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城镇群网化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判别标准 旅游小城镇的内涵

  摘要:小城镇群网化既是衡量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契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总结当前小城镇发展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小城镇群网化发展内涵,判别标准以及小城镇群网化在社会、经济、空间三个层面呈现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小城镇;群网化;内涵与特征;判别标准;要素流
  一、小城镇群网化内涵
  小城镇群网化既是小城镇群体在空间相互作用下表现出的高级发展状态,也是小城镇由孤立到集群最后形成群网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地域相接、连绵不断的特点,本质是小城镇群体之间形成复杂的、有序的、系统的网络化经济联系。在地理区位上,群网化体系内小城镇地域临近、边界模糊、交通通达性好。在社会经济要素上,人口、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要素通过不同方式,以不同的速度形成一定流向下的"空间流",构成小城镇群体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这是小城镇群网化的源动力。在空间结构上,群网化区域存在水平或者垂直的等级体系。在动力和目标上,群网化能够使单个小城镇和小城镇群体的发展向帕累托最优改善。
  综上所述,我们将小城镇群网化内涵界定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规模小城镇借助于区域快速通道、各种社会经济要素联系的密切性和空间分布的接近程度,共同组成在职能上分工协作,空间上有序、集聚分布的“集合体”,通过不同流态在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区域之间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形成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的共生型网络化结构形态。
  二、小城镇群网化特征
  (一)社会特征
  1.人口特征。在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小城镇群内部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混合居住,不能按照户籍特征来界定小城镇群网化人口性质。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之间交通便捷,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就业更加方便,有些因为工作需要长期居住在工作地点;农产品加工型产业区域,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在农村就地兴建工厂,具有城镇户口的工人被派到农村工作;由于土地征收而修建的农民安置房多数位于小城镇,因此,小城镇群网化区域常住人口定性模糊。另外,小城镇群网化区域人口素质普遍高于一般小城镇和农村人口。
  2.环境特征。群网化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在景观上普遍表现出道路清洁、垃圾处理设施分布均匀、道路绿化系统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群网化后乡镇企业能够依托小城镇集中、集约发展,形成农业生态园或者工业园区,改善了由于产业布局过度分散造成的垃圾收集、处理困难,环境污染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3.城镇化特征。城镇化是小城镇群形成群网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过程中,并非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为最主要特征,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经济特征
  1.集团经济。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有力载体,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张必然带动小城镇群体基础设施系统的升级,吸引大量的人流和优质资金聚集,生产要素的聚集又反过来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乡镇企业借势进一步扩张形成企业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企业集团有着超强的社会供给能力,抗冲击能力强,其创新能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使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地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能够催生特色产业,是专业镇形成的主要支撑。例如常州洛阳镇的新科集团,连续10年成为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使洛阳镇成为电子制造专业镇,带动了整个洛阳镇的经济发展。
  2.特色经济。群网化小城镇往往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特色经济,而这些特色经济正是创造供给满足需求的重要措施,能够突出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并为其赢得市场竞争力。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生产要素聚集并快速流动,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各种创新能够通过要素流动产生扩散和回波效应从而促进产业的膨大,这为特色产业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小城镇的特色经济不一定是核心企业带动,许多特色经济是从最原始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发展成为全镇的专业特色。即使是群网化内部,小城镇的资源配置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也存在差异,故在群网化发展比较稳定的区域,小城镇之间存在有序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相互之间形成专而联的产业体系。
  3.园区经济。集团经济和特色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各种类型的园区经济。本文将由于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的兴建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叫做园区经济。园区经济可以覆盖整个小城镇,甚至同时覆盖几个小城镇,在园区当中,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集群整合、联合发展,或者生产同种产品不同阶段的成品,形成产业链,通过产品合力打通全国市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水平和垂直整合并促成产业集群形成,成为小城镇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源动力。
  (三)空间特征
  小城镇群网化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小城镇及其周围地缘相近的城镇和农村地域共同组成的高度关联的一体化地域,其空间结构是小城镇群体在各自功能下选择性聚集的结果,是小城镇在分化和重组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景观,其主要表现出如下空间特征:
  1.地域融合。小城镇群网化在空间上首先表现出小城镇布局的高密度,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功能联系促使地缘相接的小城镇利用交通道路接壤,使两个或更多小城镇形成地域融合的连绵状态。能够形成地域融合的景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跨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完善,联通了相邻几个小城镇,使小城镇之间的商业贸易、资金和信息等的流通更加频繁,产生了轴线型的地域连接。(2)市场以及产业园区建设构成了小城镇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交通轴线形成以后,市场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周边其他小城镇,不同小城镇的市场经济主体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把交易地点逐渐向对方移动,形成小城镇之间的点状联系,并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点状发展成为面状。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而城镇中心仅有的土地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使产业园区的建设不得不向小城镇的边缘地区发展,从而与周边小城镇邻接。
