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山歌民舞荟萃】妈姑彝族山歌

  【摘 要】本文专门对彝族阿车(车苏)支系自称“纳苏婆”的彝族聚居区安龙堡乡进行了走访调查。他们主要生活在在石碑山下,绿汁江一带,这里交通闭塞,自然资源丰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是彝族毕摩活动的区域之一,这样独特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山歌民舞风格。
  【关键词】彝族;山歌;双柏县;安龙堡乡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群落里的一朵奇葩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和环境等因素,彝族支系繁多民族自称有多种,有一定的文化形态差异。为此笔者专门对彝族阿车(车苏)支系自称“纳苏婆”的彝族聚居区安龙堡乡进行了走访调查。他们主要主要生活在在石碑山①下,绿汁江②一带,这里交通闭塞自然资源丰富;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是彝族毕摩活动的区域之一,这样独特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山歌民舞风格,这里民族文化保存完好,民族文化相对发达。
  生活在双柏县安龙堡乡的彝族自称纳苏婆,隶属彝族阿车(车苏)支系。纳苏婆占总人口的90%以上是彝族聚居区之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与峨山、易门、新平、元江一带相通同属于彝语南部方言区。他们大多生活在石碑山下绿汁江畔一带,自古以来这里交通闭塞,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小民族文化保存得较为完好,民族文化相对发达。这里是彝族著名典籍《查姆》③的发源地之一。彝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生活在安龙堡的纳苏婆也不例外。唱山歌、跳民族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笔者对该地区具有特色的山歌民舞进行了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独具特色的阿噻调
  流行于双柏、易门、峨山、新平绿汁江流域一带。当地人用纳苏语演唱,演唱形式多样,可以有一人领唱众人合腔,也可以众人合唱、一人独唱。阿噻调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人类起源发展、山川河流、劳动生产、农事节令、爱情等。《查姆》一书里的叙事诗主要就是由阿噻调演唱,唱词多用五字句中间套入“阿噻、哟噻”等虚词。在唱的时候,领唱的人唱完一句时众人合唱“阿噻或哟噻”较为难唱,而今会唱阿噻调的人都已年迈,阿噻调正处于失传的边缘。它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的一代应积极的学唱这种调,让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二、广为流传的四弦调
  除该地区,也流行于峨山、新平等地,可唱可跳。“叶切比”意为跳四弦是该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舞蹈之一。形式多样,跳四弦石人们通常围成一圈也可以排成一排,有边唱边跳的,有四弦师傅弹着四弦琴领跳的。其中,比较古老而流行的曲调之一《腊子送落几》意为“骡子驮棉花”描写的是:“彝族劳动人民在新平的嘎洒一带赶着骡子驮棉花的情景,走蜿蜒崎岖的山路时艰难的场面”,而他们将累人的故事编成了动听的曲子。这里是云南四弦王子李富强④的家乡,现今李富强年事已高。然而,他对四弦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佩服,他屡创奇迹,为四弦调的传承与发展做了不少贡献,该地区50%的四弦爱好者均受过他的指导,因此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四弦王子”。
  笔者怀着对四弦的期盼,走进了当地四弦师傅施秉义的家中。他先前是说全完小的一名教师,年轻时对跳四弦很感兴趣,可惜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尽情的跳过一场四弦舞,后来退休在家清闲的生活与四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家的堂屋里挂着三个四弦琴,得知是他本人自制样式精美。四弦琴有四根弦,大多都刻有龙头龙头上系有用绸做的绣球;琴身有圆形和八边形两种在上面刻有各式花纹和图案;弹奏时发出来的声音清脆悦耳。“四弦调一般为七字一句也有五字一句的,内容有,生产劳动、叙事、爱情等。所唱的曲子基本可以由四弦调的一组旋律套用(同一简谱)唱起来比较容易有简单易学的特点,现在的四弦师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如施秉义自己写了一些调子,有歌颂新农村建设的、有根据该地区新的生活场景编的,这样更加的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于四弦舞有简单易学的特点而且表演起来形式美观,在该地区广为流传,是无论男女老少都适合跳的一种民间舞蹈。