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学的影视化发展]网络文学的发展

  摘 要:自2000年起,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浪潮滚滚而来,并一次又一次成功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网络文学的影视化这一现象,也正是媒介融合进程中具有典型性和历史意义的一个重点,它拥有着媒介融合时代的特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背景,必将在媒介融合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网络文学;影视化;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59-02
  一、影视与网络文学相互渗透
  (一)一种文学形式的传奇
  1、具有优势的传播媒介
  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由于拥有了互联网这一强大而复杂的传播媒介,网络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可说是有着必然性的。虽然它的传播基于网络,但最终载体却并非一定要是互联网,也可以是书籍或其它电子阅读产品,例如《鬼吹灯》、《盗墓笔记》等许多优秀作品都拥有实体书版本。所有正规文学网站的网络文学作品都可以经由复制或下载供电子阅读产品使用,如得到授权还可以实体出版,也正是网络文学的优势所在。
  2、自由性决定发展速度
  (1)读写自由
  网络文学的发展载体通常具有自由、无常、大众性这几个特点,它对于受众和创作者没有严格的范围性和专业性的要求。这点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参与自由,人们既可成为读者,也可以客串一把作家。
  (2)文体多样
  网络文学中的作品大都以小说为主,但也有诗歌和散文。不过由于写手的创作虽然首先是出于个人爱好,却也有着一定的功利性,所以往往我们看到的网络文学作品还是以小说为主。不过这种小说占主要地位的现象仍旧不足以让我们忽视。
  3、指向主流消费群体
  与传统文学相比,商业化气息更加浓厚的网络文学为了吸引人气,写手们在创作之前往往会充分考虑读者的喜好再做决定。网络文学本身对于读者群的年龄限定并不明确,但通常来讲,还是以80后、90后为主要的读者群,这些人也正是目前网络消费的主流。不仅如此,这些人也是电影的消费主流,这正给了网络文学影视化一个潜在的契机。
  4、网络文学产业链的创新
  产业链的发展顺应了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当网络读者群急剧膨胀,市场结构的逐渐完善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提供了保证,网络文学的发展便进入了产业链化的时期。文学网站从最初单纯的文学交流转变成了拥有版权,需要付费阅读,并能够进行实体出版甚至于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的产业链圈。
  (二)影视迫切的选择
  网络文学的出现为影视制作公司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向,即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已经具备一定受众基础的作品。
  1、内容、机遇与性价比
  一部好的剧本对于影视作品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国内的影视产业链中,一直以来缺少的,就是足够多的、可以制作成为影视作品的素材。好的剧本的稀缺不仅使得影视作品在取得好的内容题材方面产生了困难,同样的,一个剧本想要被导演看到,也并不是仅仅足够优秀就可以的。
  制作者们着眼于网络文学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多样丰富,对于影视制作者们来说,网络文学更加吸引人的是它们的性价比较高。所谓较高的性价比,就是指网络文学作品的高人气与相对低的版权费用,这种明显有便宜可占的情况对从购买剧本开始,每一步都需要大量开销的影视制作公司来说有着不小的的诱惑力。
  2、广泛的观众基础值得利用
  影视作品具有鲜明的大众文化色彩,而网络文学最大的特质就是其大众化,这就为网络文学向影视作品的转换和互动提供了一个水到渠成的前提条件。对于影视来讲,收视率和票房往往是总结其业绩与成就的主要因素,也正因如此,对于观众的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1)话题效应与审美期待
  一部影视作品,决定其成败的是收视率与票房成绩,那么在其播出之前加大宣传力度,用各种方式吸引观众的关注则是提高影视作品成绩重要的一环。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本身携带的天然的话题效应以及关注度,正是影视作品所需要的。
  (2)读者群与观众群的相互转换
  一部日点击量上万的网络小说,先不说其影视化之后所能够吸引来的新观众,其高点击率背后就已经携带了数量十分庞大的读者群。这样一个读者群体,将在其影视化之后,大部分转化为影视作品的观众基础。也就是说,使网络文学影视化,是提高在收视率和票房上基本保障以及获得更多利益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综合以上几点,虽然网络文学作品在很多方面与知名作家和编剧创作的作品有一定差距,但其双赢的效果、高点击率背后的读者群、强大的话题效应与大众化的审美期待都足以弥补这些差距。
  二、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反响
  (一)票房惨淡门可罗雀
  对于网络文学的影视化尝试,并非是近两年才开始。2000年网络上风靡一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引起了高人气网络文学作品被影视制作公司争相影视化的第一次网络文学影视化风潮。
  以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为例,当时普一出现就创下日点击率破百万的记录的这部小说,却在推出影视版之后没能得到预期中与网络人气等同的结果。这其实可以看做一个特例,原著的巅峰时间在2002年,但其影视化的过程却由于种种原因拖了将近五个年头,等到影片推出,观众早就失去了新鲜感,对此不再十分热衷了。但由此并不难看出,并不一定只要是高人气的网络文学作品,经过改编之后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
  (二)收视火,骂声高
  自2007年华映电影高调购入了盗墓小说《鬼吹灯》的影视改编权起,近两年来,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又掀起了一浪热潮。就目前的现状看来,新近推出的大部分的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收视率都如同预期的一样高,甚至超过预期。但明明坐拥高收视率,这类影视作品在反响上却往往是骂声一片。
  影视作品碍于本身的限制,不可能将网络小说描写的场景和情节内容全部搬上银幕,这一点观众们可以理解。但是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往往在被改编前还是一部十分好的小说,却一经编剧的二度创作就彻底面目全非了。

推荐访问:网络文学 影视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