  2.空间密集。小城镇空间密集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的地缘相近,二是引导的地域融合。不论以哪种方式形成的密集都是小城镇从群体到群网化的前提。根据距离衰减的原理,两个小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大,其产生经济联系的阻力就越大,共生发展的可能性随之减小,所以,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的小城镇,除非它自身拥有相当于城市的聚集功能,否则他们之间形成群网化的可能性很小。群网化小城镇是相互协作分工、主次有序的有机整合体,空间的群体性能够保证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磨合以致融合形成一体化,在群体性空间的组织下,小城镇群之间及其与周围区域进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交换才能维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   3.网络性。小城镇群网化的网络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以及空间经济结构的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以及通讯设施在小城镇之间的网络布局,首先在面上形成了网络化的景观形态,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小城镇群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社会、经济联系,加速并逐渐稳固小城镇空间经济结构的网络化。网络化也是空间经济结构的呈现形式之一。相互之间有经济联系的地域实体,由于产业分工的深化逐渐增强了各自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其与中心地域实体的经济联系强度,同时加强与周围其他地域实体的经济联系,从圈层结构或者单中心带动结构发展成为网络化结构。空间经济结构网络化是小城镇形成群网化的实质。
  三、小城镇群网化判别标准
  小城镇群网化是小城镇由低级空间结构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判定一个区域小城镇是否形成群网化要结合小城镇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地域的小城镇所具有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机制存在差异,如果单纯运用现有的有关区域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以及区域范围测度模型对群网化进行判别,得出的结论很难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判定小城镇群网化发育程度或者一个小城镇是否融入群网化,需要从小城镇群网化的共性特征入手。
  (一)在一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小城镇,能够构成群体关系
  一般情况下,至少存在4个空间临近的小城镇,这是产生复杂的群体关系的基本条件。小城镇群体密度高于同一区域下小城镇的平均密度,这使得小城镇群体地理上相对集中,小城镇之间的经济辐射范围容易相互重叠,有助于要素的双向流动,方便市场交流。
  (二)小城镇群体间有便捷的联系通道,并且通道上的要素流量和流速保持一定程度至少不降低
  第一,小城镇群体间有便捷的交通通道,这不仅决定着小城镇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同时也是小城镇间生产服务市场联系的纽带。小城镇通过交通走廊与核心小城镇进行物质流通和信息交换,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的区位选择和相互联系。企业一般选择靠近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有相关服务业的交通便利地区入驻,企业的聚集带来经济要素及相关产业的聚集,从而表现为小城镇在空间上的聚集;第二,小城镇群体间的交通走廊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即直接借助于交通形成的通勤流、物流和间接借助交通形成的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小城镇群体之间以及核心小城镇和区域之间保持较高的流通量。要素流动在小城镇聚集形成群体过程中一直存在,但是要素流量过低会逐渐削弱小城镇对周围小城镇的吸引力,使小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逐渐减少并趋于消失,甚至造成小城镇群体的分化;相反,要素流量的不断增加会增强小城镇群体之间的吸引力,强化小城镇群的网络化联系。因此,要素流的产生以及持续增强是小城镇形成群网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区域内具有核心小城镇和小城镇群体间存在两种以上的职能分工
  对城市群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区域内总是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城市,形成增长极,并作为节点带动轴线上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而首先接受到增长极辐射的是基础条件优越、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群体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小城镇群体没有核心小城镇,各小城镇综合实力相当,区域呈现均衡发展,此时存在三种情况:第一,小城镇群网化达到高级阶段,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第二,其中一些小城镇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等,率先打破均衡的局面,发展成为核心小城镇;第三,小城镇群体由于均质化发展导致产业结构雷同,出现恶性竞争,失去比较优势,整个小城镇群体逐渐败落。
  小城镇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及其产业结构。同一区域的小城镇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往往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是,这种高度相似的产业结构在长期内不利于小城镇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当整个区域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同质产业的聚集会使生产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小城镇群网化内部必须存在两种以上的主导产业,使小城镇之间存在经济要素的互补和替代,在宏观上表现为产业协作和专业分工,形成共生的发展模式。
  (四)区域内具备推动小城镇群网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群网化的核心是市场一体化,人口、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在各小城镇市场能够自由的输入、转化和输出,各小城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赢共生。判断区域内小城镇是否具备群网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一,当地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区域性统筹规划;第二,市场是否具备共生发展的条件;第三,是否具备制定跨区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四、总结
  不同地域类型下小城镇群网化形成的驱动力是复杂多样性的,包括自然与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社会与经济条件等。小城镇群网化过程中小城镇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的变化以及空间结构的演变都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并掌握这种发展规律对研究小城镇群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区域性城镇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鹏,杨青山,王晗.基于城乡统筹的长吉一体化区域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 (31).
  2.段进军.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态势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7 (6).
  3.龚松青,厉华笑.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群发展初探-浙江省小城镇群规划示例[J].城市规划.2002 (4).
  本文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小城镇群网化形成机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10XJCZH010);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2KRM80)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基本业务专项资助。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判别 小城镇 内涵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