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方法简析】经典总裁文

  一个人在一生中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而要读书、学习就离不开阅读。可以说,阅读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中医诊断疾病讲究“望、闻、问、切”,要读懂一篇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灵魂,同样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美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才有依附,“灵魂”才有归属,而不同的文体的结构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得让学生分清不同文体的不同结构特征:
  议论文的常用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记叙文的常用结构:(1)记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写人: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活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3)记叙的顺序,可以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倒叙(把结果写在前头),还可以插叙和补叙。说明文的常用结构: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空间顺序写,还可以按逻辑顺序写。(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从现象到本质、从因到果、从果到因、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功能到用途等等。小说的常用结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写,(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其中序幕和尾声并不是每部小说都有的。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故没有固定的结构可言。所以,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找到一些可以帮助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一)可以通过圈划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词语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1)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过去”、“现在”、“将来”等;
  (2)表示空间转移的词语:“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
  (3)表示逻辑层次的词语:表因果关系的,如“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转折关系的,如“但是”、“可是”、“却”等;表递进关系的,如“不仅”、“不但”、“而且”等。
  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这种具有标志性的词语一般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居多。
  (二)可以通过圈划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过渡句一般分为承上句、启下句、承上启下句三种,启下句一般放在一段之末;承上句一般放在一段之首;承上启下句一般放在一段之末或下一段之首,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别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开头。
  这三种句子都能帮助我们来确定上下文意思的转换以及前后文字的衔接。
  (三)可以圈划承上启下的段落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往往在需要过渡的层次与段落之间,并且独立来完成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标题上用介词把两个重要内容链接在一起,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文章既要写百草园的生活,也要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而在文中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进行了十分巧妙的过渡:“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这样使两个部分的内容前后句联,浑然一体。
  二、欣赏文章的形象美
  文章有血有肉,文章中的形象才会丰满起来,所以,阅读文章的第二步就是要对文章的内容读透。这里,我们主要以记叙文为例,来研究的文章的形象美,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作者所叙之事件、所写之景物等。
  比如在刻画叙事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我们的学生如果要表现父爱会母爱,几乎都会自我创设情境,要么是雨夜发烧,父亲(母亲)背“我”上医院;要么雨天父亲(母亲)送伞……甚至有人还愿意来个脑袋撞破或骨折之类,好像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足以体现父亲、母亲的伟大。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选取了父亲送“我”上火车以及为“我”卖橘子两件看似很平凡、普通的事,却为我们刻画出了三十年代一个中国父亲的形象,尤其是作者将目光聚焦在父亲攀爬月台时体态肥胖、动作笨拙的背影上,更清晰地体现出了老境颓唐的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这些作者精心描述的形象,或高大,或亲切,或感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欣赏的“美点”。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说明文的语言简洁、准确;而议论文的语言精练、缜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又各具风格,如散文的语言优美动人;小说的语言传神、富有个性化的魅力;……把握住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就为准确地进行语言赏析作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和基础铺垫。 所以,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以下的词语和句子加以了关注。
  (一)关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够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
  (1)能传神地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的词语。如:《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其中加点的几个词语表现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让之前总认为一个人去北京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对父亲亲自送行很是不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的“我”流泪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背影是他衰老和承受压力的毫无遮挡的暴露。面对父亲的背影“我”的内心放弃了反抗,放弃了自己在体力和智力上的优势,向父亲彻底地妥协。
  (2)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如在0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成全一棵树》中,文中写男孩走路“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除了第一次的“一拐一拐”兼有交代孩子残疾体征的作用外,后三个“一拐一拐”的描写显然都是作者故意而为,反复描写能突出孩子的自强精神,表现了他坚定的意志,而且都表现了他比常人付出的更大努力,从而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3)抓主旨句。主旨句或点明中心,或总结全文,或说明事理,或表达感悟,在文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谈骨气》一文的开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全文紧紧围绕“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列举文天祥抗元、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等三个事例展开论述,使得全文观点鲜明、说服力极强。
  (二)关注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的句子。
  (1)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使所描述的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如:在0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年轻的国旗》中,文中“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就是通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来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黄昏的短暂的。
  (2)对偶、排比等修辞,能够将所描述的对象更加强调突出。如:朱自清的《春》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就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突出了春天来到,万物苏醒,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事事关心》中明代顾宪成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则运用对偶的修辞强调了事事关心的重要性。
  (3)反问、设问等修辞,可以增强说话人的语气。如:在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老海棠树》中,奶奶的那两句“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就将奶奶当时又忙于补花又急着做饭,我却没帮奶奶的忙时那种生气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探求文章的个性美
  文章有个性,就是指在语言、见解、材料和构思等方面有独特性。比如,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美;或描绘生动的景象,使文章具有绘画美,如古人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样。还有的文章充分利用汉语音韵铿锵而和谐的特点,使文章朗朗上口,易于诵读;或充分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视觉冲击,这在散文中较为常见。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笔者认为只需根据老师的介绍对文章的个性稍作了解就可以了。

推荐访问:现代文 方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