跳时四肢并用,其特点是双手在胸前打拍(每在胸前击掌一次为一拍)变化的主要是脚上动作,有在前方踢脚、向内踢脚、前后垫脚等动作要领。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地区还没有通电,以大众传媒(这里指广播电视)做为娱乐的载体是不现实的。因此,彝家人每到晚上就在空旷的场地上点起火把手拉手的跳四弦舞,来消磨时光,在四弦场上人们可以尽情的唱调子和对山歌,激情的打跳。特别是青年男女在火红的火把下难免会燃起爱情的火花。如今四弦舞在当地非常流行,无论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还是在校学生以及普通百姓都有会跳的;每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大家几乎都会聚在一起,用跳四弦来表达彝家人的快乐。比如:“搬进新家、起房子、谈婚论嫁”等喜庆活动都会组织跳四弦来助兴。
  三、对山歌常用的阿利则调
  是介于阿噻调与四弦调之间的一种山歌类别,内容主要有叙事、爱情等。只唱不跳,当地的山歌对唱以阿利则调为主,以五字为一句在句末加虚词“阿哥哎”声音美妙动听,用纳苏语演唱在玉溪的峨山、新平等地也广为流传,是纳苏山歌中的重要组成曲调之一。
  四、富有激情的花鼓舞
  是流行于双柏、峨山、新平等彝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彝语称“窄波比”在当地办丧事时要请花鼓班来跳(有驱魔赶鬼保平安之意)以前花鼓班的活动仅限于办丧事时的打跳,如今,花鼓班走上了各种娱乐舞台。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双柏县在说全村举办一年一度的“彝族花鼓节”。吸引四方宾客让各族人民欢聚一堂,让民族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峨山县也举办过大型的花鼓节。据了解该地区的花鼓舞先前是由峨山一带传入,至于彝族花鼓舞的来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据考证和普查结果表明,彝族花鼓舞最有可能是与安徽“凤阳花鼓” ⑤结合的一种彝族文化艺术形式。
  花鼓呈椭圆形、红色鼓身,用绸带系鼓斜挂于右肩,上面镶嵌有一面镜子据说是用来照妖魔。花鼓班一般由八人组成,表演时师傅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有箐鸡的尾毛并镶嵌有镜子,用绸带扎成的绣球系在上面,打跳时龙头是指挥动作以及图形变化的道具。其他四人背鼓鼓横挂在腰的左侧,左手拿白毛巾(由于跳花鼓时体力消耗大,毛巾除了用于道具的需要之外是为了檫汗),右手持 打鼓。另外三人分别打击镲、锣、钹作为伴奏。
  花鼓舞的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放、开奏鲜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舞蹈在重拍是向上跳,动作特点是小腿灵活,有不少高难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划圈等。在表演过程中进行分的表演每完一段唱一段花鼓词曲调分为玩场歌和送山歌等。
  写到这里笔者有些意犹未尽,如果说彝族文化是一本厚厚的诗集的话,那么流传在石碑山下,绿汁江畔的纳苏文化就是一首美丽的诗。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们去关注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注释:
  ① 石碑山:因山上“镇宁裔土”石碑而得名(原名鲁纳山,又名黑石山),在双柏县城东南方126公里处,属哀牢山中段支脉,山中峰高岭峻,清逸秀丽,山峰海拔2640米,常年云遮雾绕,加上浓荫蔽日的参天古木,更显得巍巍高耸而又充满神秘。
  ② 绿汁江:发源于楚雄州武定县猫街镇干沙沟村西麓,由北向南流经禄丰、双柏、易门、峨山、新平等县后汇入元江。绿汁江在玉溪市水塘镇与礼社江汇合后称元江,属红河水系。
  ③ 《查姆》:是用老彝文记载并广泛流传的一部史诗。“查姆”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人民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叫一个“查”,据说《查姆》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查”。现搜集到的只有十一个“查”。该古籍发现于双柏县大麦地、安龙堡地区。
  ④ 李富强:“中国舞蹈家协会云南省音舞协会”会员。2002年5月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人”、“高级舞蹈师”等称号。
  ⑤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推荐访问:彝族 山歌 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