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手课堂会更精彩]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学生就是这台戏的主角,若我们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然生成往往会带给我们无法预约的精彩。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结合三位数加减计算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出示主题图,学生整理信息,课件同步演示:把书架上五层书移动成一排,看上去就像长方形。然后标出已知信息。
  师:要求还剩多少本,你打算怎样做?
  生:……(同桌开展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在纸上尝试解答。
  然后把学生的各种解法罗列到黑板上:
  (1)36+52=88(本)
  (2)185-36=149(本) 185-88=97(本) 149-52= 97(本)
  (3)185-(36+52)=
  (4)36+52-185=
  (5)185-36-52=
  师:黑板上是同学们的各种方法,能来说说你先算什么,再怎么算?
  生1:我是第一种方法。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课件演示),36+52=88(本);再从185里去掉一共借出的本数(课件演示,隐去上午和下午的本数),185-88=97(本),就是剩下的民间故事。
  教师统计,有这种解法的学生,将近四分之三。
  生2:我是第二种方法。先从185里去掉上午借出的(课件演示去掉36本,还剩多少本,185-36=149(本),再从149里去掉下午借出的(课件演示去掉52本),149-52=97(本),就是最后剩下的民间故事。
  教师统计,有这种解法的学生也将近一半。
  生3:我还用了第三种方法。先算括号里的,表示一共借出多少本,再用185减借出的88本,算出来的就是还剩下的本书了。
  生4:我用了第五种方法。从185本里先去掉上午借出的36本,再去掉下午借出的52本,就能求出剩下多少本了。
  师:×××同学,你用了第四种算法,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我想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再把借出的去掉。
  师:你的想法是对的,和第一钟想法是一样的。但观察这道加减混合算式,第一步36+52=88,无法再减去185了。那可以像第一种方法一样,分步列算式。今天就不考虑合并成一个算式。
  随之,教师擦去了后面的三个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被教师认可。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会认为孩子还小,由其是这样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好心”地帮助他们,不知不觉中当了学生思维的保姆,同时却也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大胆地放开手去。
  一、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与选择权交还给学生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上,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条件,利用多媒体,把书架上五层的书移动成一长排,就直接抛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还剩多少本,你打算怎样做?”学生在愣了一下后,同桌间开始展开讨论。有先算借出总数,再把借出的总数去掉的;有先去掉上午的,再接着去掉下午的;有分两步解答的……而教师则是尽量多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们进行探索,使每位学生有较多的思考、表达及获取知识的机会,充分地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完整的交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反思与交流,根据自己亲身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学习。
  二、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彼此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
  上面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有效地交流,教师特地设计了一张作业纸。二年级的学生交流的质量不高,他们在一起会进行讨论,可是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往往到小组汇报时会就忘记自己的交流结果,或者不会进行提炼总结,汇报罗嗦。通过作业纸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留下自己的思维痕迹,另外一方面也渗透了学生思考方法,碰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如何有序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罗列出学生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题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错误的又正好能成为反面的例子,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清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又一次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急于公布正确的解决办法,而是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理清两条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同时,使得内隐的思考过程得以外显,从而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共享多样的解题策略。可以看出这里教学的步子跨得很大,几乎都是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提问、发现、解决。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经过自己的探索得到发现,并在讨论,交流,甚至辩论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这不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培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联系生活实际,凸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归宿,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首先,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习素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其次,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教学的应用价值。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回忆买一套衣服情境、乘共车上下车等情境,再举一反三解决变化的新颖的问题,从而突出思路与策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
  【作者单位: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江苏】

推荐访问:放开手 课堂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