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措施 [惠州市节能降耗现状与措施探讨]

  【摘 要】节能降耗,简言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我市节能现状,阐述了节能措施。  【关键词】节能;降耗;惠州;现状;措施
  
  1.节能降耗取得成效
  我市通过实行大量扎实有效的措施,节能降耗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节能意识增强 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媒体专题报道、企业访谈、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扩大节能宣传的范围和影响,企业、市民节约意识日益增强,自觉开展和参与节能降耗减污活动。
  1.2企业能耗下降 随着节能工作的逐步深入推进,企业节能成效逐渐显现,初步实现了能耗下降。取相同范围企业的统计数据比较,2010年,全市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11吨标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92吨标煤/万元,低了42%。
  1.3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目前我市引进或替代的重化工业等大项目,在同行业中能耗水平都是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有利于实现工业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存在的问题
  在惠州市节能降耗工作实现良好开端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此项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艰巨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1节能降耗面临形势较为严峻 随着我市工业结构逐步从“偏轻型”向“适度重型化”转变,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特征愈加明显,从一般规律看,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的重要特点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也都将迅速增长,特别是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原料和燃料用油均计作耗能用油,这使得将石油或石油类燃油作为原料和燃料的化工企业必然成为耗能超级大户,大幅带动全市能耗水平的上升。“十二五”期间,惠州市还将建设中海油炼油二期、平海国华电力二戎、水泥等耗能较高的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将给惠州市带来更大的能耗上升压力,大大增加了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难度。
  2.2节能工作缺少足够资金支持 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条件,目前惠州市尚未有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工作开展,这不利于激励和扶持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不利于节能监测、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等各项节能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3.采取措施
  3.1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考核 结合实际,对省下达惠州市的“十二五”期间GDP能耗降低指标进行分解,将任务落实至各县区,并将节能降耗指标列入了县区主要领导责任考核内容,建立了县区主要领导节能目标责任制。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落实到主要领导人、分管领导人和部门负责人,必须明确地方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细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中的节能环保指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完善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层层签订治污目标责任书,成绩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实施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建立完善科学的环境管理体制,努力落实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及时向公众公布信息,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公众监督机制。
  3.2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规划和监管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搞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抓紧建立新开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
  3.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探索“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体系。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3.4.1加速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石化等支柱产业和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石化数码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继续发展电子信息、光电技术一体化、高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培植精细化工、现代装备业以及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继续抓好数字高清晰电视、手机等高技术专项研究攻关。
  3.4.2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从产业发展看,第三产业的规模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从广东发展的历史数据测算,发达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大约在1.3左右,惠州为1.7,表明惠州第三产业规模明显偏小,同时也意味着第三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具备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此外,我市的石化数码产业蓬勃发展,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剧增,再加上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和区位优势,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正逢其时。
  3.5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3.5.1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在相关行业的示范作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加强汽车、冶金、重化工、装备、印染、水泥、电镀、造纸、建材、电子等重点行业的绿色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和技术开发。
  3.5.2加强政府对清洁生产的指导推动作用 坚持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与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对列入省“双千节能行动”的重点耗能企业、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制订节能规划、编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中应包含清洁生产内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要在两年内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鼓励列入省“双千节能行动”的重点耗能企业、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争取成为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力争进入全省清洁生产先进地级市行列。
  3.6增强宣传,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广泛动员和组织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学校、社区等活动,建立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型文化。重视和加强对广大职工和青少年的节能教育,广泛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加强节能舆论宣传和引导,认真组织一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活动,积极开展节能系列科普活动,营造全民参与节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4.结论
  随着我市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市的能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必须尽快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保障机制,积极推行、落实和贯彻《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法规,使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走上法治轨道,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确保我市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惠州市节能降耗工作报告(2008-01-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4]《循环经济法》(草案);
  [5]http://www.省略/(中国节能网);
  [6]http://省略pp.省略/(中国清洁生产网);
  [7]《申论》(2008最新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程连昌。

推荐访问:惠州市 节能降耗 探讨 现状