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个性化大学的断想] 断想

  大学在实施教书育人的同时,必定会展现出自身的文化面貌。因此,大学文化这个概念理应得到重视,并从个性化的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问题、探索途径,以利于我国的每个大学都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
  大学为什么要有文化的个性?从小的方面讲,在大学里从教和求学的人如果没有个性,
  就意味着没有创造,而没有创造的教师或学生可以随波逐流,却都是无作为的,有损于大学的贡献;从大的方面讲,没有个性化内涵与风格的大学无疑是庸俗的、滥竽充数的大学,因为它只能拾人牙慧,只能在误人子弟中走向没落。所以,个性既是一个学人的立足点,也是一个大学的生命线。
  在讨论教育问题的国外文献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西方的大学是极为重视独创性(originality)和创造力的。大学颁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认定独创性的成果(original work),并且为此制订有一系列政策措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当然是要鼓励独创性成果,摒弃人云亦云的所谓“论著”或“奖励”,扭转不学无术和言不由衷的风气。惟此,大学才可望成为真才实学的生长之地,而非敷衍塞责的乡愿之所。
  当然,这种境界不仅需要潜心钻研,而且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需要科学的制度和规则,要“把恺撒的还给恺撒”,让以学谋私者至多只能退居闲职,让立学为公、术有专精的人掌管公器,以便使系统的科学决策取代浮夸教条,让务实求真的教学和科研蔚成风气。
  经过长期建设并具有稳定风格的大学文化便会成为一种文化传统,每个奋发进取的大学也都为拥有光荣的文化传统而自豪,因为它是一所大学的社会声望和社会贡献的基础与标志。
  个性的文化,或文化的个性,似乎很抽象,却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如果我们从广义上把人界定为“动物加文化”一语,那么人区别于一般动物之处在于他不仅含有自然的进化,更含有文明的创造、奋斗的历程、存在的尊严。就是说,人固然出于自然又归于自然(人出于泥土也归于泥土),但人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断实现对世界和自我的新知,终于成了世界乃至宇宙中光荣的灵魂。所以人是征服各种险阻而进步的(有别于自然进化),他写出了自觉奋斗的历史,由此而获得历史尊严。作为教师,就应把人的这种进步与文化传播、个性培养、课堂教学等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学生的心智能力和历史水平(后者包含有人生观和道德水平),使学生的有益个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
  从创造和弘扬大学文化的主体来看,教师显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是他们塑造了学生,学生又传播了文化,散发了影响,播种了口碑。可见教师是大学文化的承担者和塑造者,直接决定大学文化的质量与水平。为了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有力的影响,做教师的确实应该“每日三省吾身”,自问“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鞭策自己和学生心贴心,为学生“空中加油”,对他们的个性施加有益的影响。
  最后,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个性文化这个概念中的两个方面——个性,文化。它们和人生、社会存在怎样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便可认定,压制个性的社会往往滋生极端平等主义或专制主义,最终使社会增“熵”,以至于死寂,东西方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我国作为典型的东方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更加注重的是集体主义和平等主义(不过最近有点相反),与西方社会的注重个人自主和个人主义恰成对立,如果将东西方的制度和文化取长补短,定会产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成果。
  从世界历史上看,趋同的社会总和自然经济相伴随,和低水平社会相伴随;趋异的社会总和商品经济相伴随,和高水平社会相伴随。所以,同与异构成了古代和现代的根本差别之一。这里说的异,就是变革,就是付出代价。无论是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赫胥黎那样的科学家,还是路德、培根、卢梭那样的思想家,每一个时代转折都催生了一代独具个性的改革者,每一代改革者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曾经宽宥过很多有个性的人物,但更多的却是扼杀了太多的个性。坚持个性,其本质并不是显耀自己,而是显耀人类,显耀人类中的个性精神。这样一想,我们对个性就会多几分宽容了。鲁迅所说的“未有天才之前”,实即“未有个性之前”,因为所有的天才都是有个性,甚至很有个性的。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天才出现,首先就要创造使个性得以生存的条件。历史表明,我们的社会总是讲牺牲,却牺牲最少(被动和盲目的不算数)。所以,求同于群体的人,实则是自保的,个人化的。而高尚的个性才是真正群体的,公益化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个性的庸人不仅因私害公,而且常扮演刽子手的角色。我们只要看看鲁迅笔下的“看客”,看看民族战争中为虎作伥的伪军,就很清楚了。当一个社会充斥着好好先生和不倒翁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就到了可悲地步了。
  总之,个性是随着时代条件而变化的。在古代,无论东西方,个性都是不受待见的,所以反封建的重要一条,就是解放个性。个性是与自由和宽容密切相关的,我们都记得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的社会也在日益自觉地建设更大的“个性容许度”。个性还是独创的先决条件,只有不同个性的人和事,才有推进文明进步的意义,因为是创造而不是雷同在真正推动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进步。
  在东、西方之间,个性本是西方社会比较重视的社会价值,而东方社会的中庸、守常、执道却为西方所缺乏,若两相结合,社会自能得到合理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建立合理的个性和谐体,这是人类寻求的目标,也是人的存在规律。
  当然,我们倡导个性,并不是要走向恶劣的个性化,那是一条通向闭目塞听、自由主义、损害公众的道路,是导致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渊薮。我们刚刚经过了雷锋50周年纪念日,学雷锋与“做自己”和“认识自己”并不矛盾,因为螺丝钉有同更有不同,都做相同的螺丝钉就会毁了机器。
  既然世界上从没有两片一样形状的叶子,那么你这片叶子将在风中发出怎样独特的哨音呢?别惧怕独特,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大家要爱护地球;地球上只有一个我,所以大家要爱护我。
  我相信,我们的每一所大学都有创造卓越个性的实力,只要励兵秣马、勇于开拓,每一所高校在人民性、民族性、国性、党性等众多的旗帜中,一定会增添一面杰出的个性旗帜。
  (责任编校:扬子)

推荐访问:断想 个性化 建设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