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中学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的科学。从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所有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都是物理实验,而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与科学家探索物理学的过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教师在教授中学物理这门学科时,不仅要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物理基础知识,还必须重视广大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研究从而得出物理规律。
  一、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验的探索性
  很长时间物理实验总是被老师从书本上照搬过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怎样操作,学生们也只会机械性的验证课堂上学过的那些理论知识,枯燥泛味的操作过程,又如何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要还是长久以来的教学方法本身存在着问题。为了让学生们自己产生对物理课、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充分的调动他们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主动性,自我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动性,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影像演示实验改为教师边讲边实验,把课本中的叙述实验改为操作性实验,以及对实验器材进行改进等。
  让学生像一名“科学家”似的主动探索知识,渴求知识,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总结、概括。学生也应多多动手、开动脑筋,更多的尝试实验设计、操作,通过自己获得更多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从而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功能。探索性实验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构思、独立分析,要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分析,概括出定义及定律。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定律公式的理解,了解了他的建立过程和物理意义,这对于将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生来说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要调整好理论与实验的顺序
  由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有强有弱,所以不是所有的验证性实验都可以放在理论课之前做,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由易到难、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来选择实验内容。例如:学生在对电路是怎样形成的尚未掌握时,直接将并联电路的实验演示放在理论课之前讲,学生就无法得知这个实验到底是通过什么理论产生的。但是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电路知识,知道了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R=R1×R2×R3....../R1+R2+R3....”.这个关系式的验证变为探索性实验,放在理论课之前研究。
  三、讨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创设情境让学生由惊奇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产生的过程,在哪种条件下会产生以及有哪些特征。要结合一些实验内容,尽可能的贴近于生活,配合一些生动有趣的视频影像,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物理实验产生期待。
  教师在演示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如“这个理论是在哪种环境下产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在另外一种条件下会不会有相同的结果”等,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讨论热情,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努力探索得到更多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小器材自己做一些小实验。如“利用针筒研究大气压是否真的存在,利用导线和小灯泡来判别哪些是导体”。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把这样小实验拿进课堂互相讨论、交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实验经验,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起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
  由于中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所以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观察什么以及如何观察。这时候教师要正确发挥其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仔细观察、做好测量记录的那些方面中去,引导学生注意各种现象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使学生对所观察的实验有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认知,而且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安装、操作仪器是否正确、规范。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测量所得数据的正确性,从而确保实验的成功。
  实践证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要独立分析、构思,又要亲自操作实验、观察过程与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技巧,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定理的理解以及了解物理定律公式是如何建立产生的。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验经验,对他们以后研究更深层次的物理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世红.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的实践情况[J]
  [2]尹继忠.从高考物理实验命题谈实验教学改革[N]
  [3]高向斌.走向合作性教学[M]
  [4]刘建民.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

推荐访问:初探 新课改 实验教学 中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