别个人的喜好,首先评估每张脸的美丽程度,比例平衡性等是否有差别。准备了“美丽”,“相貌端庄”,“脸部的比例平衡”这三个项目。均用“非常不赞成①”到“非常赞成⑤”的五点评定。把印刷有以上彩照以及3个评定项目的问卷交给来自中国、日本、法国、加纳等国的9位协助者。让他们进行客观评定后,把评定结果进行了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没有一项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项。因此,四位女性的照片,在客观的美丽或者脸部的比例平衡等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别。在相貌端庄方面,每张照片都处于平均水平,因此判断四张照片可以作为评定的刺激材料。
  (4)制作测定对具体国家和国民印象的项目
  对日本、中国、美国这三个国家,制作了“自由”,“富裕”,“脏”等,反映国家的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印象的10个项目。然后,对其国民分别制作了“勤奋”、“正直”、“不热心”的等10个项目。从“非常不赞成①”到“非常赞成⑤”的五点来评定。
  (5)对五个国家的喜好程度的测试
  对日本、中国、美国、法国、菲律宾这五个国家的喜好,从“非常讨厌①”到“非常喜欢⑦”的七点来评定。除了日本、中国、美国外,还添加了欧洲发达国家的代表国家法国和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国家菲律宾。
  整理了以上(1)到(5)的调查项目,附加一个封面,制作成了一本问卷小册子。
  2.调查对象
  以日本东京近郊大学生32名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0.2岁。
  3.实施问卷调查
  在上课时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开始之前,向学生说明了此次调查不是为了分析个人,而是看整体的一般倾向,不记名的。调查结束后,设置了提问时间,解答了被试对本次调查所持有的疑问。
  三、结果
  1.国家同一性强弱的分组
  首先对测定国家同一性的20个项目进行了项目分析。各项目的评定值和其他项目的评定值合计的相关在0.35以上的项目合计为6项。“国家同一性”的得分就用这6项的总和除以项目数来表示。为了确认内在信度,算出了克朗巴哈α系数为0.71,标准化后的α系数为0.72,这说明内在信度比较好。
  接着,把回答者在五点量表中的得分按照从高到低排列,排在最高的7人为“国家同一性”的强组(H组),排在最低的8人为“国家同一性”的弱组(L组)(因为存在相同值的人,所以人数不一样)。为了验证分组是否有效,以“国家同一性”的H、L组为自变量,“国家同一性”的尺度值为因变量进行了t检定。结果,H组和L组之间差异显著(t=12.49,df=13,p   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①日本人和美国白人的女性的“可爱”显著高于中国女性。美国白人的“可爱”显著高于美国黑人。②日本人和美国黑人女性的“知性”显著高于中国女性。③中国女性的“攻击性”程度显著高于日本人和美国白人女性。⑤中国女性的“整洁”显著高于日本女性和美国白人女性。⑦中国女性的“诚实”显著低于其他三位女性。⑧中国女性和美国黑人的“强势”程度显著高于美国白人女性。⑨美国白人和美国黑人的“有亲和力”显著高于中国女性。⑩中国女性的“有恶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位女性。
  以上的结果表明,被试没有特别地肯定评价白人女性,也没有特别地否定地评价黑人女性,即这次调查中并没有显示出所谓的对“人种”的刻板印象。但是,整体上对日本女性的评价高于其他三位女性,例如“可爱”、“知性”、“诚实”、“有亲和力”,可以说明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爱”的存在。
  3.“国家同一性”和对国家的印象
  以国家同一性的强、弱组作为自变量,对日本、中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印象作为因变量,进行了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各个项目的结果如下。①“独立”选项里,国家的主效应显著(F(2,24)=4.04,p

推荐访问:刻板 人种 日本人 日本人的国家同一性和对人种、民族的刻板印象探索性的讨论 谈日本民族个性与刻板印象 中国人对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